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葉心慧(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杜志剛(經典雜誌攝影)
應該是這樣的吧(想望中,烏蘭巴托的樣子):自由奔放的游牧氤氳,蛇行般柔軟蜿蜒的舊蒙文,詭異的喉音、悠揚的長調和淒迷的馬頭琴聲,暢飲大碗馬奶酒、快嚼大塊烤羊肉的豪情,還有豔日塗抹在黝黑臉頰上的天然透紅胭脂……。
可是這城市現在的樣子卻是這樣的:固定不移的氈帳圈圍城緣,工整僵立的斯拉夫字母,震天價響的美式饒舌與搖滾,精緻秀氣的歐式露天咖啡館,還有細水般滲流鬧市隅隈的韓式料理、服飾與化妝品店……。
那,烏蘭巴托過去的樣子呢?是不是也交疊融和著各樣文化元素,一路在延傳嬗變?在這塊千餘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名為「烏蘭巴托」以前,甚或在這片廣袤境域被稱為「蒙古」以前,自命生活在「中原」的漢人,一直把亞洲北方視為荒蠻之地、把那裏的游牧民族視為恣兇稔惡、愚野難馴的侵略者。
掀閱古籍,單是那些刁鑽古怪的歷代音譯漢名,就能窺探中原漢人如何對他們又畏又貶。從《史記》:「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漢曰匈奴」;到《新元史》:「本為忙豁侖,譯音之變為蒙兀兒,又為蒙古。金人謂之韃靼,又謂之達達兒」……。
在別人的歷史裏、在漢文的世界裏,「蒙古」兩個字,無論往前追溯或往後推演,似乎都存有某種「應該」是如何如何的既定意義。
從漢霍去病的「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到唐李昂的「匈奴未滅不言家,驅逐行行邊徼賒」;因為他們,漢人先祖胸中湧起更多保家衛國的精忠壯志。從唐李白的「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到南宋岳飛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因為他們,漢人詩文益發高潮迭起,充滿懼憚與英勇、悲傷與痛快。
然而,在浩瀚二十六部漢文正史內出現過兩千四百二十六次的「匈奴」、三千三百六十三次的「蒙古」,中原之人真的了解過嗎?
除了一次次飛沙走石、風迴雲湧的血淚戰事,對於在地理上息息相連、歷史上淵源深厚,文化上卻相距甚遠的民族,我們還知道些什麼?我們鮮少聽聞,他們有遠自史前時代、莊嚴瑰麗的「紅山文化」;有盛於紀元前逾千年、生動鮮明的青銅精品;還有口口相傳數百載、如歌如泣的長篇史詩。
漫步瀏覽烏蘭巴托市內的國立蒙古歷史博物館,午後的日光穿透窗框,一寸一寸停格在地板上。踱著踱著,只覺有種越來越昭然若揭的輕鬆、又有種越來越鬱悶難耐的沉重。回想自小接受的教育,一直讓我以為亞洲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是驍勇善戰、只懂騎馬射箭,不知他們其實很早很早以前已發展出風格獨特的文化與藝術。我們大量記錄他們的強悍、跋扈、蠻橫、粗獷,卻極少記錄他們的堅韌、誠懇、忠貞、柔情。
鮮為人知的歷史
歷史,也許是殘酷的。那些被他人記載下來並廣泛流傳的,真偽難辨的歷史,更是殘酷。不僅是對被扭曲一方的殘酷;對於長期受漢族本位主義濡染的、被扼殺寬容認知之權利的一代,亦是一種殘酷。
「其實,蒙古人所求的並不多。」祖籍蒙古,生於四川,長於港台的著名畫家、詩人席慕蓉,一九八九年第一次返鄉,在翌年出版《我的家在高原上》的一文中寫道:「七百年前曾經叱吒風雲的英雄們早已逝去,所有的光輝與神話也永不會再重回,這是今天留在家鄉或者漂泊在各地的一千多萬蒙古人心裏都明白的事。但是,我們想用自己的筆把這些事件記述下來。任何一個民族,都有權利要求一部能以自己這個民族做為中心的方式去追述的歷史。雖然也許會成為一種主觀的詮釋,可是這是我們這一代的義務,也是下一代子孫的權利;同時,這整個世界也得以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裏,重新來認識和重新來界定這個民族的位置。」
