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子珊(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攝影)
春季的穀雨時節剛過,澳門的午後仍會毫無預警地下起雨,時而綿綿,時而傾盆,四散到屋簷下躲雨的遊人,忙得不亦樂乎。
澳門的雨,想必也曾困住許多風雲人物。義大利神父利瑪竇(Matteo Ricci)被雨困住時,會不會在他的觀星石屋中練習四聲?清末思想家鄭觀應,是否在鄭家大屋,對著窗外綿綿細雨寫下驚世傑作《盛世危言》?受這本書啟迪的孫中山在澳門行醫時,是否在雨中醞釀出革命的念頭?
小小澳門得以留住眾多歷史巨人,除了漁港風情,必然也因其地理環境和文化氛圍。只是一世紀以來,受賭城光芒「所累」,人們幾乎忘記它曾昌盛一時,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關於澳門開埠,許多人習慣以「葡萄牙登陸」作為起點,再補上一段野史,講述葡人如何打聽地名,居民如何指著近處廟宇回答「媽閣」,讓葡人把Macau誤作其名。事實上,葡人「開埠」前,已有漢人在此捕魚、採蠔,建立媽閣廟,由此有「先有媽閣,後有澳門」一說。
古老的生日派對
與珠海隔著狹長內港相望的媽閣廟,至少在此吹了五百年海風。廣場上的葡萄牙彩色碎石,暗示這裡是葡人棄舟登岸的據點。那些年,西方人踏上中原土地,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媽閣廟。因此,早在十六世紀二○年代,媽祖信仰的文字和圖像已傳入歐洲。澳門歷史學家金國平和吳志良合著的《過十字門》有此結語:「澳門無愧為媽祖文化進入歐洲與世界文化體系的歷史切入點。」
一五九八年到澳門旅行的義大利人法蘭西斯科.卡勒其(Francesco Carletti)曾著文描述:「在一重大節日中,人們在廟宇附近會餐」;由德國畫家愛德華.希爾德布蘭特(Edward Hildebrandt)創作於一八六○年代的石版畫,畫家筆下搭棚看戲盛況,依稀是今日廟會形態。澳門媽祖誕,堪稱一場傳承了數百年的生日趴。
每年此時,廣場上早早搭好了竹戲棚,小孩子繞著擺上金豬供品的桌子戲耍,大人恭敬地進行「開緣簿」儀式,向「阿媽」稟告廟會籌措到的款項數目,再輪流擲筊,勝出的人喜孜孜地抱起媽祖神像,回家供奉一年。儀式完畢,人們又要為夜晚的神功宴和神功戲忙碌去了。
從繞著桌子玩耍的孩子,到擔任澳門媽閣水陸演戲會理事長的陳鍵銓,見證媽祖凝聚了一代代鄉親:「以前沒有組織,但神誕一到,漁民、魚行、街坊就會自發籌錢、辦廟會,祈求水陸平安。」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澳門華人小檔案】
- 人口比例:總人口約55萬7千,華人占97%,其中包括大陸、緬甸、印尼、柬埔寨、越南等移民
- 宗教:佛、道、孔教為主,其次為天主教,另有少數基督教、伊斯蘭教
- 籍貫:半數為粵人,其次為閩南人,另有客家人、潮州人等
- 語言:粵語為主,其次為華語、閩南語、英語和葡萄牙語,部分東南亞華人說原居地語言
- 遷徙歷史:葡人抵達之時,澳門已有500名居民,靠打魚、採蠔為生。16世紀中葉,隨著澳門成為國際商港,閩粵人民先後到此落腳。1839年林則徐下令首次調查澳門人口,華人有7033人。
抗日戰爭爆發後,廣州、中山難民逃至澳門,1939年澳門人口接近24萬;1941年香港淪陷,澳門人口增至40萬。二戰後,避難人民回到原居地,澳門人口驟減至15萬。
隨後國共內戰爆發,加上潮汕大旱,澳門人口回升。1960年代的文革,加上60、70年代東南亞的反共浪潮迫使華人躲避至台灣、港澳、大陸等地,1970年澳門人口增至24萬。1979年中國開放,之前遷至大陸的東南亞華人,又隨其他大陸人遷居澳門,澳門人口增至42萬。
[Not a valid template]↑ 居民晾曬鹹魚的街景,反映出澳門數百年的漁港身世。
[Not a valid template]↑ 神像木雕隨漁業式微後,曾德衡轉型佛像雕刻。
[Not a valid template]↑ 舞醉龍是澳門魚行慶賀醉龍節的重頭戲,魚販一邊噴灑酒花,一邊舞動木製的龍頭和龍尾,沿街巡遊祈福。
[Not a valid template]↑ 喝涼茶是澳門人傳統習慣,結合在地氣候和中醫理論的涼茶製作技藝,已入選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Not a valid template]↑ 媽閣廟前每週的葡萄牙土風舞表演,突顯澳門中葡文化交融特色。
[Not a valid template]↑ 福隆新街早年為風月之地,傳統「青樓」建築群經修復得以保存。[Not a valid template]↑ 向晚時分,南灣湖邊上的賭場亮起燈光,龍舟隊兀自賣力練習。澳門將部分博彩稅收用於文化發展,打造文化永續之城。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