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亞洲】商人‧諧星‧大阪城 關東與關西的世紀角力

撰文/郭怡青(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蕭耀華(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陽光照射在大阪城,金葉鑲邊的白色城樓燦爛奪目,彷彿在炫耀豐臣秀吉的豐功偉業。然而,秀吉的大城,早已在一六一五年的大夏之戰中燒成灰燼。儘管大阪人不願承認,德川幕府重建的大城比秀吉的城樓更加威風,不過最後終究難逃烽火劫數。雖然在市民殷殷期盼下,一九三一年大阪城天守閣得以重建,然而大阪一統天下的時代已遠,關西早已不是日本的政權中心了。

如果說台灣有「南北情結」,一條濁水溪分化了南北兩地民眾的價值觀和政治取向,日本本州則有「東西情結」。如同南部是台灣文化的發源地,關西是日本文化的源流,在江戶時代以前,大阪、京都、奈良都曾是首都。如果將東京比作台北,大阪喻為高雄,其實,關東與關西的「對決」,狹義而言,是東京與大阪這兩大城市的角力遊戲。

然而,少了東京的百變時尚,少了京都的古色古香,大阪的名聲雖響,卻只是關西的玄關,除了生意人,很少遊客會專程到此一遊。在我們出發前,就連資深攝影也忍不住地問,「大阪有什麼?為什麼不是去京都?」

車水馬龍的道頓堀是大阪市最繁華的街道之一,也是水都大阪的殘影。八百八橋的景色不再,全長約二點七公里的道頓堀川,是戰後填地建設時僥倖存留的運河。

紅色的燈 青色的燈
映照在道頓堀河面上的 戀情燈……

昭和年代紅極一時的歌曲〈道頓堀川進行曲〉,描繪出霓虹閃爍的街景,固力果大看板是到此一遊紀念照的最佳背景。這樣一個喧譁的城市,很難與古都聯想在一起。

然而,古稱「難波」的大阪歷史悠久,不亞於京都,長久以來一直是日本重要的副都,及國際交流的窗口。遠在古墳時代(公元三世紀末到六世紀),就有中國與朝鮮使節飄洋過海,帶來土木、建築、陶瓷、宗教等文化技術。飛鳥時代(六世紀末到八世紀),伴隨佛教的傳入與興起,聖德太子在難波興建四天王寺,遣隋使、遣唐使都由此進出。

今日的大阪市東南一帶,大阪城傲然聳峙的上町台地是一塊風水寶地。七世紀時,孝德天皇曾一度遷都於此,興建了輝煌一時的難波宮。室町時代(一三三八至一五七三年),極權的淨土真宗宗主蓮如,在上町台地建立石山本願寺,周遭街市繁榮發展,大的雛形漸漸形成。然而,大真正成為經濟政治中心,為日後的工商業發展奠基,則是在有戰國之稱的安土桃山時代(一五七三至一六○○年)。

當時,織田信長看上了物質豐沛、經濟發達的上町台地,認為「大將成為日本第一境地」,於是硬攻下了勢力龐大的石山本願寺。在這個群雄爭霸的戰亂年代,大的經濟何以發展?原來,信長為削弱中央以及佛教的勢力,達成統一經濟支配及繁榮城下町的目的,實施「樂市樂座」的經濟政策──也就是廢止壟斷市場的行會、禁止寺院和神社徵收捐稅,並且新興可以自由營業的「豪商」文化。

一五九○年,以大阪為據點統一了天下的豐臣秀吉,更是徹底推動這種新制度。同時,十六世紀是歐洲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的文化及傳教士遠渡重洋來到日本,傳入活字印刷、槍砲製造等近代技術,也打開日本與歐洲之間的貿易大門。

豐臣秀吉辭世後,德川家康奪得政權,遷都江戶(東京舊稱)。雖然政治核心東移,掌控全國物資交流的大仍然操縱經濟大權,兩大都市的角力遊戲從此展開。明治時代天皇復權,維新三傑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曾經提出「大阪遷都論」,然而最後歷代在京都的天皇終究遷居東京,促使東京逐漸成為集中結合所有首都機能的國際都市。同時,大阪則轉向成為工廠林立、烏煙濃密的工商業區,一度被稱為「東方曼徹斯特」。

