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諶淑婷(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週一下午五點,上班族還沒打下班卡,學生離開校園不久,新北市新莊區幸福路上的一間7-Eleven,沿著牆邊擺了八張方桌,第一張桌子是一對中年男女對飲咖啡,下一張桌子只有一位邊吃義大利麵邊讀書的女大學生,她後方的一對母女,讀小學的女兒認真寫著國字作業,吃了一半的炒飯晾在一旁,母親喝著咖啡、滑手機。
隔了一張空桌,另一位母親帶了三歲的兒子分食一個飯糰和一瓶果汁,旁邊是幾名熱絡聊天的阿婆,孫子們坐在一起遊戲玩鬧,被併起來的兩張桌子上散落著礦泉水、果汁、奶酪、麵包;最角落處,是一位喝著牛奶的中年女子,看起來什麼事也不打算做。
便利成為一種鄉愁
不論是「有7-Eleven,真好」,還是「全家就是你家」,或者我們高喊一聲「Hi-life!」維基百科今年二月剛更新的資料顯示,台灣共有一萬零一百七十九間便利商店,平均每兩千三百零四人撐起一家店;消費者上門買份報紙,添購日用品,繳交水電雜費,領錢印優惠券,排隊買演唱會門票,然後同時可以買一顆茶葉蛋,花兩分半等待便當微波加熱,挑選一份生菜沙拉,端了一杯咖啡離開。
雖然便利商店發源地為美國,但歐美的即時性食品(Fresh Foods)十分有限,大多是冷藏三明治、比薩、熱狗、墨西哥捲,「大概是在台灣被慣壞了,美國的即時性食品只能果腹,品質、選擇、口味都沒那麼吸引人。」遷居美國加州八年、現為雜誌約稿美食作家的黃盈滋,說起台灣便利商店竟帶點淡淡鄉愁,她想起每次走進超商,撲鼻而來的關東煮柴魚湯頭和煮茶葉蛋的八角、醬油香氣,那是種家鄉味的親切感。
不只是她,這幾年旅居法國與英國的留學生易鼎哲,雖然過去也只是常買飯糰當早餐,但每當他走進一間異鄉的便利商店,只能找到冷涼的三明治與咖啡時,不禁感嘆:「還是台灣的便利商店最好。」
不同於美國便利商店運作形式類似小型量販店或道路休息站,台灣便利商店以便利服務為導向,並以鮮食商品做為重要收入與品牌差異化的重要基準。
台灣將即時性食品統稱為「鮮食」,目前種類多到可分成五種存放溫層:常溫的麵包;攝氏十八度的便當、飯糰、三明治與水果等;攝氏四度有涼麵、微波速食、甜點、沙拉等;依照每家店所在地與客群差異,設有蒸包機、關東煮、茶葉蛋、熱狗機;以及,思樂冰、咖啡機、冰淇淋機等自助機台。
一位私下接受訪談的7-Eleven分店長透露,賣一瓶飲料利潤約五元,一包香煙兩、三元,但鮮食利潤可達六、七成,這也是各家便利商店積極開發鮮食市場的主要原因,從總公司傳來的訊息:「上下層滿架!銷售金額要達到百分之一百四十!」幾乎天天出現在各家分店長的手機,因為目前日本便利商店鮮食占比營業額超過三成,台灣約是一成五至兩成,台灣鮮食市場還有繼續搶攻的機會。
便利店改變飲食產業秩序
以往,台灣的便利商店偏好選擇角間,設計雙面櫥窗,讓路人一眼就能看到商品展示架。不過,近三十年來,台灣家庭型態及結構上的轉變,讓外食人口不斷增加,據統計,九成三的民眾有外食習慣,三成的人一週有四天外食。逐年增加的外食人口,代表逐漸擴大的餐飲市場。二○一○年開始,各家便利商店不約而同尋找雙店面合併、設置座位區與洗手間,以「簡速餐廳」的概念提供服務,成功將超商餐飲化,不著痕跡地改變了台灣餐飲產業秩序。
為了提高用餐機能,因應所在地區的人口特性,不同的店面,內部又有不同設置。例如,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上的萊爾富湖鑽店附近就是內湖科學園區,為了應付用餐時間大量的上班族,特闢便當加熱區,擺滿了熱騰騰的便當,讓休息時間寶貴的上班族不必等待微波加熱時間。
萊爾富行銷處產品開發部經理楊文陽分析,以前一家店面約三十坪,目標是讓消費者在最快的時間內滿足需求離開,來客越多、營業額越好,要大量購物就到超市或量販店。現在,量販店和超市出現小型店,便利商店則變大了,這種「業態模糊」,是便利商店餐飲化的一種鋪陳,「餐飲分成外帶或內用,過去便利商店注重外帶的流動性,我們現在也追求內用的黏著度,超商變成小憩店,你來喝杯咖啡、上網、吃便當,看到促銷品想嘗鮮就買了試試看,不用花上一百元,沒有消費負擔,而當消費者在便利商店停留的時間越久,閒逛的頻率越多,就有可能買下原本不在消費計畫的商品。」
