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275

 

勘忍的願

在《經典》雜誌第二七三期中,描述了烏干達第一位佛教僧侶覺護比丘的故事。

他有感於社會上很多人對於佛教的不解,同時看到非洲人民的痛苦,於是發願至少培育五十四位見習僧侶,將佛法帶入五十四個非洲國家,希望幫助眾生找回心量的平靜。

面對文化的區別與衝擊以及貧瘠的生活,要想辦法維持日常並傳揚佛法,並不容易,堅持日中一食的堅毅卓絕的精神,令人感動。想到上人當初創辦功德會之初,即便自己配這一塊很鹹的豆腐吃一個月,仍然堅持拔苦予樂的悲願,從事濟貧,若不是有大慈悲的精神,如何能夠擁抱蒼生?

即至於今,天災、人禍、瘟疫、饑饉不斷,誠難一一救拔,但上人不斷啟發人人的悲心,凝聚善念與善行,帶給暗角的眾生溫暖。效法此土不淨,其願不止的行願,是我今後力行的方向。

(板橋.汪育如)

道教的乩身文化

看完《經典》二七三期〈乩身〉以後,讓我對道教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於道教乩身如何挑選,我一直都有些困惑,通過文章我才了解其中還有「坐禁」儀式,必須閉關,在受禁房中只能進食水果,洗澡、大號,皆不能做,在深入了解的同時,對他們也起了敬畏之心。經典雜誌的內容涵蓋廣泛,照片色彩的呈現,都能讓人感受到「用心」二字,並能從中受益許多。

(花蓮.吳佳蓉)

恐懼之邦

閱看《經典》二七四期〈先是二氧化碳,現在想起了甲烷〉一文,覺得作者的立論非常有趣。從今日人民對新冠疫情的威脅恐慌中,談到以科學製造恐懼的溫室效應、地球暖化之說,人類對於未知有許多的臆測,抓到了科學,就彷彿溺水的人找到一塊浮木,信或不信,竟然是科學與政治、人性與科學的思辯了。

(屏東.林莞蓉)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