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胡毋意(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鄭映航(經典雜誌攝影)
國曆七月二十四日農曆癸卯年六月初七,清晨六點,東港東隆宮廟埕前就忙碌起來,這是為了三年一科二○二四年迎王祭典,給已造好的王船開光點睛。
吉時一到,鞭炮聲中揭牌剪綵,幾位點睛官手持辟邪鏡與硃砂筆,在龍眼以及船首雙龍搶珠與船身船尾等處點上硃砂,長四十六尺六寸、寬十二尺六分、中桅高三十一尺九寸的王船活起來了!造價一千兩百萬的木造王船將停駐王船廠,供信眾仰望膜拜,直至翌年十月迎王大典。這是台灣最具代表性,被列入國家民俗文化資產項目。
東港 溫王庇佑三百年
一個四萬七千人口的濱海小鎮,幾乎夜夜「不夜」。
過了午夜時分,一艘艘漁船亮起燈準備出港,尤其櫻花蝦盛產的三至五月,八十多艘漁船排著隊,一到半夜三點,魚貫通過安檢便加足馬力飆速出海,整個海面漁火點點,因為大家都趕著在中午前後進港卸貨,才來得及下午沿街擺攤賣「現流」。
但這裡最主力的是大型鮪釣拖網船,通常一出海就是兩三天,載回「黑金」。碼頭有兩處毗連著的魚市場,一個是深夜從各地匯集而來、大盤販售各類海產,批發給翌日台灣各地的早市,一處是清晨五點開始即人聲鼎沸,標價競購動輒一百多尾黑鮪魚的拍賣市場。三百年來,東港居民世代或捕魚、或養殖、或賣魚、或造船、或修船,後來隨著觀光風氣大開,於是有人轉而經營餐飲民宿,附帶做導覽生意,無不直接間接賴海為生。
這裡面積僅二十九平方公里,但二十二個里各有各的廟,三五步一間,共八十幾座,神明信仰絕對是漁村安定的力量。其中建於清康熙四十五年(西元一七○六年)的東隆宮最悠久、最威赫。
週末假日川流不息的信徒與外地回來的居民來到東隆宮,在溫王爺跟前求平安或求改運;戴著紅色或黑色班頭帽,屬護衛的鎮武堂班頭會問你貴姓,稟報王爺後,揮動黃旗,在你渾身上下「去去去」祛除霉氣;有人「罪孽深重」,則趴在草蓆上甘願被打屁股。東港人如此虔誠信奉王爺,世世代代,也絕不遲疑地在三年一科迎王祭典,將自己在神明庇佑下而賺得的錢財慷慨布施,表達最真誠的感恩。
世襲的信仰與平安
六十三歲的漁民蔡財安家門前就是新溝(其實是後寮溪),蔡家是典型的世代漁家,早年,船便停在自家門前。天太熱了,小小蔡財安就和哥哥們與鄰居小孩跳進河裡游泳玩水抓魚,是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他記得爸爸蔡文取一直非常敬重王爺,家後面有城隍廟,所以蔡家是東隆宮七角頭之一的下頭角——城隍廟弟子。蔡財安是蔡文取最小的兒子,自幼跟在爸爸身邊進出宮廟幫忙。早年漁船靠風帆航行,所以蔡文取學到製帆技術,也很有心得,後來東隆宮要造王船時找他幫忙,蔡文取一幫就幫到九十多歲,他每每叨念著沒有年輕人要傳承,其實小兒子蔡財安都在旁偷學,只是不想讓父親知道。蔡財安回憶,父親做船帆時都顯得特別有活力。他坦言,起初對父親製帆一事並不重視,只覺得太辛苦,直到後來接手了,變成父親的角色──既是漁夫也是製帆師,看著燒王船時船帆高展隨風而去的氣勢,終於理解老人家「甘之如飴」,他也為能延續與父親的情感感到幸福。
蔡家頂樓還放著蔡文取當年竹做的小船筏,船帆一針一線密密縫,屋牆和掛著的平安燈都被長年的香給燻黑了。蔡財安此時靜靜打開望向河水的那扇門,回首父親留下的手藝,眼神中都是懷念。
至今蔡財安的哥哥們都出外工作生活,只剩他守著老宅,也承襲了父親的手藝,很多宮廟都會找他客製化做船帆。手上的這片是多年來員林一間宮廟委託的,趁一大早天還不太熱,把握時間在院子裡工作。
地上、牆上都繪有一比一的船帆草圖,蔡財安說,畫在地上方便作業,縫邊、擺竿、綁繩,或蹲或坐。當初父親還沒有那麼多客製化的需求呢。船帆上窄下寬呈梯形,以竹條為桁,支持帆面才有彈性,可視風向三百六十度靈活操作,他還在牆面畫風向圖,這是他業餘的興趣。
接下父親任務已五科十五年,蔡財安從挑布料、選竹竿到裁製、綁線,統統自己來,每個步驟都是對王爺的敬仰,也是對父親的思念。
中午時分,他帶著經典採訪團隊逛魚市,大小魚販漁民都熟識,甚至是親戚。這天櫻花蝦季已經結束了,攤子上現流的是灰身尖梭、小捲、紅加網、黑加網,當地人都知道此時來買最新鮮,他們也懂得要給海洋一些喘息時間,等十月過後才出海捕撈櫻花蝦:人不貪心,才能與萬物共生息。
蔡財安說,以前出遠洋時都要算時間,避開王爺的「大日子」,或者將船暫停在鄰近的外國港口,賣掉魚貨,人坐飛機回東港,等迎王過後再回船上。這就是日夜討海人面對大自然的虔敬,一切託付神明!
