【比鄰亞洲】紅潮消褪後的烏蘭巴托 蒙古帝國八百年
蒙古,是自由與無垠遼闊,是風吹草低見牛羊,古往今來人們這樣想像與描述著。烏蘭巴托,是解放與紅色英雄,是傳統與現代融和交會的繁華都城,至少,蒙古人一直如此追求著。
蒙古,是自由與無垠遼闊,是風吹草低見牛羊,古往今來人們這樣想像與描述著。烏蘭巴托,是解放與紅色英雄,是傳統與現代融和交會的繁華都城,至少,蒙古人一直如此追求著。
京那巴魯山,是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至大洋洲嘉亞峰之間的最高點,突出於南中國海中,周遭山峰皆低於三千公尺,神山矗立一方,傲視群峰,是卡達山人傳說中死者的居所。
二○○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清晨,強震侵襲日惹。震後第十三天,道路邊擺放災民清理出的殘存家當,儘管歷經失親之痛,他們仍流露爪哇人一貫的樂觀笑容,期望日惹恢復往日的美好。
為了經濟好轉,寮國政府慨然出借叢林,做為路華公司G4越野挑戰賽場地。看著每輛售價超過四百萬新台幣的昂貴越野車,並排停在曠野中,緩步駛過的犁車駕駛,內心想必既好奇又不解。
高樓林立的大阪,乍看之下與東京無二,鏡頭難以捕捉這個城市獨特的商都氣質。今日的大阪以搞笑文化與美食聞名,有誰記得,大阪曾是日本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
穿梭於加德滿都山區的婦女,現實壓力反映在肩上。日趨不安的局勢,加劇了生活的困頓。長久以來的內戰、貪汙、貧富懸殊與城鄉差距所造成的動盪離亂,已逐漸取代了世人對古老王國波瀾壯闊之美的詠歎與關注。
一年前埋葬千萬人性命的海面,如今平靜無波,然而對亞齊人來說,連年戰火與猙獰天災,是難以磨滅的傷痕印記。儘管災難帶來轉機,在漫漫的重建之路上,阿拉賦予亞齊人的淬煉仍多!
七○年代,在關渡地區大舉開發前,小水鴨數量每年可達一萬隻以上,超過全球總數的百分之十,而隨著城市擴張、產業變遷,棲地逐次遭受破壞,幸有有心人士的保育,才能免於數量減少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