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怡青(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徐安隆(經典雜誌攝影)
從空中鳥瞰,斯里蘭卡猶如一顆水滴狀的祖母綠,優雅地鑲嵌在蔚藍的印度洋上。隔著一道全長約一百三十七公里的保克(Palk)海峽,印度以南的坦米爾納德(Tamil Nadu)邦,彷若一張凝視著寶石的側臉,首府清奈(Chennai)是額頭,旁迪切里(Pondicherry)是眼睛,卡利米爾角(Point Calimere)是鼻尖,位於東南海岸的藍美斯瓦藍(Rameswaram)島,則是舔著鹹鹹海水的舌頭。
清晨五點,太陽尚未起床,纏著長腰布「托蒂」及身裹紗麗的男女,已紛紛湧入羅摩那薩斯瓦米神廟後的聖海──保克海峽,展開一天的朝聖之旅。
面積六十一點八平方公里的藍美斯瓦藍,共有二十二處印度教聖地,按部就班的信徒匆匆趕往猶如迷宮般迂迴的神廟,遵守時辰一處接一處地參拜;按照自己腳步朝拜的人,則繼續享受著大海的洗禮。日漸東升,神廟門塔前停著一輛輛的三輪車,車夫沿街叫喊著:「達努什科迪(Dhanushkodi),要去達努什科迪嗎?」
長十八公里、寬一公里的達努什科迪,位於藍美斯瓦藍東岸的盡頭,這裡是印度距離斯里蘭卡最近的地方,亦是波濤洶湧的印度洋與風平浪靜的孟加拉灣交界之處。站在介於兩水之間那道突出海面的沙灘上,浪花從兩側捲起,又羞澀地退回大海,貝殼烙印的沙灘越來越遼闊⋯⋯。
「當年,羅摩就是從這裡過橋到斯里蘭卡的。」八十七歲的老漁夫卡利深信不疑地說。蓄著一口長長的白鬍子,卡利是當地的睿智老人,一九六七年曾參加跨越海峽的游泳比賽,從印度游到斯里蘭卡。
神話編織的歷史
根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猴神哈努曼曾於此建橋,協助羅摩王子跨海至楞伽島(今斯里蘭卡),營救被十首魔王羅波那擄走的愛妻。流傳了三千多年,羅摩的故事反映著古印度的社會、政治、文化及道德,它不僅是印度思想的根源,影響力更是遍布亞洲各地。
傳說中的羅摩橋(Ram Setu),是淹沒在大海裡的一串石灰岩沙洲。綿延四十八公里,它介於藍美斯瓦藍島與斯里蘭卡西北岸的曼納(Mannar)島之間,將曼納灣與保克海峽分隔南北。
據說直到十五世紀,羅摩橋仍然是完全浮現在海平面上的「兩岸交流道」,二○○二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一張衛星雲圖,證明了這座「橋」的存在。資深記者穆提亞表示,他曾在退潮時出海,在斯里蘭卡海域看過這串若隱若現的沙洲。
然而它究竟是數千至數萬年前形成的天然沙洲,還是一千七百萬年前羅摩時代的人造橋,各界學者眾說紛紜。如同卡利,許多印度人相信羅摩是真實存在的遠古英雄,神話與歷史難分難捨地糾纏在一起。
「印度歷史觀沒有時序,這種文化性的想像,構成社會生活重要的一環。」台灣科技學院觀光事業系助理教授張世澤指出,一海相隔的斯里蘭卡亦是如此,就連研究上座部佛教以及斯里蘭卡歷史的首要編年史《大史》(Mahavamsa),也穿插不少神話元素。
只是歷史往往是由掌權者詮釋,「正邪不兩立」的神話,粉飾了「敗者為寇」的滄桑。如果說楞伽島是「羅剎居住的地方」,其王羅波那是「十惡不赦的魔王」,戰爭是「維護正義」,那麼《羅摩衍那》也為古印度王國在往後的歲月裡數次入侵斯里蘭卡寫下了楔子。
從以佛牙寺聞名的康提(Kandy)沿著A26公路走,來到烏巴(Uva)省的當巴納(Dambana)後,我們轉向通往瑪杜魯歐亞(Maduru Oya)國家公園的叢林小路,尋訪斯里蘭卡的原住民維達人(Vedda)。至今他們依然過著原始的狩獵生活,雖然傳統文化已隨著公路的開通與觀光客的湧入逐漸在改變。