王的司傅們
蔡財安和另外兩位造船體的老匠師謝春成、蔡文化獲得「實木王船建造技術」及「王船船帆製作技術」保存者的文資身分。東隆宮尊匠師為「司傅」而非師傅,代表司管統籌之意。王船,無疑是迎王平安祭典最重要的法器,整個科儀、船體工藝是國家無形文化資產。可嘆老匠師漸漸凋零,謝春成於二○一七年過世,他是少數會畫木船「現吋圖」的人。現吋圖是立體設計,依原尺寸裁製在木板上,叫現吋板,再依樣裁切木料。
東隆宮文宣組組長鄭文峰手上有好幾科王船打造紀錄,王船工藝之精不是老匠師無法勝任,他經年看著司傅們平均年紀七八十了,十分感慨,但又能如何?在經典團隊採訪期間,又聽聞一位老師傅去世,鄭文峰只能及時留下影像,包括人神之間的情義。
謝春成去世後由蔡文化繼任祭典委員會設計科王船組科長,他是一位慈愛長者,小琉球人,他說,十三歲小學畢業時就要決定是上船或者做船,他選擇了做船!二十幾歲搬來東港北邊的新園,跟著姑丈修船,一生隨船廠而居,船在哪就去哪,南來北往。一九六七年左右,漁業興盛,東港到處有人做船,製船師傅一天薪水差不多一千塊,榮景可以想像,但做王船是沒薪水的,蔡文化三十幾歲時孩子還在念書,他回想當年,一做就是好幾個月,沒收入,靠信仰以及對王爺發心,日子就這麼挺過來了。
早先東隆宮沒有王船廠,都是臨時搭寮,來來回回有幾百位師傅。這些平日臥虎藏龍於各處的匠師,在王船建造期間無不放下手邊工作義務相挺,因此東港王船相較其他鄉鎮來得更壯觀、精美。
被大家暱稱「決師」的蔡文化,也算東港木造王船首批師傅,從第三科王船承擔起,但因為小琉球是故鄉,他也責無旁貸地擔起小琉球三隆宮木造王船的使命,兩地跑,師傅們也彼此支援。蔡文化至今造了十四艘王船,他盡力做滿這一生。他的兒子克紹箕裘也在修船,但年輕人真正要造王船,技術還是沒法跟上,有些玻璃纖維船師傅與木工師傅在旁觀摩,但得先顧肚皮,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無以為繼。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歷時五個多月,王船建成,由仕紳廟方為船身上的人與動物以硃砂、鏡子點睛,開放民眾參拜,直至迎王祭典。(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王船組的司傅裁切船板、循古法楯接組裝。(圖片/東隆宮)
[Not a valid template]↑ 阿公開漁具行,兒子蘇煌文(右)改行文史導覽,也訓練第三代從下頭角廟轎班做起,父子都有一頂魯笠。父子相傳是東港很多家庭的傳統,為千歲爺服務是榮耀。
[Not a valid template]↑ 開光點睛後,民眾有備而來,倒打洋傘倒持斗笠、捧著紙箱水桶接大總理撒下的糖果紅包,等同祝福,皆大歡喜。(攝影/安培淂)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