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台灣】 追尋古早台中人 城市考古的願景與挑戰

撰文/陳歆怡(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楊子磊(經典雜誌攝影)

○一五年的母親節前夕,台中市長為一位「全台灣最老」的母親獻上禮讚:這名母親用左手拖住並低頭俯視懷裡的嬰兒,雖然她不會說話,姿勢也凝結了四千年以上,慈愛的模樣仍然穿越時空感動了現代人。

這是出自台中市西屯區安和自辦市地重劃區內的一具墓葬人骨,透過考古學的分析,可知這位母親生年僅二十多歲,可能因為傳染病與嬰兒雙雙死亡,而被妥善埋葬。在這處位於安和路及朝馬路交叉口附近的三三一地號內,除了出土四十八具人骨,還發現多件接近完整的陶器如連杯、豆型器、高圈足盤等,北側並有完整的石列建築結構,碳十四測年為距今約五六四○年至三九八○年之間,把台中歷史往前推進,震撼考古界。

安和媽媽改寫中部史前史

主持安和路三三一地號搶救發掘及文物整理計畫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說,大坌坑時期正是古代南島族群自台灣向外擴散的關鍵期,然而,過去考古學對中部地區大坌坑文化的存在一直沒有確切的證據,如今安和路遺址的遺物與年代顯示其正處於這個時期,可以提供更多關於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在中部發展的資料,這批墓葬人骨也將進一步進行體質人類學與生物學研究,希望能對台灣史前史及南島研究做出貢獻。

安和路遺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二○一五年九月,遺址經台中市文化局審議通過並公告為台中市第七處「市定遺址」,推估遺址的分布範圍為台灣大道、安和路與朝馬路交會處的大肚台地東側緩坡上,因此遺址「列冊」範圍幾乎涵蓋整個安和自辦重劃區,面積約七萬平方公尺;未來此區域內有任何開發行為,依法必須由業主自費委託考古專家進行試掘,並將結果報主管機關文化局審議評估,如有豐富遺物則可能採搶救發掘,否則採施工監看。

弔詭的是,市府文化局對安和路遺址的「指定」範圍(「指定」比「列冊」的等級更高,依法受到更高的保護),並非發掘到墓葬群的三三一地號,而是鄰近的一塊未經考古試掘的公園用地。

一位中央文資主管,嘗試解釋指定範圍的「狸貓換太子」:「安和自辦重劃區早在數年前已完成重劃並分配給地主,若指定在私人建地,必須調度更多行政資源積極處置,甚至得花錢徵收,因此權宜之計,是象徵性地指定在公有地上。」

如今的三三一地號現場早已蓋起豪宅,見不到任何遺址告示牌,售屋人員也避談考古發掘。「一般建商對於基地上存在考古遺物都覺得很倒楣,因為增加不確定性與時間成本,更怕被說『地下埋了死人骨頭』,影響銷售。」屈慧麗點出。而建商的反彈也多少影響市政府,選擇在搶救發掘期間保持低調,直到搶救結束才昭告大眾。

台中市的前世今生

考古遺址不會主動發聲,卻是脆弱稀少、一旦破壞就無法再生的文化資產。近年許多位於都會區的史前遺址,因土地開發及工程建設的催逼而備受威脅,安和路遺址只是縮影。要問的是:搶救考古是維護遺址的唯一手段嗎?城市考古難道不能融入都市規畫藍圖,與都市發展共存共榮?台中作為全台灣成長腳步最快的城市,在保存政策上能提供什麼借鏡?

二○一○年合併升格為直轄市的台中市,人口、商業及行政機能集中在台中盆地內,由於氣候溫和,腹地廣大,位處全島交通動脈,加上近年推動許多重大建設,都市機能完善,使得台中在全台宜居城市調查中名列前茅。

如果時間倒流三、四千年,台中市一樣適合人居住嗎?又有哪些人群在此落腳過?

從自然環境來看,台中盆地是因數萬年前車籠埔斷層及彰化斷層劇烈活動,斷層下盤相對陷落而形成,盆地經大小溪流攜帶的泥沙淤積而形成平原,縱橫密布的河川也為農業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加上西側台地作為抵擋風災的天然屏障,「台中自古就是適合人居的好地方!」長年從事城市考古的屈慧麗說。

從過去累積的考古研究已知,台中市早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頻繁的人類活動,此後在史前文化發展上自成一脈,從古至今包括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番仔園文化。從遺址的空間分布,還可發現史前人類共通的區位選擇:包括位於七期重劃區的惠來遺址、西屯區十二期重劃區的西大墩遺址、南屯區十三期重劃區的麻糍埔遺址,以及安和自辦重劃區的安和路遺址,都分布在大肚台地東麓的筏子溪流域範圍兩側(除安和路遺址,其餘都位在筏子溪的東側),「這條河可說是史前台中人的血脈,稱為筏子溪流域文明也不為過,推測從七期綿延到十三期的廣大土地下,都可能埋藏著豐富史前遺址。」屈慧麗說。

台中市區內史前遺址的發現,在千禧年後才有飛速進展,與台中城市由東向西的開發腳步有關,一切的開端,得追溯到二○○二年惠來遺址的發現。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科博館在台中安和重劃區三三一地號發掘出豐富考古遺物。(圖片/科博館)
[Not a valid template]↑ 局部現地保存的惠來遺址,當年科博館在此基地發掘出二十四具一千多年前的人骨,如今遺址公園內設置探坑及出土遺物皆為模型,希望營造身歷其境的感受。(圖片/惠來遺址保護協會)
[Not a valid template]↑ 文化部主辦的遺址監管培訓課程,由專家帶領走訪台北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了解史前遺址從發掘、研究到保存、展示的過程,從中建立監管遺址的信念與能力。
[Not a valid template]↑ 惠來遺址保護協會的志工們,持續舉辦台中遺址巡禮活動。(圖片/惠來遺址保護協會)
[Not a valid template]↑ 惠來遺址公園是台中都會區的史前文化綠洲,也是保存運動的指標。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