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分和合】撕裂與修復 前南斯拉夫分裂之一波士尼亞篇

撰文/張子午(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張雍(經典雜誌特約攝影)

穿越粗糲山脈與險峻深谷,墨綠色的河水蜿蜒過波士尼亞與塞爾維亞的邊界,看似平靜的德里納(Drina)河,實則在歷史的浪潮中波濤洶湧。

夾在鄂圖曼土耳其與奧匈帝國勢力的交界,自古以來周邊的人們就在不同的統治、動亂、鎮壓、天災之中求生存,信仰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與跟隨土耳其統治者的穆斯林,已比鄰生活在河旁的城鎮維舍格勒(Visegrad)好幾個世代。儘管偶有爭吵對立,但真實的生活就像橫跨兩岸的橋,彼此的關係已緊密聯結在一起,成為生命共同體。

由鄂圖曼土耳其最偉大的建築師米馬爾.希南(Mimar Sinan)設計,一五七七年建成的橋,見證了血腥戰亂、月光下的兒女情長、黃昏下村民閒嗑瓜子漫步徜徉、不同族群攜手對抗大洪水⋯⋯,歷盡風霜的古橋至今屹立不搖,十孔拱圈優雅的弧線緩緩伸展,堅實而沉靜、簡練而深邃,如永恆般融入周遭的自然地景。

這一切,都由前南斯拉夫最偉大作家,一九六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c)寫在史詩巨作《德里納河上的橋》。歷史隨著時間的沖刷流進河裡了,但百年古橋還在,安德里奇的文字還在,永恆地刻畫下維舍格勒這座小鎮的命運——它是巴爾幹地區四百多年來的縮影。

來不及寫進的事

但仍有些事並沒有隨河水流逝,也來不及被寫進諾貝爾文學的大作。

「今天是戰爭罪行的開端。」來自波士尼亞首都塞拉耶佛(Sarajevo)的記者阿米爾說。每年的五月二十五號,是紀念「維舍格勒大屠殺」的日子,今年已邁入第二十一週年。

低調簡約的橋身中央,凸起的兩層樓高石碑,曾是土耳其統治者張貼詔書之處,現在底下聚滿了黑壓壓的人群,有西裝筆挺的官員、著長袍戴帽的伊斯蘭教士,以及年長婦女一張張悲戚的面孔。教士作完祝禱儀式,音樂與歌聲響起,包著頭巾的婦女們一個接一個開始哭泣、拭淚。

前南斯拉夫內戰期間,波士尼亞東部的穆斯林遭到塞爾維亞政府軍(彼時仍叫南斯拉夫人民軍,簡稱JNA)與民兵殘酷屠殺。一九九二年在維舍格勒,就發生內戰初期最殘酷的大屠殺之一。

波士尼亞東部的穆斯林與塞爾維亞人已混居了幾百年,他們萬萬想不到塞族鄰居匆匆搬走後,手握最先進武器的軍隊與民兵這麼快就大舉進入(前南斯拉夫的軍火幾乎都在塞爾維亞生產製造),要把他們「清洗」掉,以建立一個純粹塞族的土地,恢復失落已久的榮耀。

因為戰爭初期聯合國採取武器禁運,波士尼亞軍隊幾乎遠遠不是塞爾維亞部隊的對手,更遑論這些鄉村地區的農夫村婦,完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他們被驅趕、轟炸、槍擊、刀砍,被一個一個像動物一般,帶到德里納河上的橋上,不分男女老幼,以最原始的方式割喉、丟入水中,三千人死亡或失蹤。鄰近一處歷史悠久溫泉區的著名飯店,則成為惡名昭彰的「強暴集中營」,穆斯林婦女被帶到這裡,任由塞爾維亞軍人日夜凌虐,連懷有身孕都無法倖免。

二十一年過去,維舍格勒這座曾經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人們居住在一起的城鎮,已成為幾乎純粹塞爾維亞族的領地。不只失去親人也失去了家園,穆斯林只能在這一天來到橋上,紀念他們痛苦死去的至親。紀念活動的最後,人們將三千朵玫瑰拋入河中,豔紅的玫瑰在湍急的水中轉眼就消失不見,至今仍有八百人無法辨認身分。

不知是有意還是碰巧,橋旁邊的飯店正在舉行吵雜熱鬧的婚禮,一輛輛親友的轎車大鳴喇叭遊街,典型的巴爾幹歡慶方式,車窗升起大大的塞爾維亞國旗,神氣地隨風飄盪。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波士尼亞小檔案】

  • 獨立狀況:內戰各方於1995年簽署《岱頓協定》,波士尼亞成為兩個聯邦組成的單一國家,穆斯林與克羅埃西亞族組成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占有51%領土,其餘49%領土屬於塞爾維亞人治理的塞族共和國。2000年又於布爾奇科(Brcko)設立特區,具有等同於其他兩個政治實體的相同權力,至此波士尼亞共有兩個共和國、三個政治實體。
  • 面積:51,197平方公里
  • 首都:塞拉耶佛
  • 人口與種族:384萬人,內戰結束後因不同政治實體的隔閡,一直未進行全面性統計,最新數據為2000年的紀錄,波士尼亞穆斯林約占總人口48%,塞爾維亞人占37%,克羅埃西亞人占14%。
  • 宗教:約與三種不同族裔的人口比例相當,45%信仰伊斯蘭教,36%信仰東正教,15%信仰天主教。
  • 經濟: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79.65億美元,人均GDP為4618美元,排名世界第108。1990年代內戰的破壞以及私有化轉型的弊端,使得過去強盛的工業一蹶不振,現以服務業居多。官方失業率達25.2%,據信實際上為44.6%。

【塞爾維亞小檔案】

  • 獨立狀況:1990年代南斯拉夫解體爆發內戰,各共和國分崩離析後,塞爾維亞與蒙地內哥羅重組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6年蒙地內哥羅透過公投,宣布獨立,塞爾維亞亦於該年獨立。
  • 面積:81,361平方公里
  • 首都:貝爾格勒
  • 人口與種族:718萬人,塞爾維亞人占83%,匈牙利人占3.5%,波士尼亞穆斯林與吉普賽人各占2%
  • 宗教:85%的人口信仰塞爾維亞東正教,為世界上第二古老的斯拉夫東正教會。
  • 經濟:國內生產總值GDP為450.64億美元,人均GDP為4440美元,排名世界第80,以服務業居多,工業次之。失業率達22.4%,為當前最棘手議題。

[Not a valid template]↑ 德里納河上的橋在內戰時成為大屠殺場景,穆斯林每年來此憑弔。 (攝影/張子午)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地雷生還者協會的幫下,因誤觸地雷失去雙腿的退伍軍人得以重建生活。
[Not a valid template]↑ 流經莫斯塔爾的內雷特瓦河將克羅埃西亞人與穆斯林分隔兩岸,戰後不同族群已難如以往般融合。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九八四年的冬季奧會在塞拉耶佛舉行,經過戰火的摧殘,雪橇賽道一片荒蕪。
[Not a valid template]↑ 塞拉耶佛公園裡的老人下著西洋棋,人們如常地迎向每一天。
[Not a valid template]↑ 「斯雷布尼察的母親」協會會長坐在貼滿罹難者相片的辦公室,她先生已下葬,獨子的遺體則被埋在雷區,尚待專門機構清除。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1則 留言

  1. 姬旦 說:

    增廣見文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