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分和合】南海之端的交響 馬來西亞聯邦成立五十年(下)

撰文/黃子珊(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上或許再難以找到,相隔如此遙遠的國境。

從機艙俯瞰,湛藍的海平面,古老的南海平如明鏡。海的一端是馬來西亞半島,另一端,是沙巴和砂拉越。一國兩岸,隔著整整八百公里。

歷史仍未遠去。不過半世紀前,這片蘊藏著豐富石油、天然氣和多元物種的大海,曾經在海的兩端掀起一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繼而把兩地連為一家;卻也是因著同一片海洋,這一家人,彷佛總是隔著一道隱形的牆。

「現在大家的了解加深很多了!以前啊,東馬人若要娶西馬人,是要鬧家庭革命的!」說起荒唐的陳年舊事,東馬人不禁莞爾。時至今日,縱然來往互動頻密,兩地一家親的聯姻也異常熱絡,但不管嫁娶、居留或工作,西馬人進出東馬,仍需申請相關證件,只因東馬的移民和出入境事務,乃由州政府掌管。二○○六年以前,西馬人甚至必須拿出護照,方能通關。

從麻六甲嫁到古晉的艾莎,持有限用於東馬的特別護照(類似僑胞證)。移居三年,艾莎發現這裡的生活品質比西馬優:「空氣好,又不堵車!」唯一不習慣的是:「食物不夠辣,購物商場裡的東西也不是最新潮的。」艾莎的兩名孩子,雖同為大馬公民,卻有不同的身分:「大的在吉隆坡出生,不能享有砂拉越人權益,比如買地,所以後來我決定讓小的在古晉出生。」

居留和工作證須定期更新,除非申請成為永久居民。從西馬嫁來古晉十年的諾麗占,嫌申請程序太過繁瑣,一直沒有行動:「就像要申請外國的居留權一樣!」她給了我一個不以為然的表情:「我不懂,為什麼我要在自己的國家申請永久居留權?」

合併之初,沙巴和砂拉越的人口和競爭力都遠低於西馬,為了保護東馬人的權益,雙方同意限制西馬人入境逗留。

「至今西馬律師不能在東馬執業。」致力於砂拉越人權事務的律師巴魯比安表示:「但我不認為東馬人競爭力低,我們缺乏的是教育、交通、基礎建設等資源。馬來西亞成立至今,砂拉越很多地方一條公路都沒有增加過!」

這些年來,東馬並非全無建設,只是與西馬仍相距甚遠,對於這樣的「一國兩制」,巴魯比安實在難以釋懷,「有時候我會想,砂拉越大可走自己的路。」他兒子佐素瓦則持不同看法:「只要糾正不公平待遇,砂拉越還是合體比較好。」新世代對馬來西亞的整體意識,顯然比父執輩強烈。

馬來西亞聯邦成立以後,在風雨飄搖中渡過種種內部和外交危機,終於在八○年代安頓下來,大刀闊斧改善經濟。也是這個時候,嶄新亮麗的吉隆坡國際機場、一度躍為全球最高峰的國油雙塔、從南到北連接起西馬交通的高速大道……,漸漸讓這個年輕國度,開始在世界舞台嶄露頭角。爾後,東西馬的經濟差距,亦開始漸行漸遠——西馬逐漸轉向多元經濟,東馬則繼續仰賴原物料輸出。

天然資源詛咒?

每一天,從地底汩汩而出的石油、天然氣,還有從地面上長出來的樹木、油棕和橡膠,源源不絕地出口到世界各地,餵養著馬來西亞經濟。如今,油棕樹儼然成為新一代搖錢樹,在原物料出口名單上,一直名列前茅。

「油棕可以製成很多產品,包括食油、巧克力、肥皂、蠟燭等。」參觀沙巴的油棕提煉廠,工廠經理哥巴拉耐心講解油棕果繁瑣的提煉過程:「每一顆果實從頭到尾都能加工使用,即使到最後燒成灰燼,也還可以拿來當肥料。」目前,馬來西亞是繼印尼以後,全球第二大油棕出口國,「而全馬百分之七十的油棕種植園區,都在東馬。」

弔詭的是,七○年代還是全國富裕州屬之一的沙巴,在二○○九年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卻成了最貧窮州屬。資料顯示,全國的貧窮人口,有百分之四十來自沙巴。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天然資源詛咒』吧!」反對黨國會議員劉鎮東,分析大馬政治結構:「在聯邦體制下,地方本應享有較多的自主權,但馬來西亞卻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長期以來,聯邦政府的思考模式一直以吉隆坡為中心,資源運用都集中在那裡。」
馬來西亞成立以來,由國陣主導的聯邦政府一黨獨大至今,以致民主進程和國家建設踟躕不前,也為東西馬起起落落的關係,埋下許多伏筆。其中,產油州僅分得百分之五的石油稅,以及沿海運輸政策(Cabotage Policy),就一直引人詬病。

此海運政策規定,國外貨櫃船不能停靠東馬港口。自此,不管是台灣的零食或日本的3C產品、汽車,都「過門而不入」,先繞到西馬港口,再搭上國內運輸船隻,千里迢迢折返回東馬。東馬製造業又不發達,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得仰賴西馬「進口」,久而久之,東馬人陷入「窮人吃貴米」的窘境。對照兩岸政經關係,劉鎮東甚至將之形容為「一種『再殖民』關係。」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來自麻六甲的艾莎嫁到古晉,須申請准證才能工作與居留。為保護東馬人權益,對西馬人入境予以設限。
[Not a valid template]↑ 詩巫拉讓江邊,工人檢查即將運送到船上的木頭。伐木是砂拉越生態環境破壞的濫觴,境內如今僅剩百分之五的森林。
[Not a valid template]↑ 沙巴油棕產量占全國七成,工人正收割油棕果。 (攝影/安培得)
[Not a valid template]↑ 從事蠟染三十五年的魯比,為馬來傳統蠟染服飾巴迪(batik)上色。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沙巴東海岸,一家巴瑤族擠在破舊不堪的小船上。巴瑤族以船為家,世代出生在船上,因而無法獲得大馬身分證,生活貧困。
[Not a valid template]↑ 沙巴亞庇的加雅島上,菲裔少年無憂無慮地玩著皮球。外來移民已逼近沙巴在地人口,為沙巴和菲律賓擾攘多時的主權爭議再添變數。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