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118期精彩內容
每年秋末冬初,大山包總展臂歡迎一批批來自北方的嬌客,牠們是全世界十五種鶴類當中,唯一生存於海拔二千五百公尺至五千公尺高原的「黑頸鶴」。位在雲南昭通昭陽區的大山包黑頸鶴保護區,境內的高原濕地環境,為遠自青藏高原南下的黑頸鶴,提供絕佳的避冬棲地。
第118期2008.05 鶴鳴冬原
每年秋末冬初,大山包總展臂歡迎一批批來自北方的嬌客,牠們是全世界十五種鶴類當中,唯一生存於海拔二千五百公尺至五千公尺高原的「黑頸鶴」。位在雲南昭通昭陽區的大山包黑頸鶴保護區,境內的高原濕地環境,為遠自青藏高原南下的黑頸鶴,提供絕佳的避冬棲地。
船身平躺在近四十公尺深的沙質海底,珊瑚覆蓋住原本平滑的船殼,船殼上的樓梯、欄杆等結構,仍然清晰可見。沉落海底的「堡壘號」,已成為魚群的公寓,生動的寧靜,吸引著我們去一探究竟。
在一個「擁有石油便擁有一切」的世代,坐擁茂密雨林又盛產石油與天然氣的汶萊,得天獨厚又富足有餘;福利不輸北歐的小國寡民,在石油用罄的危機與多元經濟的口號聲中,依舊悠然安穩地快樂度日。
夜裡突來的大雪,將大山包妝點成銀色世界,這處位在中國雲南東北、雲貴高原上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唯一高原鶴類──黑頸鶴的重要越冬點。每年冬季,黑頸鶴遠從青藏高原繁殖地到此避冬,直待到初春。
從羅馬、埃及、拜占庭、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到威尼斯人,克里特島歷經不同階段的殖民歷史,呈現出混血夾雜的風貌。希臘神話固然迷人,在傳說之外,克里特島還有許多的線索等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