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十四年,共軍攻陷一江山島
大陳列島居民撤退來台
當軍艦駛進基隆港時,甲板上的乘客百感交集
彷彿反映了國民政府痛失江山的遺憾與悔恨
這種「反攻大陸」的鄉愁,於台灣人生活中無處不在
強勢主導了台灣文化發展的走向
時至今日,族群間的扞格與融合仍考驗著台灣人
撰文/林奇伯(經典雜誌資深編輯)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最後帶著一百多萬軍民播遷來台,準備生聚教訓,「反攻大陸」。然而這一待,悠悠數十載過去,來自三十六省的「大陸同胞」,成為「新台灣人」的一員,生根南方島嶼。
這一波台灣現代史上最龐大的政治移民潮,帶來了族群融合的扞格與陣痛,省籍之間的恩怨情仇,至今仍如幽靈般緊縛台灣社會,徘徊不去。但多元文化的碰撞與合作,卻也造就了台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奇蹟」,讓這個島嶼充滿了生命力,成就舉世皆知。
從逃難到生根
台灣社會中,最能夠代表三十八年大陸移民的,莫過於遍布全台的眷村。近年由於都市發展需求與榮民老去、凋零,眷村已漸次拆除,退入台灣人的記憶中。
民國八十三年,台南市北區新闢的林森路三段將擁有四十多年歷史的自強新村橫切成兩半,五十九戶的住屋只剩三分之二未被拆除。劉魏範女士家原先位於寧靜小巷內,但現在一開門卻是吵雜的大馬路,深居眷村五十年後,彷彿不得不面對今日台灣的眾聲喧嘩。
十九歲隨先生來台,在這裏住了五十幾年,劉魏範仍清楚記得當年逃難的情景。
「那時我剛生頭胎,月子還沒做完就趕著上船。軍艦航行十多天,大人沒東西吃,沒奶水,只能吐口水餵嬰兒。」她說,十幾天下來,原以為女兒要餓死了,還好在台中上岸後,變賣母親給的金飾,換得一罐奶粉,才將女兒救活。
除了姊姊同行外,劉魏範的家人全都留在青島老家,此後未能再見一面。
大時代裏微小個人的悲哀,數十年後回頭看,說者冷靜,聽者卻猶能體會其中的無奈。
國民政府來台後,初期的構想是以台灣為基地,伺機反攻大陸。
民國三十八年金門古寧頭大捷,讓軍隊有稍事喘息的機會,隨即政府頒布「懲治叛亂條例」,宣布戒嚴。
新舊移民各自的迢迢歸鄉路
民國三十九年,蔣介石「復行視事」,一手掌握政軍大權。同年韓戰爆發,美國重新援助台灣,並派出海軍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反攻似乎有望。然而事與願違,在美蘇對立的大架構下,東亞成為兩大國際勢力競逐的場域,韓國最終以北緯三十八度為界,分割為南北韓,國民政府則失去一鼓作氣重取大陸的機會,兩岸對立的態勢也從此底定。
「回家」是當時大陸移民的渴望,但時間拖得越長,回家的機會也就越渺茫。相對於新移民異鄉為家的鬱結,「本省人」卻在國民黨政權的壓抑下,反向興起對「本土意識」的鄉愁,接下來幾十年的台灣史,也就是新舊移民不同文化相互消長、反覆辯證的過程。
以政治理解省籍族群勢力的消長,難免有流於過度簡化的危險,但這一路走來,卻也確實能從民主的演進中,看到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