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佳珊(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王嘉菲(經典雜誌攝影)
不丹,是孤懸在喜馬拉雅山上的一朵謎雲。
你無法不懾服於它的美麗。暖溶溶的陽光拂過遠方覆雪的山頭,探進眼前蒼翠的河谷,綠與金交織的麥田如絨毛軟毯,銀帶似的河流輕快地在其間穿梭吟唱。天是透明的藍,透明得讓人測不準距離,彷彿只要深深吸一口氣,就可以將白雲吸入胸膛。
你也無法不著迷於它的虔誠與神秘。山頂的風大聲朗誦彩色幡旗上的祈禱文,林間的水默念推移著孤單旋轉的經輪。莊嚴的白色宗堡俯瞰著山谷,谷中悠悠迴響著神佛和惡靈的傳說。這個安祥小國,有一位英明的國王和秉性純良的人民,世世代代篤信佛陀和因果。
為了不再沉浸在這美得近乎靜止的夢境,你決定向迎面而來、身著傳統國服的不丹男子打個招呼。心中還在琢磨不丹文的「你好」──「庫入然波拉」五個音節的排列組合之時,對方已伸出手微笑、用的是英文:「Nice to meet you !」
你訝然發現,在城裏,連五歲小孩也會講英語。置身首都廷布(Thimphu),街道兩側的樓房規規矩矩地依著傳統形式雕樑畫棟,繪著五彩吉祥圖案的屋簷上,大剌剌地懸掛著醒目的PEPSI和SONY招牌。路旁行道樹是詩意的淡綠垂柳,路中央車輛卻川流不息,披頭四的歌聲不意從車窗內竄出。年輕人趕著去看晚場電影,今天放映的是成龍的《醉拳》。
望著戲院正後方不遠處那座草莽青山,你的視網膜和大腦一時都失了焦。回想起搭乘那架尾巴畫著白龍國旗的嶄新小飛機,顫巍巍地降落在夾在兩排雄偉山脈中間、號稱全不丹最長的一條直路的帕若(Paro,標高二二八○公尺)機場之時,心中就有預感,這個看似平和寧靜的國家實則處處充滿驚奇。
小王國規矩多多
一九六一年第三任國王啟動的經濟發展「五年計畫」,至今堂堂邁入第九期。在這之前,不丹可說完全與現代文明絕緣。隨著五年計畫的開展,不丹就像是從古代一腳踏進現代,有了公路,有了電力,有了乾淨的水,有了正式的貨幣,有了郵政和電話系統,還有了像樣的醫院和學校。
根據不丹政府的統計,一九七七年到一九九九年這段期間,人民平均壽命從四十六點一歲,大幅增加到六十六點一歲。
沉睡的雷龍逐漸甦醒,邁步小心翼翼卻很穩健。一九七一年,不丹加入聯合國。一九八○年代後期,現任國王提出別出心裁的名詞──「國家整體幸福」(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以取代國民生產毛額(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作為測量人民福祇的指標。他認為所謂的「發展」,除了在經濟上謀求成長以外,必須同時追求物質上、精神上和情感上多面向的「最大幸福」。
不丹正逐漸由清靜無為的桃花源形象,轉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但為了防止捲入文明漩渦而喪失自我,不丹王室對傳統文化的延續和自然環境的保護,可說是煞費苦心。
這小王國為此制定了許多獨特的法規:每個人民外出時必須身著國服,男人穿「幗」(Gho)──連身及膝短袍,女人穿「旗拉」(Kira)──連身長裙和薄外套;國王本人更以身作則,即使在打高爾夫球和籃球的時候,也仍穿著筆挺的幗。
所有建築也得依照傳統形式搭建,不論是醫院、銀行、學校或是住家,也不論用的材質是泥土木頭還是鋼筋水泥。藝術學校裏,學生們專心地操作著圓規和尺,以達文西式的精準比例學畫「唐卡」(Thangka,精緻的捲軸佛像畫),一筆一劃都得按規矩來。「維護我們的傳統」,成了不丹人的座右銘。
規定繼續延伸。噶瑪策仁在市場偷偷買了個塑膠袋裝辣椒,「違法的,」他促狹一笑。原來政府禁止人民私自砍樹、打獵和採礦,甚至使用塑膠袋。這是王室政策的另一個大前提:絕不犧牲自然環境以成全經濟發展。
