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一個國家的錢如果不用在教育上,一定用在監獄上。」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針對當前台灣教育的隱憂提出的諍言,不是出於恐嚇,卻讓人怵目驚心。反顧這十多年來台灣教育改革所興起的狂濤巨浪,辦教育似乎不是只用錢就能解決的問題。
台灣義務教育始自《憲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當時國民政府遷台後為了因應大量戰後嬰兒潮入學,採取了低學費政策與聯考升學制度,一九六八年並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同時調整技職體系的比例,以符合當時的社會及經濟發展需求。台灣人力品質能在短短十餘年間明顯提升,經濟發展迅速,都可以歸功於這些方向正確的教育政策。
隨著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多面向的改變,教育也在這段期間走向民主、多元、開放。一九八七年台灣通過解嚴法,翌年,報禁開放,結束三大報壟斷的時代,而實施了四十餘年之後的聯考制度,因為產生考試領導教學,以及五育未能均衡發展的弊病,特別是以「一試定終生」所引申的惡質補習文化及升學主義,最為人所詬病。八○年代除了開始一連串對聯考的撻伐,要求教育改革的高分貝呼聲亦愈見激烈。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由台大數學系教授黃武雄等人由民間發起「四一○教改大遊行」,結合了兩百多個關心教育改革的民間團體、近三萬民眾聚集於台北中正紀念堂為孩子爭取教育權,並發表了一份〈希望的火花來自民間〉的聲明書,希望由結構面改造台灣的教育。「四一○教改」,共提出了四項訴求:(一)落實小班小校、(二)廣設高中大學、(三)推動教育現代化、(四)制訂教育基本法。這是自解嚴以後,台灣教育史上首次的教育改造運動。
同年九月十二日,由行政院籌組的「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簡稱教改會)正式成立,當時的行政院長連戰邀請甫回國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擔任教改召集人,由台灣科大化學系曾憲正教授擔任祕書及發言人。當時擔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於是召集了三十一位部會首長、教育專業人士,於一九九六年向行政院提出了《教育改革總諮詢報告書》,其中以教育鬆綁、帶好每位學生、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及建立終身學習為五大訴求。
由民間發起的教育改革立意雖佳,然而,從一九九四年伊始,體制外的教改會介入主導,十多年來卻可以說是驚濤駭浪、風波不斷。揚言改革的當年,聲勢沸沸揚揚,但在十二年後的今天,得到的負面反應卻高過正面。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薛承泰教授在著作《十年教改為誰築夢》一書中表示,「許多教育改革措施並非是錯的,但對教育主體來說,卻不是最需要的。十二年的教改,在善意的基礎下,卻因為錯置了時空,浪費了不少寶貴的資源。」
強調人權、講究個性與保障弱勢是當今社會的特性,這已是有別於四、五十年前的威權體制的一股潮流。政治上,台灣面臨解嚴之後的自由民主開放,人民已經可以用選票自由移轉政權,總統不再高高在上;在經濟上,自由開放的貿易與勤儉致富的果實,這個小島的經濟奇蹟已經從「錢淹腳目」到「錢進大陸」;在人口結構上,雙薪家庭、少子化、隔代教養等社會狀況急遽改變著。而在這一片過度自由的民主混亂期中,藍綠政黨的激烈紛爭,多少亦波及教改政策及純淨的校園黌宮。
教育品質未等量提升
針對過去學校教育為大班制、統一教材、進度一致、以分數評量為主的學校教育體制,教改之後落實小班小校訴求,國小班級人數從八十三學年每班平均人數三十七點五人,至九十三學年時已經降至二十九點六人。而廣設高中大學亦是四一○教改的四大訴求之一,台灣的四年制大學院校從七十九學年的四十六所,暴增至九十學年的一百三十五所。根據教育部公布的資料顯示,二○○六年台灣的大學錄取率預估將更達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七。
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政府對於高等教育經費的補助也相對減少,目前每年對每名大學生補助的教育經費,公立大學為十九萬元,私立大學則為十二萬五千元。政府一方面縮減高等教育的補助,一方面又鬆綁學費政策,使得國立與私立大學都走向高學費的道路。大學生舉牌向政府抗議高學費政策,已經使得教育新聞走向社會新聞版面,這一波教育改革演變成:如今許多學子不是沒大學念,而是念不起大學了。
此外,在「廣設高中大學」的原則下,教改集團另一個主張是「廢除高職」。根據統計,民國九十一學年度,台灣的職業學校已經從原先的兩百零三所,遞減為一百零七所。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思想遺毒,造成大家都升學,結果國內產業基層人力反而嚴重不足,影響到台灣的生產競爭力。根據經建會提出的「新世紀人力發展方案」,從九十到九十三年,我國平均每年不足人力達三十一萬五千人,其中高級管理人才短缺五萬兩千人,基層人力不足二十八萬七千人,中級人力則過剩兩萬四千人。
「人人有書讀」、「人人上大學」的教育普及化概念,看似皆大歡喜,卻是邏輯推論的大謬誤。大量技職校院升格改制,大學數量迅速擴張卻流於浮濫,私校管理弊端層出不窮,超過百分之百的升學率、學生素質竟大幅滑落……,教育品質並未在量的擴增下,有等質的提升保證。學者不禁慨嘆:「低成本」教育出來的學生,會有國際競爭力嗎?
薛承泰教授提到:「教改一開始即特別青睞戰後嬰兒潮的最痛──升學機會的缺乏。於是廣設高中、大學,成為教改的重頭戲,當作捍衛下一代「受教權」的尚方寶劍,事實上,只是在斬斷上一代的夢魘。」
聯考制度被視為我國教育的病態根源,在二○○二年,台灣終於廢止了實施近半世紀的聯考制度,堂堂進入多元入學管道。教育部的高中(職)多元入學原本主要的精神是發展學校多元特色,啟發學生多元智慧,以及提供升學管道多元選擇,方案目標是落實大學入學考、招分離,使招生制度符合「公平」、「多元」、「簡單」之原則,達到各校選才之目標。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