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台灣】再探南島語族考古 從台灣出航

▲ 繪圖/王琮澤

撰文/陳歆怡(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一七年六月十七日,夏威夷歐胡島的碼頭,數千民眾熱烈歡迎環球一周的獨木舟「歡樂之星號」(Hokule’a)歸返。過去三年多來,這艘雙體獨木舟在沒有現代航海儀器下,憑藉著祖先的古老智慧,以星象、洋流、風向、海鳥導航,並以風力和太陽能為動力,完成環球一周、航行七萬四千公里的壯舉,沿途停靠二十六個國家,以傳達關懷地球的訊息。主辦單位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自一九七五年起致力復興海洋文化,類似航行在玻里尼西亞地區已成為儀式。

台灣與玻里尼西亞(包括紐西蘭、夏威夷及復活節島所圍成的三角形區域)看似遙遠,無歷史文化淵源,然而,從語言學的觀點,最早踏上玻里尼西亞的人群,所說的語言和台灣原住民使用的語言,同屬「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台灣則被視為南島語族的發源地。

考古學家更推論,四千年前,一群說著南島語的人群從台灣出航,他們將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傳入菲律賓,之後的一千年間,可能是這群人的後代,擴散到馬來西亞、印尼諸島,繼而抵達俾斯麥群島,再往東擴張;距今一千年前,人群進一步擴散到此前從未有人居住過的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東部及密克羅尼西亞等統稱為遠太平洋的地區。

以上快轉的圖像,是我們多少聽聞的,以「台灣原鄉論」(Out of Taiwan)為基礎的南島語族擴散模式假說。因為速度真的很快,又被暱稱為「開往波里尼西亞的台灣特快車理論」(The Express Train from Taiwan to Polynesia)。

再訪南島語族原鄉論

南島語是世界上種類最多(至少一千兩百種)、使用人口最龐大(約三億八千萬人)的語言,分布範圍包括台灣、島嶼東南亞、以及大洋洲地區(不包括澳大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內陸),並延伸到東南亞大陸的越南南部、甚至鄰近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

想像一下,你乘坐在一艘從東南亞航向太平洋的古代獨木舟,風帆鼓脹,你的家人正在叫醒昏昏欲睡的你,因為從海浪的擺動、海鳥的飛行方向、雲層的顏色,判斷即將接近新島嶼,你最愛的獵犬,正與竹簍裡的雞群吵得不亦樂乎,你的媽媽今天第五度從綁在腰上的貝殼容器摸出一顆檳榔來嚼,百無聊賴中,你打開獨木舟的儲藏櫃,清點一下裡頭擺放的物品,包括在家鄉已經製作好的陶器、石具、貝器,還有構樹的樹苗、麵包樹的種子,驅趕一隻正在偷吃芋頭的老鼠……

對於古代南島語族人群,究竟如何從島嶼東南亞出發、向遠洋擴散,過程中如何與各島嶼的原住民互動、如何利用環境資源,一直是考古學、語言學、生物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等領域學者嘗試解謎的課題。

考古學推論中,較被台灣社會所知的,是以澳洲國立大學考古學者彼得.貝爾伍德(Peter Bellwood)為首提出的「台灣原鄉論」,該理論借用了美國夏威夷大學的語言學者白樂思(Robert Blust)於一九八○年代提出的概念,即南島語在台灣呈現了極度多元化的樣貌,認為南島語族的分歧演化應該在台灣發生;考古學者進一步論證南島語族在語言、體質、文化上有相當的關聯性,認為台灣正是南島語族人群及文化的起源地。

另一派與之抗衡的是「東南亞原鄉論」,認為南島語族的原鄉是在菲律賓南部和印尼北部之間,理由是:這地區長久以來都是透過密集的航海彼此交流,是東南亞往巴布亞新幾內亞主島遷徙所必經之地,且此地區人口數量也遠較台灣原住民為多。