面對時代的變遷,一向反權威的庶民大阪,難免緬懷過去那個三都鼎立,由行政的江戶、天皇的京都以及經濟的大阪分擔首都機能的年代。「過去京都、大阪稱之『上方』,也就是說地方人士從各地上來,如今反過來,『上京』所指的是去東京。」大阪市立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的社會學教授谷富夫指出。

從通天閣看大阪興衰

大阪市可略分南北兩區,南區是新舊交織的舊城區,位於天王寺一帶的地標通天閣,第一代建於一九一二年。當時那座高六十四公尺,上半部仿巴黎鐵塔下半部仿凱旋門的奇塔,號稱是「東洋第一」,可惜燒毀於二次大戰戰火中。現在這座一百零三公尺高的通天閣,是一九五六年在市民強烈地請願下重建的,當年也曾經風光一時。然而當我們興致勃勃地來看這個享譽盛名的景點,卻發現附近的商店街寂寂寥寥,許多店家大門緊閉,上塔觀看的遊客也不多,這一帶顯然是沒落了。

如今,通天閣怎麼樣也比不過三百三十公尺高的東京鐵塔,說它是大阪市地標,大阪人五味雜陳。許多人不清楚,近代大阪也曾經輝煌過,去年東京澀谷的東急百貨曾舉辦「大大阪博覽會」,讓東京人知道,八十年前左右,大阪曾經是日本第一、世界第五的國際都市。

大正時期(一九一二至一九二六年)的大阪經濟活力充沛,纖維、金屬、機械、電子等工業發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也因為軍需以及出口業的成長促使景氣持續上漲,水路逐漸開發成道路;到了昭和初期(約一九三○年代),已俱備地下鐵、自來水道、電力、瓦斯等現代都市的基本條件。反之,當時東京因為關東大地震而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在「大大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建設莫過於從梅田通到難波的御堂筋。沿著這條長約四點一公里、寬約四十三點六公尺的大道,日本生命、大阪瓦斯、SOGO等企業、百貨林立,樹木與街燈並列,它不但是經濟繁榮的象徵,也是美化市容的代表。四、五年級的台灣人對於御堂筋這個街名應該似曾相識,七○年代旅日歌手歐陽菲菲,就是以一首〈雨之御堂筋〉(〈雨中徘徊〉日文版)紅遍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從一貧如洗的廢墟發展成為經濟強國,衝力凝聚在首都東京。許多發跡於大阪的知名企業,如松下電子、住友、三越、高島屋等,總部都遷移到東京,當地經濟靠中小企業鞏固,這教曾經是全國經濟主軸的大阪情何以堪?也難怪大阪人會有東京情結。

「其實許多企業的總部,在二、三十年前都還在大阪,但因為景氣低迷,為了經營,只好將重心遷往資訊繽紛的東京。」大阪市立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的山野正彥教授語重心長指出。就連大阪的名產──諧星,若想登上全國的星光大道,「上京」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大阪出生的人
不知道紅綠燈的意思
綠燈前進黃燈前進
紅燈也小心前進
在大阪的常識
一流大學比不上吉本興業……

一首由諧星Hanawa作詞作曲的〈大阪府〉,幽默地描繪出大阪的獨特性。與東京相比,大阪少了一分拘謹、多了一分人情味,台灣人到此應該會倍感親切。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大阪市小檔案】

  • 面積:約二二一點九六平方公里
  • 人口:約二百六十三萬人
  • 外國人:約十二萬人
  • 遊民:約六千六百人
  • 總生產額:約二十一兆七千億

從大坂到大阪

大阪地名的由來,源自於上町台地的小斜坡,當時稱作「小」(日文的「坂」,即斜坡之意)。蓮如宗師興建本願寺時,認為與其稱之「小(ozaka)」,還不如「大(oosaka)」吉祥,遂於一四九六年改稱。也有一說是豐臣秀吉在築城時認為,「小」與雄偉的城樓不搭調,於是更名「大」。

明治時代,當局認為「坂」字有唱衰的「反土」之意,於是於一八七七年統稱大阪,一八八九年大阪正式成為一個市。

[Not a valid template]↑ 大阪府天守閣。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柏青哥現象是日本都會的獨特文化,不過有些人一玩就是半天、一天,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所謂的「柏青哥依存症」,為此荒廢學業、不顧家庭、甚至傾家蕩產。
[Not a valid template]↑ 摩天輪在日本是浪漫的地標、情侶的最愛,在大阪北區梅田的紅色摩天輪是日本第一座建於市中心的摩天輪,充分展現大阪人的創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