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綠食堂】雜糧 捲土重來

撰文/蔡佳珊(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攝影)

春,毛茸茸的麥浪綿延起伏,為蕭瑟的農村景色加上了溫暖柔焦。如此唯美畫面並非歐美鄉村景致,而是出現在台灣的嘉義東石。

海風獵獵,原本貧瘠的鹹土地,變成了廣達十幾公頃的金黃色麥田。人潮趕集似地自全台各地湧至,來參與這場別開生面的小麥音樂會。「東石本來是鳥不生蛋的鄉下,只有淹水才會上電視。現在我們有這麼大片的小麥田,辦活動有這麼多人來參加,真正揪歡喜!」主持人吳淑芳語聲帶著感慨與激動。

吳淑芳是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總幹事,深耕地方多年,麥田喚回了她腦中塵封已久的記憶:「幾十年前,這邊也種過很多小麥。」

大多數台灣人見慣了稻田,卻沒親眼看過麥穗,大都以為台灣沒有小麥。就連農委會也曾出此語:「台灣不適合種小麥。」根據農情調查數據,十五年來,本島的小麥種植面積均不超過一百公頃。然而追溯歷史資料,早在日治時期,台灣的麥田曾經廣達六千七百公頃,一九六○年,更達到兩萬五千公頃的高峰。

「麥田之歌」在田野間悠然迴盪,盪回一九六 ○年代,農場主人蔡一宏的童年。頑皮的他最愛惡作劇將麥穗偷偷放進其他小孩的褲管,麥穗彷彿有腳似地,會悄悄往上爬。「等到你發現時已經爬上大腿,非得脫掉褲子才拿得出來!」他回味無窮地微笑著。

四年前蔡一宏決心投入農業時,最想種的就是小麥。正好遇上喜願行負責人施明煌推動「麥田狂想」復耕本土小麥,兩人一拍即合展開契作。如今他不僅把兒時的甜美回憶種了回來,還號召鄰近農友鬥陣,把一片片荒蕪休耕地化作黃金麥田。

喜願小麥在全台的北中南東都有農友相挺,今年契作總面積超過兩百公頃。「這證明台灣農村雜糧復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狂想的實踐一路困難重重,邁入第六年,施明煌總算感覺撥雲見日。小麥之外,「大豆特工隊」和「雜糧聚樂部」也陸續成軍。

兩百公頃的麥田,不到史上全盛期的百分之一,還曾被某農政官員譏嘲「等於沒有」。然而這對台灣的雜糧復興運動來說,卻是深具指標意義的一大步。

從豐收到棄耕

曾經,台灣是五榖豐登之島。

除了我們最引以為傲的稻米,還有甘薯、高粱、玉米、小麥、花生、芝麻、薏仁、紅豆、綠豆、黑豆……,羅列成五彩紛呈的雜糧光譜。

當時雜糧交易的熱絡情況,余順豐行的老闆余仁聖記憶猶新。一九五六年余順豐行在嘉義朴子成立,專門收購附近各村落的雜榖,每逢收成期間,少年余仁聖每天都得應付前來交貨的農民,負責秤重與議價等事項,「農民從店門口開始排隊,排得落落長!」

從小在榖物香氣當中成長,余仁聖對本土雜糧懷有深厚感情。「那時的農村保有很豐富的生活模式,」然而等他當完兵接下家族事業,雜糧卻大半變成進口的了。「很感慨,農村過去的活躍都不見了,農業好像沒了希望。」

余仁聖細數雜糧沒落的各個階段:最早是八七水災造成巨大農業損失,雜糧進口開始多起來。一九八四年,政府為紓解稻米過剩而鼓勵轉作,推動飼料玉米和高粱的保價收購,於是願意種小宗雜糧的人就少了,「芝麻綠豆這種小雜糧既耗工又賺不到錢,農民也上了年紀,大家都種高粱玉米去了,作物變得單一化。」

一九九七年休耕政策啟動,政府逐年調降雜糧生產,這回連玉米、高粱面積也直線下滑。直到正式加入WTO,除了甘薯和食用玉米尚維持一定自給率,落花生、紅豆則在關稅配額保護下還苟延殘喘,其他雜糧幾乎全面棄守。

「在整個台灣農業的變遷中,雜糧的消失是非常可惜的事。」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提出歷年數據,一九六○到七○年代,國內主要雜糧收穫面積均大於四十五萬公頃,現在卻只剩六萬公頃。

台灣把雜糧定位為「裡作」,原是兩期稻作之後的冬季調節很重要的作物。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分析,雜糧會消失,一方面是源於世界市場經濟壓力,外因是與國際的貿易談判不斷開放農糧進口,譬如向美國採購大量黃豆、小麥和玉米;內因則是稻米外銷受阻,於是政府鼓勵轉作經濟作物如蔬菜、水果或花卉,擠壓了雜糧的生產節奏。

另一方面則是內需市場的變遷。台灣人普遍富裕後對飲食需求有所轉變,穀類減少,水果、肉類增加,農業自然也就跟著社會趨勢作不同的生產。再加上工資攀升,「雜糧的勞動成本高、經濟價值卻偏低,無形中就被邊緣化了,」蔡培慧道。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 晚風輕拂過麥芒,嘉義東石重現睽違已久的麥田美景,豐熟金黃的穗粒彰顯了土地活化的希望。
[Not a valid template]↑ 朴子雜糧產銷班第十四班多年來堅持種植有機紅薏仁等榖物,然目前面臨人力老化問題。
[Not a valid template]↑ 復耕須恢復農機與加工等周邊產業發展,才能夠活化農村。代耕業者蘇榮燦以大型機械採收蕎麥。
[Not a valid template]↑ 苗栗農民陳文龍則為剛收成的黑豆脫殼,繁複的人力作業凸顯出本土雜糧的珍貴。(攝影/陳弘岱)
[Not a valid template]↑ 過去甘薯是台灣人與豬的主食,現今改走養生路線,而豬隻則改吃硬質玉米。
[Not a valid template]↑ 聯華實業不僅為台灣小麥磨粉,並研發配方、開拓通路,將本土麵粉正式商品化。
[Not a valid template]↑ 喜願的麥田音樂會在這波雜糧復興運動中領唱,往後是否能此呼彼應,譜出熱烈交響曲,有賴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