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 / 攝影/黃世澤 / 第186期2014.01 【我們是台灣】移民家園 台灣族群的故事 彰化花壇的一棵茄苳樹下,來自越南、泰國、柬埔寨與大陸等地的新住民與孩子同向土地公祈求平安。猶如老樹枝繁葉茂, 台灣族群故事, 更添新頁。 0
撰文/裴凡強 /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186期2014.01 【咱ㄟ社區】治標,也治本 無形社區的綠色行動 當食安風聲鶴唳時,還是有許多人能愜意地相約屋頂享受安心食材,他們不願名列下一受害者名單上,起心動念開始以綠色消費改變台灣。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183期2013.10 【我們是台灣】舉頭三尺有神明 台灣的信仰天空下 香火繚繞的行天宮,信眾匍匐在遍布虛空中的諸神前,既脆弱又堅強,一如數百年前渡海來台的先民。止惡行善,是眾神沒說出口的殷切期待,信仰的真義。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劉子正 / 第180期2013.07 【咱ㄟ社區】縱谷客家第一庄 花蓮富源社區 位在中央山脈下、馬蘭鉤溪畔的富源社區,人口跌破一千,卻仍致力於鄉土文化的保存。眾人合心協力,讓小小村庄發光發亮。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劉子正 / 第178期2013.05 【咱ㄟ社區】水泥叢林見溫情 中和世紀皇家社區 作為當代社區的主要類型,公寓大廈廣納人口,卻紛爭多、和諧少。但中和世紀皇家大樓在歷任管委會成員努力下,依然成為成功的社區營造範例。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劉子正 / 第176期2013.03 【咱ㄟ社區】北投 都會型社區的榮耀與傷口 一九九五年,瀕危的北投公共浴池,在一群北投國小師生的請命下幸獲保存,三十年後,部分師生與社團人員共同見證北投社區營造的成果。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黃世澤 / 第174期2013.01 【咱ㄟ社區】宜居好生活 台南金華里 作為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國際宜居社區大獎的得主,金華里善於轉化空地為公園綠地、都市菜園、停車場與角落花圃,里長與鄉親自在又歡喜 2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劉子正 / 第172期2012.11 【咱ㄟ社區】樂活農村 土溝社區營造 台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成員與南藝大研究生,在巨幅的農婦插秧圖前合照。十年攜手經營,化破落的農村為一座美術館,土溝人不求商業化,只願順時而生,樂活鄉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