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九二一紀錄膠卷 向生命的韌性致敬

撰文/劉清儀.李光欣.王一芝
攝影/劉清儀

影工作者劉清儀攤開來的千餘卷黑白底片
是生命的符號,也是人間的風景
陳廖保葉重度智障的兒子雖然無法外出工作
但貼心的他每天與母親相伴
聊以慰藉她的辛勞
知足勤快的楊李綢總是閒不住透早五點起床後
就拿著與身高差不多的掃把灑掃產業道路
數十年如一日
年逾花甲、尚未結婚的林逢龍與林逢陽兄弟
談起原地重建完成的兩層樓透天厝
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曾經參與過德基水庫興建獲頒優良
建築工人的詹阿源始終獨自堅守家園
過著自己自足的生活
一場地震,將兩百多個低收入戶
推向更貧困的境地
如今他們已經走在家屋重建的道路上
回到生活場景中擺起架勢
對著鏡頭留下另人動容的畫面
這是面對橫逆時,才能展現的樂觀進取和奮鬥
當安身立命的樓房再起,生命的韌性已從容綻現

震殤過後,再現新生

一千餘卷的黑白底片,重建區兩百戶人家的訪談紀錄,是攝影工作者劉清儀過去一年來最醒目的生命存證。他說,沒有這群低收入戶的人群,他一個人,絕對無法促成這豐厚的存證產生。

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前,劉清儀著實透過與許多不同的人群互動,並藉著鏡頭和筆,完成了自己多采的生命經驗。原住民、上班女郎、工地工人……都是他鍾愛的題材。

這些人有一種共同的特徵──邊緣、易被社會常軌遺忘或排拒。九二一之後,他再度拿起鏡頭,提著筆,循著「邊緣」與「遺忘」的軌跡,在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的協助下,找到了一群正等待家屋重建的低收入戶。

鏡頭是他的必備工具,但在得到受訪者信任以前,這工具可都得橫躺在他的工作袋裏,不可拿出,而這一躺,幾乎就是三、四十次的拜訪時日,直到他認為可以拍了。他時常請受訪者做的統一動作便是──直視鏡頭。理由之一,是特別要讓受訪者知道,他們正在被拍照。

不輕易拍攝,強調受訪者對鏡頭的清楚知覺,是他讓這群低收入戶感到擁有尊嚴的表達方式;最後呈現出來的照片、文字,不只記錄了當時景況,也流洩出劉清儀與受訪者之間一種經過時間考驗的信任。

賦予尊嚴,因為他們值得被尊敬。他說,接觸之初,這群歷經災變的社會底層人士著實讓他感到震撼,社會上竟有這麼簡陋困乏的生活環境,有的家庭全家都是智障、有的住在倉庫、也有全家失業的。但是,透過他們直視鏡頭的眼神,他看到的卻是從悲情裏迸出的樂天;透過他們站得挺直的肢體,他看到這些因受創而緊張的肌肉,仍努力地在臉上綻放笑容。

對他而言,後者比前者更震撼。

一年走過了,他還要再進行一年的攝影報導工作。而「人」是他永恆的鍾愛題材,因為,人無時無刻都將歲月的記憶刻在表情肢體上,每一刻都在變。即使在千百卷底片中,他攝取他們單一個凝視動作,不同的生命經歷與韌性,仍會在這單一裏幻化呈現,就從他們的眼神、笑容、肢體裏去訴說自身……觀者更需細細體會。

而為挖掘這埋藏於單一中的多采,《經典》特別規畫了「九二一紀錄膠卷」專題,透過劉清儀的照片,帶領讀者看見一群來自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在困乏中求生存的片段。盼望您也能以一雙透視單一的眼睛,從這近乎被遺忘的肢體表情裏,細細讀出一股讓人動容的生命力。

  • 簡德江心繫孩子們的學業
  • 卓輝彬活出原始生活的精采
  • 落難兄弟重建家園的美夢
  • 詹阿源自食其力,不向命運低頭
  • 折翼歌手張玉玲,重新搭建未來
  • 陳廖保葉守著老宅,守著孩子
  • 蘇采燕以雙手代步,「走」出困境
  • 擊不垮的小巨人許秀珠
  • 知足勤快的獨居老嫗楊李綢
  • 廖超仁積極促成新厝再起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