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黃效文
「告訴您一個好消息,」陶津爬上階梯到上層甲板來找我,「今天早上,船長發動引擎時,看見三隻江豚繞著我們的船游來游去!」他一邊說,一邊對我綻開一個超大的笑容。「那我告訴你一個壞消息,」我回敬他一張索然無味的撲克臉,「我沒看到。」我的語氣就像周圍的空氣一樣冰冷。
就這樣,我們第二天的伊洛瓦底江下行之旅宣告啟航。我很清楚觀賞江豚最佳的地點是在到達曼德勒(Mandalay)前的一座寺廟旁,距我們現在的位置還有二、三天的航程。我們將在這納迪覺號(Nadikyaw)上消磨四日,從八莫(Bhamo)出發,直下曼德勒,飽覽伊洛瓦底江中游的風土人情。
有兩名水手特別地忙碌,他們坐在船頭、各執一根長竹竿,測試前方江水的深度,然後把深度換算成手指的數目,用手勢提醒船長。當河水有一點二到一點五公尺深時,我們大可以輕鬆愉快地航行;但是,若水深不到九十公分,船長便會關掉引擎,讓船順水緩緩漂流,以免船底撞到河床。
雖然在冬季枯水期行船不若在汛期中那樣險象環生,但是想一路平安通過河道也是需要一番技巧的;我們就目睹好幾艘船擱淺在水流較淺的區域。當行經沙洲遍布的河段,不時還有插著白旗的小型機動船來為我們這樣的大船帶路;這些領航船都是當地人經營的。
我帶來的兩本書都是在距今一百四十多年前寫成的,它們記錄了一八六八至一八七五年間,伊洛瓦底江上最早期的輪船航程。約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和陶博斯惠勒(Talboys Wheeler)這兩位作者,都特別記載了第二峽谷(Second Defile)這個位在八莫南方、深約二百五十公尺的石灰岩陡峭峽谷。安德森繪製了一幅黑白相間的版畫,惠勒則用一幅水彩畫來表現。
我拿著書比對眼前聳立的絕壁,試圖緬懷昔日的山光水色。而事實上,從英國殖民時代至今,伊洛瓦底江兩岸的景致變化並不大,星羅棋布的漁村和稻田百年依舊。或許,最明顯的古今差異是船舶。現在,江面上除了最小的手划船之外,清一色都是動力船。我們連續四天順流而下,始終沒有看見惠勒水彩畫中的那種帆船。
不可或缺的運輸水脈
安德森在一八六八年所記錄的,並不只是伊洛瓦底江水的動盪,他也同時寫下了河岸上的紛擾不安。克欽人(Kachin)綁架平地人上山時有所聞,有時甚至將擄去的人口販賣至其他地區為奴。因此,在那個危險的年代,村民們經常沿著河流搬遷,並藏身於伊洛瓦底江兩岸沉積形成的高地平原上。
如今,險惡的匪徒早已成為過去式,緬甸政府以集權統治掌控了全國絕大部分的地區。不過,儘管政府再三明令限制,淘金業在流域內仍十分盛行。非法業者使用原始的手法淘洗金沙,使得大量的汞和鉛直接排放入河流中。
早期的典籍中也有許多野生動物與鳥類的生態紀錄。我們看見許多的瀆鳧和鸕鶿,牠們都是從遙遠的北方來此過冬的候鳥。在一個渡船頭,我們看到兩隻正在卸貨的大象;而續往下游,我們終於與江豚歡喜相遇了。
南行的第二晚,我們停泊在伊洛瓦底江西岸的一個小村莊通漢(Thone Han),此地居民約有三百人。猴子數量顯然不少,我們看到通漢村頭目通健帶著一歲大的寵物猴在村中散步。通健表示,他們的村子後方仍不時有老虎出沒,也因此,當地崇拜自然的神廟裡供奉之守護神祇中,有位女神的座騎正是一隻兇猛的老虎。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用汽艇拖著的木排,把緬北原始森林的木材沿江運至仰光或其它港口。
[Not a valid template]↑ 沿伊洛瓦底江邊而建的蒲甘古城,有著漂亮的佛塔,但鄰近居民的家屋卻十分簡陋,形成強烈對比。
[Not a valid template]↑ 緬甸南端的漁民多以捕撈烏賊為生。在現代化過程中,緬甸江河沿海居民,仍保存古老島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