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微雨中降落金門機場
大甲鎮瀾宮媽祖的分靈神像由此前往碼頭轉搭遊輪
準備循小三通路線,經廈門前往泉州天后宮安奉
這個源自福建海濱湄洲島的海上女神信仰
不僅在海島台灣上發揚光大
其熱潮更回燒因文革而沉寂多時的大陸
撰文/朱致賢(經典雜誌編輯)
一如往常,民國九十三年農曆三月,台灣各地出現了「三月瘋媽祖」的熱潮。過程無非是香客萬頭鑽動,媒體全程追蹤……,不過這年發生了一個特別的事件──大甲鎮瀾宮和白沙屯拱天宮這兩支最富傳統的徒步進香隊伍,首度正面相遇。
白沙屯媽祖赴北港進香的活動超過百年以上,始終遵循較為古樸的儀式;大甲媽祖繞境進香則是台灣現在規模最大的宗教活動,八十八年起並結合文化節的模式舉辦,不斷加入新的活力。兩大進香隊伍從未曾交會過,因此格外令信徒感到興奮。
兩大媽祖破天荒巧遇
白沙屯媽祖進香向來以路線不固定,轎夫「奉媽祖當下的旨意改變前進方向」而聞名。四月二十五日(農曆三月初七),白沙屯媽出巡第二天,從清水進入沙鹿市區之後,鑾駕臨時「示意」暫停。同時間,鎮瀾宮的進香團已經完成赴新港的繞境,正在返回大甲的路上,緩緩走進沙鹿。
進香團都有許多隨行的香客走在神轎前面,雙方的先行香客不斷交會,紛紛意識到「兩大媽祖會面」的可能,期待感隨之升高。終於,大甲媽的陣頭來到白沙屯媽面前,一一行禮致敬。
大甲媽的陣頭非常多:報馬仔、頭燈、繡旗隊、彌勒團、執士隊……相當繁複,光是陣頭致敬就花了半個小時。最後大甲媽鑾轎出現,香客們的情緒跟著沸騰。大甲媽鑾轎以上下震動的方式表示禮敬,白沙屯媽緊接著起駕行三進三退的大禮,然後左右搖動後離去。
無論是巧合還是刻意的安排,這個場面的確是百年難得一見,必使虔誠的信徒終生難忘。細細想來,這個事情有意思在於「媽祖自己遇到自己,跟自己行禮」,讓人不知這是同一位神祇,還是兩個不同的神明相遇。
從這裏,不由得想到台灣媽祖信仰中特殊的「分靈」現象。分靈一般是指小廟或者新建廟宇,到某個靈驗的大廟去求取神像和香火,以增加神明的靈力。分靈不是媽祖信仰所獨有的,觀音菩薩和各府王爺也多有這種儀式,但台灣媽祖信仰,卻因為分靈而形成了像家族譜系般,具有階級高低的樹狀結構。
媽祖廟也爭台灣第一家
這樣的習俗在台灣頗為普遍,並且不只廟宇會請分靈,一般信徒只要擲筊獲得媽祖婆首肯,也可迎請一尊神像回家供奉。通常分靈出去的神明,會在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生日之前擇日回母廟進香,因此每年過了農曆年後,台灣各大媽祖廟前就陸陸續續出現熱鬧的進香隊伍,以及將媽祖像捧個滿懷的信徒們。這類活動持續不斷,在媽祖誕辰當天到達最高潮。
人們相信母廟的媽祖靈力比較強,分靈出去的媽祖必須每年回來刈火,才能保持靈力不衰,並確認兩廟香火的淵源。在信徒心目中,母廟的媽祖不僅是比較「靈感」而已,其地位也比子廟來得高。若按分靈的軌跡追溯,則海內外所有的媽祖都是從福建湄洲島上的「祖廟」層層分靈而來,因此湄洲成為信徒們發願前往的聖地。
光復以後,台灣的各大媽祖廟之間開始有誰才是「開台媽」的爭論,只要是規模較大的媽祖廟,無不在山門上大書「開基媽祖」或「開台媽祖」。
既稱開基,建廟必早,於是翻閱各廟自行編印的宮誌,就會發現台灣有好多號稱創建於明朝天啟年間的廟宇……而其他創建年代顯然較晚,無法參與開基爭論的廟宇,則往往自稱其媽祖是直接從湄洲分靈而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南大天后宮的正殿媽已有三百年以上的歷史,深受信徒景仰。九十三年六月十一日疑因木架蛀蝕攔胸斷裂,民間甚至出現「媽祖粉身救台灣」的風間。(攝影/郭以德)
[Not a valid template]↑ 進香隊伍中,信徒們抱緊懷中的神像,希望得到大廟神明靈力的加持,保佑一家平安。(攝影/蕭耀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