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子珊(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晨曦初露,位於滇緬邊境的雲南省騰衝縣一個村莊內,響起了人們熟悉的歌謠:「我中華,開緬甸,漢夷授受;辦棉花,買珠寶,回頭銷售。此乃是,吾騰衝,衣食計謀;冬月去,到春月,即早回頭。最兇險,過夷山,時刻擔憂;受饑餓,受風霜,而黃皮瘦……」
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正在整理馬背上的馱子。少年叫明瑞權,今天,他要第一次出門趕馬到緬甸。從騰衝到緬甸密支那(Myitkyina),二百多公里路,要走六天半。沿途叢林莽莽、野獸煙瘴、土匪出沒,正如這首騰衝歌謠《吹煙書》所唱,極為兇險。
小夥子年輕,他什麼都不怕。趁天色微亮,他穿戴帽子蓑衣,叫喚馬兒,踩著露珠上路了。密支那自古即是連接中國至印度「西南古絲綢之路」的要衝。秋收以後,雲南鄉里的男人都會開始「走夷方」,把穀米、山藥、芭蕉果、雞蛋、麵粉,馱到密支那的市集作買賣,再換回棉花、紗布、玉石和香料。久而久之,鄉親發展出嚴密的組織結構,成員各有分工,還有一套上路的禁忌與買賣術語,形成獨特的馬幫文化。明瑞權走的這條路,祖祖輩輩已不知走了多少回。
「趕到第三年,遇上土匪,把馬搶走了。」在緬甸曼德勒(Mandalay)見到明瑞權,他已是八十九歲的老人。明瑞權是雲南回族人,沿襲了族人一流的趕馬血統,從初期趕馬載貨,進而到緬甸礦場馱錫礦,鼎盛時期旗下四十多匹馬,是馬幫「大鍋頭」(領隊)。
千百年來,成千上萬匹馬馱,日復一日流動於雲南與緬甸兩端數不清的羊腸小徑上。伴隨著噠噠馬蹄聲的,是趕馬人思鄉時吟唱的歌謠,和流轉在山水間的神祕事蹟。據說,緬甸玉石的發現,也是來自很久很久以前,在滇緬山路上穿境而過的馬幫。
「為了平衡馱子,馬幫在路邊撿了石頭放在馱的一端,石頭經年累月摩擦,就出現了玉。」祖籍雲南的玉石商人虞有海先講了個故事。一顆石頭,從此成了中緬兩地的古老連結,「玉石文化在中國,產地卻在緬甸。」古人佩玉,除了保平安,也是身分地位、自我修養的表現,故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比喻。而今,中國積累千年的玉石文化興盛依舊,緬甸玉石市場也熱鬧如昨。
雲南人與玉石
緬甸最有名的玉石市場在曼德勒。避過爛泥巴路上的坑坑窪窪,穿過摩肩接踵的人流,我們進入設於露天廣場的市場——小桌子後面,持手電筒專注研究玉石紋理的,是主要來自中國的買家;游離在外的,是身上背著一大串玉鐲戒指等出貨的緬甸人;地攤的廉價草蓆上,擺滿奇形怪狀巨石毛料;市場一隅的毛料加工、雕琢作坊,機器聲轟隆作響。每天上午,就在這簡陋市場,在討價還價聲的此起彼落中,不知多少珍貴玉石易手,多少金錢流動。
得天獨厚的緬甸,是世上少數盛產玉石和寶石之地,如今超過八成玉石出口到中國加工銷售,虞有海笑言:「緬甸玉石很少是假的,因為沒有造假的技術!」根據史料,明朝初年就有騰衝人到緬甸經營翡翠(最高等級的玉石)貿易。及至清代,因乾隆愛玉、慈禧瘋翡翠,玉石貿易和工藝一度達到巔峰。
雲南人近水樓台,從開採、運輸、加工到買賣,向來穩坐玉石世界第一把交椅,「緬甸玉石貿易有八成控制在雲南人手裡。」擁有兩座玉石礦區的虞有海,當年其實由鑿山挖洞做起,「山區生活條件惡劣,何況早年採玉未合法,政府軍三不五時來突擊,來不及逃會被槍殺。」