有時候,一個民族所求的不過只是一種除卻歌功頌德、譏過謗失,但求公平的對待。僅僅是如此而已。
帶著重讀這些篇章的怊悵,又帶著在台北多番聯絡不上、欲採訪而未遂的遺憾啟程;不意,卻在烏蘭巴托和席慕蓉老師邂逅。美好的夏夜,坐在台灣會館聽她談蒙古的歷史文化藝術信仰、草原森林湖泊沙漠,談游牧民族的純良真摰、堅忍自在……,言笑晏晏間,那雙蒙古人特有的炯炯明眸彷彿總漾著驕傲和憂苦。
席老師寫過一首名為〈旁聽生〉的詩:「在故鄉這座課堂裏/我沒有學籍也沒有課本/只能是個遲來的旁聽生……」蒙古友人聽聞後,笑說他們現在願意接受她為「插班生」;而對讀過她寫蒙古、被她對故鄉的盈盈熱情感動過的讀者來說,席老師絕對稱得上是故鄉這座課堂裏的「模範生」。
遙想四十餘載之後,終於踏上故鄉,自此十數年多次重返蒙古高原,看見許多豐饒的自然原貌和許多被毀損的人間惡地,所思所感也「逐漸從起初那種個人的鄉愁走了出來,而慢慢轉為對整個游牧文化的興趣與關注了」。
暮色沉澱,話題輪轉,提到烏蘭巴托的人口問題、兒童問題、教育問題時,一直侃侃而談的席老師望著窗外,聚集在山丘上密匝匝的氈帳,倏然靜默無語了。許久,才緩緩輕嘆:「是啊,該怎麼辦呢?」
該怎麼辦呢?當流動的氈帳,萬不得已必須固定在城市邊緣;當奔遊於天地之間的民族,莫可奈何必須滯悶在方寸之間。這個人口僅兩百七十九萬的寬廣國度,竟有一百萬人麇集在首都烏蘭巴托;這個以每平方公里一點四人的數據,名列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度,竟會出現首都人口爆炸的問題。
「連年雪災,是讓人束手無策的罪魁禍首之一。」曾任聯合國駐蒙古辦事處環保專員,現任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環保事務公關主任的巴嘉格爾(Elbegzaya Batjargal)表示,一九九九年至二○○三年的雪災,氣候驟降至攝氏零下五十度,累積造成超過一千一百萬頭牲畜死亡。頓失一切的牧民唯有遷移到大城市,打零工、儲現金,以便再購牲畜、重返草原。
可是,在平均每人年國內生產毛額僅有六百美金、社會新鮮人底薪約為一百美金,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要在短期內掙足銀兩談何容易;大多數人想走,卻走不了。「當然,也有的人因為貪戀城市的種種新奇和便利,不想走了。」在烏蘭巴托出生、成長的巴嘉格爾,在三十餘載內,見證了這座原初規畫居住四十萬人的細長城市,臃腫至此。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那達慕大會的開幕日,身著蒙古各族傳統服飾的表演者在場內場外繽紛熙攘。今年適逢成吉思汗登基八百週年,慶祝活動比往年更加豐富精采。
[Not a valid template]↑ 隨著失業、離婚、家暴問題,失怙兒童的問題亦與日俱增,蓮花兒童中心為少數致力兒童福利的機構。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年一度的那達慕是蒙古國的最大慶典,在全國各菶分別舉行。「那達慕」意為「遊戲」、「競技」,慶典的主要活動為摔角、騎馬、射箭三項比賽。
[Not a valid template]↑ 當繁華的城市在蔓延,這般畜牧的場景在烏蘭巴托市中心出現已相當罕見,生活形態與價值觀的轉變,考驗著蒙古人的智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1則 留言
[…] [2] 光是1999年至2003年的雪災,氣候驟降至攝氏零下五十度,累積造成超過一千一百萬頭牲畜死亡。見葉心慧報導〈紅潮消褪後的烏蘭巴托:蒙古帝國八百年〉,《經典雜誌》第98期,2006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