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同弘(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圖片/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台灣農工產品出口成長、鐵路貨運量激增,但行經苗栗、豐原間的鐵路因路線陡峻,無法增加班次,一九一八年中漸生嚴重滯貨問題,總督府規畫以中部鐵道複線疏運。隔年八月,海岸線鐵道動工,二二年十月全線開通。從竹南到彰化,這條長九十點二公里的海線鐵路成為台灣運輸的主動脈,繁榮大甲、清水、沙鹿市街;一直要到一九九八年,台鐵完成西部幹線全面雙線化,新山線才復成為西部鐵路主要路線。
近百年前的鐵道工程遭遇到不少難題,白沙屯以北路段本多沙地或海埔地,據當時《台灣日日新報》報導:「冬季朔風猛烈,飛沙堆積路面,或線路之土飛散;夏季霖雨乏時,路面崩壞,一遭洪水,則路線決潰。」欲保護路面,施工單位煞費苦心。而在近海口處,因波浪頗高,白沙屯隧道南口連續明捲隧道因此延長,後龍溪左岸護岸工程,基礎深鑿至六公尺。而在大甲溪、大安溪的聯合沖積扇上,橋梁工程與土木局的護岸工事必須相並施行,大安溪北岸的火炎山長堤與兩溪鐵路橋前的護堤,皆於同年完工。
今日,我們行過大安溪橋時應會疑惑,為何日南在大安溪的北岸,但卻並非劃入苗栗苑裡治下,而包括日南、西歧、銅安等里在內的溪北地區,俱是屬台中大甲地界。日治初期調製的台灣堡圖上,清楚描繪原大安溪、大甲溪沖積扇面上,河汊分流的舊貌。移墾時代的海翁窟(大安)港或五汊(梧棲)港,皆是位於兩溪下游支流的河港,後因淤積而沒落。即是因著河川的搬運與堆積作用,下游河水左右漫流、河道不時變動,而早期聚落多位居河漫灘上地勢較高處。日治初期的大安溪主河道,實為今中苗交界之北的房裡溪,火炎山堤防的完成,將房裡溪原有水流往南壓束;而後,日治中期至戰後初期,下游堤防漸次完備,大安溪才固定為今日所見,所謂「溪北地區」僅是水泥堤防時代的人們才有的地理認知。
從移墾時代往來交通的河汊港口,面對無常水患而形成的水官祭祀,到二十世紀初對此激變溪水的現代治理,並以縱貫鐵公路連結台灣南北;河川功能逐漸轉變,舊日汊流成為灌溉排水溝渠。在一九四四年的傾斜航拍中,前年大水中崩潰的火炎山堤尚未修復,六股、九張犁、日南農地上仍可見大面氾濫痕跡,我們可以據此想像大安沖積扇上原有的開闊網狀流路景觀。
新庄子的消失
堤防的興築創造了安全的農業基地,但水道的壓束卻也致使村莊的消亡。火炎山堤築成後,在今大安溪河道上的新庄子與雙寮社之一部,反面臨更大的洪水威脅,三百一十四戶居民被迫放棄家園,部分即遷往北岸的西勢(建興)與南岸的田心子。二○年代後期,復築成大甲溪南岸的三十甲堤與田心子堤,戰後再延伸北岸六張犁堤與雙寮堤,大安溪河道自此才完全固定。
而在田心子人的記憶中,戰後仍然看得到溪中新庄子的農地,其上多種植甘蔗與花生,島上雖無人居住,但仍存有一舊日土地公廟。一九五九年美空軍的西海岸飛行,亦拍攝下新庄子故地,彼時雙寮堤防已經建成;而一直要到六三年的葛樂禮颱風,無人的新庄子才受到最終打擊。那場大水也衝垮大安溪南岸的社尾堤防,肆虐大甲溪埔與頂大安。五九年航照中,我們仍可見沖積扇原始紋理,農田與灌概水路俱沿昔日汊流發展;而七四年航拍時,從大甲溪埔到大安海墘已是重劃後的方整農田,新庄子的人事景物則早已消失於洪流中。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大甲溪沖積扇】
大甲溪原流向台中盆地,在豐原形成古沖積扇,而後地盤隆起,大肚台地西側出現海岸平原,后里台地與大肚台地間亦被切割,大甲溪改向西流,於海岸平原形成今日新沖積扇。沖積扇頂約在圖面右方、鐵路橋東側,半圓徑約八公里,扇邊直接海岸。海線鐵路通車時,原只有鐵路橋前六塊厝與客庄小段護岸,但於一九三六年前,堤防已延伸至下游兩岸。比對四七年航拍與今日衛星影像,可見戰後海堤的興築,四七年航拍還攝下大水沖過北岸六塊厝堤防,氾濫南埔溪兩側農地。七三年航拍中,南岸可見越戰期間的美軍油槽,彼時美軍油輪停泊於高美外海,透過油管及加壓站將航空燃料往清泉崗輸送,供應轟炸機使用。河口地區因海水與河水的推阻,泥沙淤積,逐漸形成平坦且富有機質的泥灘地。高美溼地植物種類超過三百種,其中包括瀕臨絕種的大安水簑衣及雲林莞草。
【從新高港到台中港】
清水平原位處大甲溪至烏溪間,主要聚落與海線鐵路皆鄰大肚台地坡腳。原大甲溪支流牛罵溪出海口的梧棲,曾為中部要港,後因淤塞而為烏溪口塗葛崛取代。一九一二年七月,烏溪大水,河道北移,昔日塗葛堀今僅存水裡港一部,其餘地界則成河床或劃入溪南。為配合南進國策,總督府於三八年發布梧棲築港計畫,隔年定名新高並正式動工。四一年啟動新高港工業都市建設,擬合併大甲郡下清水街、梧棲街、沙鹿街與龍井庄為新高市,計畫修築高速公路連絡台中,開發大甲溪水力供新高工業用電;預期完工後,南洋諸地的鐵、鋁、橡膠,都將在此起卸、精鍊,支援日本國防。
但隨著戰局失利,築港工程中斷,港市成為泡影,今日我們反而是藉美軍航照地圖,還原轟炸前的新高港工程樣貌。戰後港口復又淤塞,直到七○年代的十大建設,台中港的宏圖才終於實現。今港區南端為始建於八六年的台中火力發電廠,是目前世界最大燃煤電廠,左側可見成排生煤儲存場,未來將改室內儲放。而無論當前「紫爆」空汙危機或長遠綠能發展,此位址皆為永續台灣必先克服的難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