酋長烏魯汪里傑的木屋,位於政府興建的維達博物館後方。左肩掛著斧頭,酋長手心向上地伸出雙手,我們則手心朝下地擺上去,相互握住對方的手肘;這是維達人打招呼的方式。
史前的斯里蘭卡幾乎是籠罩在神話裡,僅能推測維達人自公元前六世紀就已存在。酋長表示:「在遠古時代,印度與斯里蘭卡原本相連,我不知道那時我們是否就已存在,但我們相信我們原本就是來自這個島嶼,羅波那是我們的祖先,他是一位先進的吠陀學者。」
而今,主宰著斯里蘭卡的兩大意識族群──僧伽羅人(Sinhala)與坦米爾人(Tamil),祖先都是來自印度的征服者,前者為北印雅利安人(Aryan),後者為南印達羅毘茶人(Dravidian)的後裔。
中世紀的楞伽島也曾三分天下,北方有坦米爾的加夫納(Jaffna)王國,中部與南部則分別有僧伽羅的康提與科提(Kotte)王國,整座島嶼是到了十九世紀在英國的殖民下才首次統一。
然而《大史》記載的師子國神話,以及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前來楞伽島弘揚佛法的史實,卻讓僧伽羅人相信,斯里蘭卡原本是由僧伽羅統治的佛國。
「根據《大史》,佛陀涅槃與僧伽羅人的先祖毘闍耶出現在楞伽島的時間點一致,師子國是佛陀直接的傳承。《大史》一方面神話了歷史,一方面建立了僧伽羅人與佛教的概念。」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的黃柏棋教授表示,由於坦米爾社會缺乏歷史敘述,僧伽羅文獻順理成章地成為研究斯國的依據,形成一種以僧伽羅為中心的歷史觀。
無關傳承脈絡,無論羅摩橋的虛實,當年摩哂陀到楞伽島弘揚佛法時,應該是跨越眼前這條海峽吧?而在印度佛滅後,這道海峽竟又成了保護佛法的屏障,讓上座部佛教得以完整保存。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保克海峽小檔案】
- 地理位置:位於南印度坦米爾納德邦與斯里蘭卡北岸之間,東北相連孟加拉灣、西南比鄰曼納灣,海底有一串延綿48公里的石灰岩沙洲,將曼納灣與保克海峽分隔南北,導致船隻必須繞道斯里蘭卡而行。
- 長度:長137公里、寬64至137公里、平均水深約2至3公尺。
- 名稱由來:在英治時代以馬德拉斯(今清奈、安得拉邦、卡塔奈克邦)管轄區的首長羅伯特•保克命名。
- 傳說:印度人相信,那串被西方稱為亞當橋(Adam’s Bridge)的石灰岩沙洲,就是史詩《羅摩衍那》裡的羅摩橋(Ram Setu)。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史詩《羅摩衍那》的加持下,藍美斯瓦藍成了南印度的聖地,清晨天未破曉,印度教信徒已紛紛湧入保克海峽做水供。
[Not a valid template]↑ 斯里蘭卡的原住民維達人,至今仍以狩獵維生,不過隨著土地的開發,以及觀光客的湧入,傳統文化面臨考驗。
[Not a valid template]↑ 破曉時分,斯里蘭卡的佛教徒登上以佛陀腳印聞名的聖足山頂獻供。此山又稱亞當峰,印度教宣稱腳印為溼婆神所留,伊斯蘭教認為是亞當的足跡,基督宗教則主張是聖湯姆士的腳印。
[Not a valid template]↑ 印度最南端的肯亞庫瑪利,是印度洋、阿拉伯海與太平洋三者交匯之處。十九世紀將印度哲學與瑜伽修行傳到西方的大師辨喜(Vivekananda)曾於此禪定,他的石像聳立在距海岸四百公尺處的小島上。
[Not a valid template]↑ 保克海峽上的班本(Pamban)橋,是印度最長、鐵公路並行的跨海大橋。橋下無盡的海水,見證千年來兩岸糾葛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