便利商店餐飲化,鮮食商品開始以「菜單式點餐」,走出了非正餐即點心的概念。舉例而言,全家便利商店「主餐+副餐」超值組合設計達一百一十四種,消費者可以加十元買包微波蔬菜,也可以多花三十元加購沙拉,根據全家內部統計,超過四成購買鮮食的消費者都選擇了超值組合。
有座位,有品項相同、品質統一的食物,快速有禮的服務,從前餐、主菜到甜點皆可滿足,便利商店早已是全台灣最大型的連鎖餐廳,而且最低價的消費只要花八元買一顆茶葉蛋。
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在各家便利商店打工的曾雅君,已是有三年資歷的「老員工」,她曾有一整年的晚餐就在店裡解決,雖然現在熱潮退了,但只要知道各家新品推出還是會主動嘗試,「我才二十一歲,對我們這一代來說,到便利商店吃飯就像上餐廳一樣,其實一個便當六、七十元沒有比較便宜,但是乾淨、有冷氣,選擇多,口味變化也快,反正一個人只是隨便吃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供餐快速的特質,符合現代社會「時間即金錢」的想像,使工、商業區的便利商店,經常一到午餐時間就高朋滿座。
[Not a valid template]↑ 消費者在便利商店享受一人一桌的快速飲食之同時,人人低頭於手機、專注在網路虛擬世界,呈現出當代社會的另一種用餐風景。
[Not a valid template]↑ 等著上補習班前的空檔,學生在便利商店前群聚用餐、聊天玩遊戲,彷彿另類安親班,見證便利店在社區的角色轉變。
[Not a valid template]↑ 便利店標準化產製的食物與多元的小吃對比鮮明。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灣便利商店的密度世界第一,二十四小時燈火通明,模糊了現代人的日夜作息與用餐習慣。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好用心的文章。便利商店的鮮食取代了家的味道,我也常納悶,那些家長們為何會選擇在便利商店帶孩子用餐?
喜歡有人這樣寫食物,有畫面有數據有故事,最重要的是沒有下定論,讓讀者自己思考飲食這件事。
便利商店取代雜貨店,但並不是完全斷絕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我因為不去小七,所以幾乎只去住家樓下的全家(我知道也有小七資本但只能這樣選,這本身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以前那個位置開什麼倒什麼,全家是撐最久的一間店,現在很多人問我家在哪,我都會說全家旁邊那棟大樓。
那裡有我半夜趕稿的影子,裡面的男店員剛去上班時,連影印機都不會用,害半夜趕著印東西的我翻了大白眼,迫不得已多走五分鐘到小七。
這個男店員年紀很大,禿頭大肚,應該有50歲,我每次都默默猜想他是不是中年失業的男人,今年開始他對店裡越來越熟,偶爾會趁晚上客人少時出去抽根菸,我常常是那個打擾他吞雲吐霧的客人,最常對他說:「我要加值悠遊卡,200元。」(我盡量不買便利超商東西,悠遊卡固定只加200)
在便利超商我是不多話的人,一半時間加值,一半時間領錢,家人倒是常在推出新口味冰淇淋時光顧,即使我說了那有一堆添加物。
上面說的小七在以前國小必經的轉角,是我每天從捷運站搭公車回家的下車站,有時趕最後一班公車,在車上趕稿時,遠遠看到刺眼的綠白光,就知道要趕緊收拾電腦了,現在想想,這家小七似乎屹立了10幾年,讓我不致在凌晨一點下公車時摔倒。
以前非常喜歡吃思樂冰,因為零用錢不多只能買小杯,偶爾太熱會獎勵自己買大杯,我最喜歡可樂口味,但是覺得有越來越淡的趨勢,不過這也是幾年前的事了。
有一次我被小七店員懷疑偷東西,當場要我打開包包檢查,從此之後除非必要,我不會再踏進那家店,當然這也和後來抵制便利超商有關(還有麥當勞)。
這樣的抵制和回憶並不衝突,消費是很簡單也很複雜的事,混雜了文化和社會結構,這也是我喜歡這篇文章的原因,便利商店藏著好多好多故事,感謝作者用這麼溫暖的文筆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