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同弘(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圖片/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桃園台地群北起新北林口,南抵新竹鳳山溪,東以大漢溪與雪山山脈為鄰,西至桃園、新竹間海岸。其中包括桃園、中壢、平鎮、伯公崗及湖口等台地,皆由古石門溪沖積而成。晚近的定年研究顯示,距今約五、六萬年前,淡水河襲奪古石門溪,形成今日大漢溪。這也導致沖積扇面原有溪流成了流短、流量小的「無能河」;故台地溪流雖多,卻無法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
在沖積扇的礫石堆積層上,覆有一層紅土,紅土質密,地面水不易滲透,十八世紀中葉的漢人移墾者遂利用此土壤特性,配合台地緩降地勢開挖埤塘,貯蓄雨水、逕流,再下接灌溉田園。農家繁衍生息,代代辛勞積累,至二十世紀初,台地上大小埤塘已超過萬口。埤塘易受雨量變異影響,仍非穩定的灌溉用水保證,一九一三年,桃園發生大旱,傳統埤圳再無法承載殖民統治下的農業增產壓力。
一九一六年,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與狩野三郎等設計的桃園大圳動土,一九二四年完工,翌年五月通水。大圳引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溪水,通過幹線與十二條支線串連原有埤圳系統,灌溉台地上兩萬多甲農地,台地原本以茶樹及旱稻為主的作物結構亦隨之改變,一百公尺等高線以下成為水稻栽培區。
大圳帶來的水旱變化,於桃園街、大園庄、觀音庄、新屋庄等地最為顯著,但比如中壢台地地勢較高的東半部,仍非大圳可以澤被之地。另一方面,桃園台地群雖缺乏地下水資源,但在台地地形階面相接處會有泉水湧出,早期沿此中壢台地崖下即有水利開發。在戰時美軍軍機鏡頭下,從今日八德與中壢交界的崁頂路至霄裡池,再到大溪馮媽崎一線,就呈現出這水田與旱地的黑白分明景象。地名裡的「崁頂」與「崎」,也反映了階面相接處的地勢變化。
桃園大圳竣工後,八田與一繼續研究在石門峽谷建壩蓄水的可行性,並於一九二九年發表「昭和水利事業計畫」,開始對大漢溪進行水文調查和地質探勘,但因興建技術門檻高且遭逢戰事,昭和計畫終究未付諸執行。一九五三年,桃園乾旱,隔年經濟部成立石門水庫設計委員會,在美援挹注下,水庫於五六年開始興建;六四年竣工時,同時建構了石門大圳,灌區達龍潭、中壢、平鎮、楊梅、湖口等地。自此,台地上兩百公尺等高線下均可種植水稻。桃園與石門大圳迎來了桃園台地群的農業盛世,但這兩大水利系統相繼完成並發揮功能後,埤塘也漸失原始灌溉功能,數量一路下滑。
航空城大夢
利用戰時航拍可比對戰後的埤塘變遷:桃園市區的大型埤塘,在都市擴張的過程中被填平,成為政府機關、學校以及集合住宅用地。湖口鳳山崎則因新竹工業區進駐,漫長的農業發展在區劃中被一筆抹平。即便土地利用形式不變,石門大圳完工後的農地與水路重劃,過程中大小埤塘亦隨之整併。
最大的變化發生在大園。昔日閩人稱旱田為園,該地舊名「大坵園」即反映了最初的漠漠景象。先民一鋤一簍挖掘埤塘、開築水利,大圳再讓大園庄水田增加兩千甲。但先是一九四四年,日軍在此興建飛行場,是為大園航空發展濫觴。而後是一九七一年,民航機場用地底定,土地徵收開辦,為安置機場預定地原有住民而建的桃園陽明社區,正坐落在桃園大圳最大的「辨天池」上。
此際,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開發及都市計畫,「桃園航空城」正全面改造大園農業地景與人地關係。這塊土地上超過兩百五十年的埤塘地景演化,或許就將在我們這代人面前,成過眼雲煙。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大園航空地景】
一九四四年,日軍始築桃園飛行場,冷戰時期軍機場大幅擴建,跑道維持相同方位。民航機場則於一九七四年動工,五年後中正國際機場啟用,二○○六年更名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航空城計畫將徵收三千多公頃農地,此間埤塘恐將消逝;桃園基地則納入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保存重要軍事文資。
[Not a valid template]↑ 攝於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七日,以石門為頂點開展出的古沖積扇。在地形階面相接處,因灌溉水源落差,呈現黑白分明的水旱田分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