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居芮筠(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如果成吉思汗仍在世,不知是否會對當年被他的蒙古大軍所打得落花流水、後來建立了土耳其帝國的突厥人,另眼看待?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書店裡陳列的《成吉思汗》一書,勾起了我心中的詰問。
公元一二○六年,成吉思汗統一活躍於中亞大草原的蒙古游牧民族,爾後三次西征,橫掃萬軍至占土耳其絕大部分領土的安那托利亞(Anatolia)地區,殲滅由突厥人建立起的塞爾柱(Seljuk)帝國,並於十三至十四世紀期間,創建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
驍勇善戰的成吉思汗,不僅是馬上打天下,他更深諳與穆斯林商人的合作之道,在征戰討伐的同時,促成了東西方貨物和文化的交流。身為游牧民族的成吉思汗,並沒有建造城堡或要塞的企圖,反而在鐵蹄踏遍的路上,修築大大小小的橋梁,使軍隊和物資的運輸得以更加便捷。
八百年後,蒙古帝國早已瓦解,成吉思汗欲貫穿歐亞、促進交流的精神,卻在曾經被他逼至土耳其國境之西的突厥族手中,悄悄傳承下來。
初抵伊斯坦堡,還分不清東西南北的我,先從歐洲岸的艾米諾努(Eminönü)搭船至亞洲岸的烏斯窟達爾(Üsküdar),再從亞洲坐車橫跨博斯普魯斯大橋,看到「Welcome to Europe」的指標時,我才實際體會到,對土耳其而言,歐亞兩洲之間的距離,不過是橋下那條大河的寬度而已。
博斯普魯斯海峽切割了伊斯坦堡,以馬爾馬拉(Marmara)海與其相連的達達尼爾海峽再補上一刀,徹底將土耳其的尾巴,遺留在歐洲大陸。
一九七三年,博斯普魯斯大橋通車,是歷史上首度將歐亞兩陸塊縫合起來,一九八八年,法堤赫(Fatih)大橋跟著上路,兩座懸索橋承載著伊斯坦堡每天往返海峽兩岸的通勤人士。
然而,隨著都市化的發展,近十年來,伊斯坦堡的人口已爆炸性地增長至一千二百五十萬人。馬路上交通阻塞,車輛喇叭聲四起,兩座大橋已負荷不了來回兩岸的居民。
因此,一項新世紀的海底隧道及鐵路整合工程計畫就此開展。
馬爾馬雷隧道工程
正午時分,太陽熾烈,我們隨著「馬爾馬雷計畫」(Marmaray Project)執行團隊中,監督環境安全衛生的古克(Gökhan Göker)經理,探訪施工中的隧道。「馬爾馬雷計畫」主旨在於:以海底隧道貫穿博斯普魯斯海峽南端,並與陸上既存的鐵路結合,不僅串聯歐亞兩洲,同時也整合大伊斯坦堡地區的交通系統。
甫抵隧道口,即見一群以日本人為主的參訪團,魚貫而出。古克告訴我們:「這項工程是由日本和土耳其合資建造。這是史上頭一遭,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內,銜接都市鐵道系統與海底隧道系統。」這麼浩大的工程,參與人數想必很可觀吧?古克說,隧道工程本身,大約有一千六百名員工參與,「而且,」當我們離開隧道時,又有一個參訪團迎面而來,「開工至今,估計已有五千五百名參訪人士。」古克滿臉汗水的背後,是藏不住的驕傲。
資料指出,此項計畫耗資三千萬美元,預計鐵道總長為七十六點三公里,海底隧道本身長一千三百八十七公尺,最深處為海底六十點四六公尺。除此之外,總共將設置四十個車站,包含可以轉乘至其他鐵道系統的車站,再往東西兩端延伸,最後甚至可直通伊斯坦堡兩岸的機場。
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統,是繁忙的大都會如伊斯坦堡,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馬爾馬雷計畫」總部辦公室裡,地區董事烏茲曼(Haluk İbrahim Özmen)遞上工程簡介,向我們侃侃而談這套系統的裨益之處。
「當系統開始營運後,預估每天能載送至少一百萬名旅客,一年可運輸一千五百萬噸貨物。」烏茲曼以數字說明:「原本從伊斯坦堡最東邊的車站,到最西邊的終點站,需要花一百八十五分鐘,海底隧道連結歐亞兩岸的鐵道後,可望縮至一百零五分鐘。」想到現在必須大費周章地轉乘公車、火車和渡輪,對照未來卻只需一張車票,就可以暢通往返伊斯坦堡的歐亞兩岸,這套「鐵軌絲路」的藍圖,確實讓我的眼睛為之一亮。
省時、運貨量、載客量,這些數據字眼,無一不涉及經濟的發展。烏茲曼表示:「在工程建設期間,除了直接參與的技術人員之外,也間接蓬勃了其他如水泥或鋼鐵產業。一旦系統開始運作,未來需要吸收更多專業人士,如執行或維修人員,將可提升就業率。」此外,若以目前的票價計算,馬爾馬拉系統未來每天至少可得一百萬美元的收入。烏茲曼透露,目前土耳其和喬治亞中間,正在進行鐵路銜接的工程,預計未來可從英國倫敦搭火車,一路直達中國最東端;因全球化而攀升的旅客人數,更可望使此系統的年收入倍增。