採到玉,兇險更多,套虞有海的話是「比打仗還危險!」——先用人工把玉石背到伊洛瓦底(Irrawaddy)江,過河,上馬,再由馬幫送到中國,前後費時一個月,「有次過河遇上急流,小船翻覆,同伴溺水死了。」都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虞有海憶起遇難同伴,還是哽咽不已,「再走一天,就到他家了。孩子站在家門口等爸爸,我們誰也不敢去說。」想不到飽滿潤澤的玉石背後,竟滿載這麼多辛酸血淚。
緬甸玉石影響了中國的物質和人文精神,中國陶瓷亦改變了東南亞社會文化。自宋代以來,東南亞即是中國陶瓷的重要市場,「中國陶瓷改變了當地居民使用器皿的習慣,也提升了他們對瓷器製作的美感和工藝。」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盧泰康指出:「中國陶藝技術,對緬甸、泰國和越南的影響最大。」明初時期,海禁政策使中國陶瓷的外銷大幅度減低,東南亞陶窯因而於十五世紀初興盛起來。直至今天,陶瓷製作仍是緬甸傳統工業。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緬甸華人小檔案】
- 人口比例:約300萬(含果敢族),占緬甸總人口5%
- 聚居城市:仰光、曼德勒、密支那、蠟戌、東枝、果敢
- 宗教:佛、道、孔教為主,部分伊斯蘭教和基督宗教
- 籍貫:超過半數為雲南人,餘者為閩南人、粵人、福州人、客家人、潮州人、回族等
- 語言:緬語為主,其次為華語、雲南方言、閩南語、粵語和英語
- 遷徙歷史:
中緬在西元前已互有來往。雲南馬幫因商貿活動,很早即在緬北一帶活動、旅居。此外,史上皇朝更迭,亦造成數批華人移居緬甸。早期華人幾乎由山路進入緬甸,直至19世紀中葉,才有第一個粵籍華人從海路抵達。
大規模華人移居緬甸,起始於英殖民時期,主要為經海路而至的閩粵人民,並於明末清初達到巔峰。其時英人將緬甸劃為上下二區。上緬甸華人不多,主要為滇籍商人和從事玉石和採礦勞工;下緬甸則以閩粵籍為主,在礦業、帆船業和商業領域中以勞力或商貿為生,加上流落緬甸的中國遠征軍,二戰前華人約有30萬。二戰時部分華人逃離、戰死,但1949年國民黨撤退及之後的文革,又促使大批華人逃難至緬。
1962年軍政府奪權後實行的收歸國有運動及1967年的反共運動,迫使大批華人再移民,遷至泰中台港澳等地,目前在台緬華有8萬人,澳門有約3萬人。1980年代末,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中緬開放邊界,再掀起雲南人遷徙緬甸浪潮,新移民估計達百萬之眾。
[Not a valid template]↑ 緬甸玉石八成出口到中國,曼德勒玉石市場每天上午開市,交易熱絡。
[Not a valid template]↑ 仰光唐人街上,華人氣息濃厚的老建築猶在,但角色卻已不同以往,不少會館轉租以增加收入,華人商行成為緬人小吃店。
[Not a valid template]↑ 曼德勒觀音古廟因辦華校被收歸國有,當年教室日漸頹敗,縱成危樓卻無法修復。
[Not a valid template]↑ 緬甸資源匱乏,行醫不易,眉苗(Pin U Lwin)七十二歲的中醫師許彩會仍默默服務。
[Not a valid template]↑ 緬北山區缺水缺電,臘戌棵三膽村果興學校的孩子,僅能借助微弱蠋光學習華文。
[Not a valid template]↑ 當地果敢族與原住民小孩天天踩著泥濘地上學。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