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大漠尋龍

撰文/李菁菁(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周元楷(經典雜誌攝影)

了親訪這個富藏恐龍化石的歷史現場,在七個小時的長途奔波後,抵達內蒙古的邊界小城二連浩特市--世界聞名的「龍之鄉」二連鹽池,就在其東方大約十公里處。二連鹽池這片恐龍大地為於一望無際、寸草不生的荒煙大漠中。布滿了高低起伏的漠色山丘,其間溝壑縱橫,地形崎嶇不平。在恐龍時代是湖泊及沼澤地,恐龍就生活在湖邊的岸上。

一個巨型的包子

從整個山丘的形狀看來,這裏就像一個巨大的包子,考察隊連續奮戰將近一個月時間後,但是對這個巨型包子來說,只是剝開了它的一層表皮而已。地層裏面重要組成──化石的種類、地層構造、化石分布面積以及形成化石的原因等等問題,有待考古隊進一步了解。

二連鹽池考察史

二連鹽池是世界著名的恐龍墓地,享有恐龍之鄉的美譽,而中國境內的第一塊恐龍化石,就是在二連鹽池發現的。

1922年,美國恐龍專家在當時牧民稱為「額仁達布蘇淖爾」地方,找到恐龍,並在成堆的龍化石碎片中,認出了大型鴨嘴龍、小型古似鳥龍、食肉的阿萊龍(霸王龍科)以及恐龍蛋化石碎片。因此「額仁達布蘇淖爾」的譯音「二連達布蘇淖爾」,成為古地層生物學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專指中亞地區晚白堊世大約七千萬年前,由河湖中泥沙堆積而成、灰色砂岩夾紅色條帶的這種地層。

1959年,由中國科學院與蘇聯科學院組成的中蘇考察團,在「中國古脊椎動物學之父」楊鐘健教授及蘇聯科學家洛日杰斯特文斯基的帶領下,又在此地進行大規模機械挖掘,獲得了數十具小型古似鳥龍、大型蜥腳龍類以及鴨嘴龍與一個甲龍頭骨化石。

1988年,中加考察隊,找到多種食肉、食草性恐龍化石。

1995年,中比考察隊,找到各種食肉、食草性恐龍化石。

1999年,在二連鹽池大約二百五十平方公尺的地層裏發現恐龍化石密密麻麻地疊壓在一起,有大型蜥腳龍、巴克龍(鴨嘴龍類)、古似鳥龍及一些小型恐龍等等,成果豐碩。所發現的鴨嘴龍化石與1878年在比利時伯尼沙特地區所發現的三十具完整的禽龍化石,在分類上屬於近親。

中國龍王

董枝明是少數能讀得懂地層與恐龍化石的人之一,俗稱「中國龍王」,公認為當今中國恐龍研究的龍頭,董枝明強調,被尊為「中國古脊椎動物學之父」的楊鐘健老師對他的啟蒙,有深刻影響。一九六二年,董枝明開始真正從事恐龍研究工作。九○年代他所主持的中加恐龍計畫,所挖到的恐龍幾乎涵蓋了整部恐龍王朝史,「全世界只有中國保存了完整的恐龍化石,能夠真正展現恐龍王朝的盛況!」他略為誇張地表示。中國有三十幾種恐龍是由他所命名,自認所挖掘的化石量在古生物挖掘史上排名第一。

古似鳥龍是恐龍界裏的短跑健將

亞洲古似鳥龍是除了姜氏巴克龍(鴨嘴龍類)外,內蒙古地區白堊紀晚期較有代表性的恐龍,屬蜥臀目中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分辨恐龍與鳥類足跡,要看其腳趾間的角度,小於一百二十度的就是恐龍的,大於一百二十度的就是鳥類的。古似鳥龍的脛骨比股骨長,骨骼構造很現在鴕鳥的骨骼結構,此外,其身長約三到四公尺,全身比例勻稱,大小也與一隻大駝鳥接近。專家認為古似鳥龍是恐龍界裏的短跑健將,猜測牠們應可以如鴕鳥般奔馳如飛,所以也有人把古似鳥龍稱為似駝龍。

全亞洲最巨大的恐龍?