相對於經濟的發展,烏茲曼不忘提醒我,這套系統也兼顧了環保。「海底隧道的乘載量,相當於十一或十二座橋的負荷量。所以這也是鼓勵大眾少開車,轉乘大眾交通工具,希望能減少橋梁的需求,等於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降低碳足跡。」整體功效如何雖不得而知,但至少隧道穿越的區域,如伊斯坦堡的舊城蘇丹艾哈邁得(Sultanahmet),或許真能如烏茲曼所願,還這些歷史古蹟以一個乾淨的空間。
六月分,正值伊斯坦堡的旅遊旺季,一輛輛的遊覽車,在蘇丹艾哈邁得以大卵石鋪成的狹窄街道上,川流不息。蘇丹艾哈邁得所在的半島,坐落於金角灣(Golden Horn)、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馬爾馬拉海的匯流處,半島上宗教殿堂、皇宮、市集林立,突顯出該區域歷史和商業的重要性。
隨著前人的腳步,伊斯坦堡的故事從這塊半島開始蔓延,而且,尚未完結。這座任何一處都可能埋有寶藏的城市,彷若一幅大型拼圖,至今仍持續蒐集它的歷史碎片。
自二○○四年隧道工程的挖掘開始,瀕臨馬爾馬拉海岸的葉尼卡崩(Yenikapı)站附近,經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策畫,發現許多拜占庭和鄂圖曼帝國時期的遺址,包括一座拜占庭時期的重要港口。
寇區(KOÇ)大學考古學和藝術史系助理教授麗奇(Alessandra Ricci)專長是拜占庭史,她難掩興奮地說:「港口代表著交易、貨品的移動、文化與生活的多樣性。這座港口告訴我們,拜占庭時期的君士坦丁堡,進出口交易十分頻繁,而且當時的船艦強大,可航行至地中海之外,這情形持續至拜占庭末期。這裡更是考古學史上發現最多船骸之處。」
因土耳其位處歐亞兩洲的交會點,國土又被兩條海峽一分為二,讓土耳其從古至今都是眾人的焦點,甚至決定了它厚重的歷史命運。而這些壯烈的故事,或許要從達達尼爾海峽開始說起。。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博斯普魯斯海峽小檔案】
- 地理位置:位於亞洲小亞細亞半島與歐洲巴爾幹半島之間,略呈南北走向,因橫越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堡,又稱伊斯坦堡海峽;北連中亞內海的黑海,南銜土耳其內海的馬爾馬拉海,為全球重要海上咽喉。
- 長度:長約30公里;最寬處約3,700公尺,最窄處僅約750公尺;水深介於36至124公尺;水流平均時速達6公里以上。
- 通航量:每年通行船隻超過50,000艘,其中含油輪5,500艘以上。
- 特性:因地中海與黑海的水位及鹽度落差,導致海流不穩且強勁,加上航道狹窄彎曲,徒增船隻觸險機率。據統計,1953至2005年間,航行事故共計521起。
【土耳其小檔案】
- 地理位置:位居歐亞交界區域,北臨黑海、西南臨愛琴海、南濱地中海,西北則有內海馬爾馬拉海;西部與東歐接壤,東部與中東為鄰。境內亞洲部分稱為安那托利亞,占總面積97%;歐洲部分稱為色雷斯,占總面積3%,國內大部分屬高原地形。
- 首都:安卡拉
- 面積:788,695平方公里
- 人口:7,256萬人
- 宗教:伊斯蘭教
- 語言:土耳其語
- 貨幣:土耳其里拉(1里拉約折合新台幣20元)
- 主要產業:成衣、紡織、機器設備、金屬製品
- 簡史:11世紀初,突厥人遷徙至安那托利亞高原;12世紀末,建立塞爾柱帝國;14世紀時,伊斯蘭教完全取代此地基督宗教;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鄂圖曼帝國崩潰後,凱末爾將軍率兵力抗英、法、希臘等國軍隊,使土國免遭瓜分;1920年3月19日廢除帝制;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伊斯坦堡亞洲岸的烏斯窟達爾渡輪站。許多土耳其民眾每天須搭船通勤工作,往返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
[Not a valid template]↑ 鳥瞰博斯普魯斯海峽濱的伊斯坦堡舊城區,可見歐洲希臘正教的聖索非亞大教堂(圖中),與中亞伊斯蘭教的藍色清真寺(左下),在在見證了東西文化交融痕跡,形成珍貴的文化資產。(圖片/DLH Marmaray Project)
[Not a valid template]↑ 起源自十三世紀的迴旋舞,是土耳其獨特的宗教舞蹈,為伊斯蘭教蘇菲派的修行儀式;信徒藉由音樂和旋轉進入冥想狀態,旋轉數十分鐘以上,右手向上承受天恩,左手向下代表承接天恩並賜予萬民。
[Not a valid template]↑ 達達尼爾海峽濱的恰納卡萊,居民在長堤上休憩,悠閒步調和人口密度高的伊斯坦堡大相逕庭。
[Not a valid template]↑ 近十年來,伊斯坦堡都市化腳步快速,然而海峽邊仍可見漁民圍網,新舊交融,道盡歐亞十字路口的變遷與展望。
謝謝你們充實我的心靈地圖! 有個小建議 如果有土耳其的地圖 會更好感受內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