一九七四年,不丹終於對外開放觀光。但價格高得驚人,每人每天需付兩百塊美金規費,並只能到政府劃定的部分地區遊覽,為的就是防觀光事業對傳統文化及人民生活造成過度衝擊。以價制量的結果,二○○○年的旅客人數僅約八千人左右。旅行社老闆雷契多吉(Leki Dorji)表示,旅客帶來的美金已成為不丹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所得的百分之三十五必須上交政府。
這一切規定,都是為了強化人民對國家的認同,傳承文化與自然資產,以維護不丹的主權。大多數的不丹人也就這麼循規蹈矩地過日子,沒什麼異議。規定限制了不丹,同時也保護了不丹。在這個國泰民安的地方,「民主自由」的口號突然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揉合傳統與文明
也許是天生的雍容大度,或是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堅持,不丹人欣然接納現代化所帶來的便利和新視野,但並不因嚐到了文明甜頭而遺忘千年傳統。在尋求平衡的當下,生性圓通的不丹人緩緩使出一招雲手,更進一步將傳統與文明的眾多元素揉合在一起,展現全新風貌。
藝術家卡瑪(Kama)的作品就在這方面做了完美的展示。他曾到英國學習藝術兩年,回國後搞廣告設計,將法輪、蓮花、面具、佛像等宗教象徵作為創作的素材,再以現代藝術的活潑手法重新整合呈現。他還在廷布組織了個藝術家協會,找了幾位志同道合的自願教師免費教學生水彩、油畫,畫中風景仍是非常「不丹」的宗堡和佛像。
在帕若宗一年一度的大慶典上,坐在我身旁的十年級男孩噶瑪坦仁(Karma Tenzin)偏著頭想了一陣以後告訴我:維護傳統和現代化一樣重要。
他時而津津有味地看著廣場上的面具舞;時而興致勃勃地模仿起他最愛的影星凱文史貝西,在《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裏飾演一個中年男人為了泡年輕女孩而苦練肌肉的樣子。雖然我絞盡腦汁想不透這部電影為何會吸引一個十幾歲大的不丹孩子,不過,望著噶瑪聰靈的眼,我也的確看不出,面具舞和凱文史貝西有任何不相容的理由。
在這個城國,歷史與神話沒有界線,傳統和文明和諧並存。跨入二十一世紀,人們依然一邊順時鐘繞著佛寺踱步,一邊骨碌碌地搖著經輪;身子繞著大圈圈,手上繞著小圈圈,週而復始地旋轉著、旋轉著。山川與屋舍,天堂與人間,就這樣歲歲年年地,旋成了永恆律動的太極。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不丹基本資料】
- 國名:不丹王國(Kingdom of Bhutan)
- 首都:廷布(Thimphu)
- 面積:46,500平方公里
- 人口:636,499人(1998年)
- 生命期望值:66歲(1998年)
- 主要語言:宗喀語、英語、印度語
- 幣別:努(Ngultrum,簡稱NU),一美元約等於48努
- 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GNP per capita):594美元(1997年)
[Not a valid template]↑ 高山上氣候嚴寒,家家都備有以木柴為燃料的暖爐用以取暖,也可以用來烹煮保溫。
[Not a valid template]↑ 無法耕作的寒冷山區,則是游牧者和他們的犛牛的活動範圍。
[Not a valid template]↑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雜貨店,是不丹市鎮上最具特色的街景,往往在同一條街上就有十幾家,每一家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