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密碼】尋回學習力 給每個孩子機會

撰文/居芮筠(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攝影)

小教室裡,剛入學的一年級小毛頭睜著大眼睛,聽著老師出的算術題,然後在紙上塗塗寫寫。待老師請他們上台分享答案和解題過程時,只見大部分的孩子都爭相舉手,希望能上台「表現」一番。原來電視節目裡小學生高喊「選我!選我!」的瘋狂場面真實存在於台灣社會。

場景轉到國中,早自習時間,一群身穿制服、面無表情的青少年,正接過老師手中的試卷。接下來的數十分鐘,只有筆和桌子撞擊的聲音,沒有對話或腦力激盪,這天的人生又是從是非、選擇和填充開始。

若沿著記憶往回搜尋,台灣學生對於「學習」這件事,究竟是從何時開始失去感覺的?曾幾何時,我們從一個愛發問的好奇寶寶,變成沉默的指令接收器,或不善思索、而以重複答題見長的「罐頭人才」?

根據最近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之測驗結果,台灣的國三和高一學生在數學和科學素養的表現幾乎一樣。反觀德國,雖然九年級(國三)的成績比我們差,但十年級(高一)卻超前,而且接下來的階段有可能持續成長。

「這表示我們國三到高一是沒有學習和成長的。」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林福來推衍背後原因:「會不會是因為大家都在為考試學習?所以就一直重複,不講究學習方法,而講究怎麼考好,結果硬塞了一些知識性的東西,到國三好像就是巔峰了。人家則是天天成長,因為有學習方法和學習欲望。」

另外,從二○○三年「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的結果得知,台灣學生的平均成績很好,但八年級學生當中,國際平均有百分之六十五對數學和科學有興趣,台灣只有百分之四十五;到了二○一一年,台灣的數據又更下降了。

林福來分析道:「國際評比幾年下來,整個趨勢清楚顯示,我們學生的特色是『高成就、低興趣、低信心、低價值』。」「低價值」意謂著學生對數學的評價很低,認為它對日後的學習或工作幫助不大。天天都在使用的工具,學生卻無感,專長於數學教育的林福來大嘆:「搞得好像只有考試在用!」

因此,可能很多人為台灣學生的運算能力經常領先國外同齡學童而感到沾沾自喜,卻忽略了另一個矛盾的事實:整體而言,可能有更多孩子畏懼甚至討厭數學!其他學科亦然。結果是,即使一路升學,卻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甚至不知如何學習,許多孩子更從學習中逃走,這恐怕是台灣最根本的教育問題。

十二年國教的期許與爭議

至於問題的根源,過度考試無疑成了眾矢之的,因為台灣已形成「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現象。

國中階段的升學壓力龐大,學習目的也以通過考試為導向,迫使教學內容以填鴨和反覆的方式灌輸給學生,結果犧牲了十二至十五歲孩子的成長精華時段,扼殺了正待開發的好奇心和學習意願。頻繁考試所產生的後遺症包括過度競爭、放棄成績低下的孩子,教育的本質亦遭嚴重扭曲。

有鑑於此,社會上從早年開始即興起延長國民教育的聲浪,以期減少國中生的升學壓力,讓學生在正常的教學環境中,接受更完整的教育。目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制度終於應運而生,並預定於民國一百零三年起全面實施。

簡言之,十二年國教的入學方式可粗分為兩種: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國中畢業生於學區內免試登記入學,若登記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則以各校比序條件決定錄取學生,比序條件包括國中教育會考、扶助弱勢、多元學習表現……等;另外百分之二十五以下的畢業生可透過「特色招生」,甄選入學或參加考試,憑成績分發至教育部認可的優質學校。

十二年國教強調的是普及、免學費、非強迫和以免試入學為主。其中又以「免試入學」引起廣泛的討論與疑慮。

推動十二年國教的人主張,在少子化的時代,若仍依照過去招考文官的科舉制度行事,只顧及前百分之十上下的菁英,面對鄰國動輒上億的人口,這些所謂的菁英,恐怕很容易就被稀釋殆盡。

誠如教育部長蔣偉寧所言:「成就每個小孩,這是一定要做到的!」十二年國教被視為一個正本清源的機會。「現在一年出生十幾萬個小孩,我們那個年代是四十幾萬,相當於現在二點五倍的人口。換句話說,現在的孩子,一個人要有我們二點五倍的能力才行!但假設十八萬名孩子中有三萬被放棄,就要另外拿三萬人的努力去補救,等於只剩下十二萬人口。那樣的社會,我不知道是怎麼支撐的!」

如此立論之下的十二年國教看似說得通,然而,在考試制度行之有年、甚至被廣泛認同的台灣,如今的免試入學方案,除了它不全面是一個問題之外,其次,它的「公正性」和超額比序項目的合理性,皆引起了民眾的恐慌。

此外,高中職良莠不齊、分布不均,以及百分之二十五的特色招生保留名額,會不會讓部分民眾寧捨就近入學,仍想透過考試,擠進心目中的理想高中職?這樣又如何讓教學回歸正常?

甚至,有家長擔心十二年國教將造成公立高中學生「素質不齊」、品質下滑,因而至私校卡位,讓子女從國中直升高中,免去這層「麻煩」,專心拚大學。由於十二年國教後,政府僅補助學費,其餘雜費等支出仍由學生負擔,最後可能變成家境好的孩子讀私校,公立學校則淪為一灘混水,十二年國教提升國民教育品質和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恐將遭受挑戰。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段考前,七年級生正舉行模擬測驗。台灣過多的考試不僅造成教學品質惡化,更扼殺孩子的學習意願和興趣。
[Not a valid template]↑ 為了能在多元入學中獲得好成績,學生到美術教室補習,照圖描繪模擬試題。當藝術培養僅以升學為目的,反倒失去了藝術陶冶品格的特質。
[Not a valid template]↑ 陳怡光夫婦讓兒女在益智遊戲中訓練腦力。(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國立台中圖書館的兒童區在彩繪牆上鑿洞,創造安適有趣的閱讀空間,提升閱讀意願。(攝影/陳弘岱)
[Not a valid template]↑ 公車改裝的行動圖書館,為偏遠社區帶來便利的借閱服務。(攝影/陳弘岱)
[Not a valid template]↑ 國小學生上完課後,開心地將課本拋在空中。期許台灣的教育真能讓孩子拋開沉重學習的包袱,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