澳洲國立大學考古學與自然史研究所研究員洪曉純,長期與貝爾伍德合作,近十年她在台灣、菲律賓及密克羅尼西亞的馬里亞納群島從事考古研究,並匯合近十五年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如古植物研究與古代人骨基因分析,認為台灣原鄉論雖有修正,但在國際間,仍被多數考古學者所青睞。她指出,南島語族考古要問的其實是:從島嶼東南亞到太平洋,如何從舊石器時代轉變到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文化或是新來的人群,又如何擴張?這正是考古學的核心議題之一,即「我們的祖先從哪裡來?」

以台灣大坌坑文化為開端

主張「台灣原鄉論」的考古學者認為,南島語族的前身應起源於現今中國大陸的東南沿海地區,這些人群在體質上屬於蒙古人種,約莫在距今六千年前來到台灣,帶來了陶器製作技術,發展出獨特的大坌坑文化,並形成南島語,隨後在距今四千八百年至四千兩百年前,可能有另一波移民帶來穀類種植技術,憑藉強勢的文化,取代了從舊石器時代起就居住在台灣的另一支澳美人種(證據是去年所檢測的小馬龍洞遺址出土的六千年前人骨),並因人口擴張產生向外遷徙的動力。

由於台灣大坌坑文化遺址相當少,且年代測定有限,考古學者對其理解很少。還好近年透過南科的南關里及南關里東遺址,得以稍微描繪出大坌坑文化晚期的生活圖像:這群人生活在濱海潟湖旁的沙丘,廣泛利用海洋資源,會用石斧伐木或搬拾漂流木以興建干欄式家屋,食物來源包括漁撈、狩獵、採集,也可能懂得栽培稻米及小米的農耕技術,會製作樹皮布,用紡輪紡織,有拔牙及馘首行為。

然而,考古學家又是憑什麼推論南島語族的形成與大坌坑文化息息相關,且從台向菲律賓乃至島嶼東南亞擴散?

洪曉純指出,目前考古資料顯示,台灣是島嶼東南亞地區中,最早出現新石器時代物質文化(如製陶技術、磨製石器、農耕技術)的地區,年代遠早於菲律賓北部遺址的四千兩百年至四千年前,也早於印尼蘇拉威西遺址的三千八百年至三千七百年前,「重要的是,在菲律賓及蘇拉威西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都發現到與台灣的器形、風格極為相似的素面紅陶、石器及玉器。」

台灣稻米栽培的起源亦成為南島語族擴散論的佐證。二○一四年起,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李作婷,與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吳意琳、助理研究員李坤修、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匡悌共同合作,採集與分析東部潮來橋遺址及富山遺址繩紋陶文化層的土壤,首次發現東部四千年前的栽培稻矽酸體,且其品種很可能包含了秈稻,跟西部出土的梗稻遺留不同,更由於兩遺址皆出土不少和穀物收穫相關的石刀,顯示東部在四千年前就出現與西部不同的稻作文化,成果發表在二○一六年的《南島學報》期刊。唯對於栽培稻的理解有待更多研究。洪曉純等則於二○一七年發表論文,運用「植硅石」分析法,確認四千年前潮來橋遺址出現馴化過的稻米。她並指出,考古學者近年在菲律賓北部三千五百年前的遺址也發現馴化稻米,顯示稻作文化有可能是從台灣東部傳至菲律賓。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點擊圖片放大
↑ 點擊圖片放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今年六月,一艘仿玻里尼西亞傳統雙體船的「歡樂之星號」,完成環球壯舉,以向太平洋祖先致敬。船員學習以星象、洋流、風向、海鳥導航。(圖片/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
[Not a valid template]↑ 地形平坦無坡的東加塔普島,傳統作物以芋頭、薯蕷等根莖類為主。(攝影/賴麗貞)
[Not a valid template]↑ 當代南島族群文化多樣。台東土坂部落魯凱族人在祖靈屋中進行祭儀。(攝影/劉子正)
[Not a valid template]↑ 為傳達生態保育的觀念與海洋知識,玻里尼西亞協會的「歡樂之星號」每次靠岸,都會與當地社區交流。(圖片/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