這隻「巨龍」被視為內蒙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巨大的恐龍,一九八五年,二連盆地東南約七十公里處的查干諾爾附近,發現了一具世界罕見的蜥腳類恐龍骨架化石,人們認為這隻恐龍背高有六公尺,身長達二十六公尺,再加上五臟六腑,預計生前的體重相當於二百個成年人重量的總合。這隻恐龍生活在距今一億二千萬年前的早白堊紀,屬於圓頂龍科中的一個新屬、新種,被命名為查干諾龍。是亞洲地區所發現的最大恐龍。

曾有人將化石形容為大自然這本書上的字跡

而地層就像書中的章頁一樣

經過歲月的侵蝕磨折

書頁早已變得殘缺不全、雜亂無章

後人循著恐龍化石

將章節的字跡重新排列組合

看看恐龍時代的地球究竟發生了什麼?

用一把地質錘、手握著剔針和刷子,

趴在傾斜的化石坑裏,

以每小時幾吋的速度進行著,

長時間趴在潮濕的化石層上,

不斷地用錐子和剔針刻剔堅硬的岩石,

雙眼始終盯著同一個位置,

挖掘到化石層時改用鐵鏟、剔針和刷子進行清理,

精心測定開鑿分割線、開鑿深度,

對隔離層的薄厚、麻袋片的寬窄、石膏的軟硬度等也要測得準。

中國龍王董枝明說:「過多的摧殘已使得環境惡化,人類必須了解自己只是整個環境連鎖當中的一環,而不能把自己當成上帝。」在身軀巨大的恐龍面前,人是否已學會了謙虛?

恐龍博士巴斯卡勒形容:「我們就像一群驗屍官,案發時間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目擊證人都死了,唯一的證據就是埋在地下的化石。」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感覺像是踏在一個巨大的墓地僅在不久以前,這些動物才在這裏嚥下牠們的最後一口氣這是我們最接近過去的時刻,走進那個世界目睹一個滅絕動物的族群……」走入荒涼的二連鹽池墓地,眼前出現七千萬年前的景象──河流乾涸了,肆虐的狂風掩埋了生機最後一批恐龍倒下,被風沙塵封在深深的地底經過數千萬年的風吹雨淋,大量化石從地下裸露出來在風雨中逐漸風化,直至消失。
[Not a valid template]↑ 內蒙古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正在修飾複製的恐龍骨骼,以準備裝架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這些複製的骨架,都是經過研究專家根據恐龍的體型大小、角度及骨骼特色所複製而成,雖然並非真正從野外採集回來的化石,但其研究及展示的價值是一樣的。工作人員也都必須掌握一定的恐龍骨骼學的知識。
[Not a valid template]↑ 經過裝架復原的原角龍骨架。原角龍為白堊紀晚期內蒙地區較有代表性的恐龍之一,頭上有一個很大的頸盾。由於喙嘴的特徵與鸚鵡嘴龍相似,所以很多人認為原角龍是鸚鵡嘴龍類與新角龍類間的過渡類型。此外,原角龍的蛋窩通常是相連的,由此可知牠們是群居的動物。而剛剛出生的小原角龍,必須由母親保護到能夠獨立生活為止。
[Not a valid template]↑ 號稱為亞洲地區最巨大的查干諾爾龍,出土自二連盆地東南方的查干諾爾龍,據研究推論,牠的身長達二十六公尺、背高六公尺,但這個研究數據並未受到專家的認同。
[Not a valid template]↑ 化石搬運回室內後必須先進行清理,若是為了作為展示用,那麼可以讓化石周圍保留一些泥土,讓觀眾看到其源始的埋藏狀態:如果是作為研究或收藏,那麼就必須將所有的泥土清理乾淨。
[Not a valid template]↑ 恐龍在地球上繁衍了一億五千多萬年,橫跨三疊紀、侏羅紀與白堊紀時期(合稱中生代)。這樣一種既傳奇又真實的動物,正因為人們對其所知仍十分有限,因此形成了一股巨大、神秘且歷久不衰的吸引力,並給予孩子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