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ㄟ社區】宜居好生活 台南金華里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攝影)

身鬧區的金華里,入夜後,難得抖落一身的喧囂。只是在一片闃黑寧靜中,卻仍有幾輛摩托車閃爍著大燈,往來梭巡於社區內的每一條巷弄之中。

「自家大門打開就是社區,我們自己不保護,誰來保護?」曾昭燕是社區內的巡守隊幹事。和其他另外的一百三十多位志工一樣,憑著這份信念,他們不分晴雨,全年無休,一週總有三次,深夜十一點出動,凌晨三點才回家。

巡守志工犧牲個人的睡眠,換來的是社區全年零竊盜的紀錄。至於環保與保健志工,則各自又以不同的方式,同樣地守護社區。
人數也是高達一百多人的環保志工,除了平日主動打掃住家巷弄的綠地外,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天,更會全員大集合,來一次社區大掃除。

至於設於活動中心的血壓站,每天都有保健志工值班。因為與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及台南新樓醫院簽有「遠距醫療照護行動」合作的關係,只要居民測量過血壓,發現過高或過低,「透過雲端傳輸,資料除了立刻儲存、顯示於醫院端外,院方還會馬上來電通知,提醒民眾儘快休息或就醫。」保健志工張毛秋華說。

彷彿是一張無形綿密的安全網,金華社區屢屢是政府各單位——從行政院的經建會、文建會、內政部、環保署,一直到省政府與台南市政府等榜上有名的模範社區;包括二○○五年總統文化獎中的玉山獎桂冠,也繼嘉義縣的新港鄉之後,落在金華社區的頭上。

但最值得國人驕傲的,或許是它在二○一○年時,基於健康、環保、綠美化等方面的傑出表現,獲得由國際衛生組織(WHO)舉辦的國際安全社區(CCCSP, Collaborating Centre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認證。隔年,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所認可的國際宜居社區大獎,更將其中的花園城市宜居社區獎頒發給它。

然而就像玉山獎的評審委員吳密察針對金華社區所作的講評,他表示,獎落誰家,終究必須回到推動「社區營造」的初衷:即社區是否企圖在自己的家園,「營造居民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社會。」就這點來說,人口七千多人的金華里,有近一成的志工大軍;每年舉辦的「里運會」(里民全體運動大會),參加者一度打破一千五百人之譜,超過全里人口的五分之一;這份傲人的成績,除了證明金華里實至名歸外,也讓人好奇,這份厚實的凝聚力,究竟是從何而來?

相對於農村型社區,居民多因世居一地而鄰里間關係密切,都市型社區的居民,工作占據了生活中的絕大部分,下班後只想關在家裡休息,公眾參與?通常連逃都來不及。

然而二十五年前,自從金華里第一批居民,為了爭取一座公園差點在戒嚴時期引發一場抗爭,社區意識的種子,自此便在這裡扎了根、發了芽。

抗爭中發芽的社區意識

林木蒼翠的金華公園,是社區內最早誕生的一座公園。坐在涼亭裡,今年雙雙七十多歲的萬嘉昇與陳正良,指著公園裡的溜冰場、籃球場、野餐桌、兒童遊戲區等一一點名說:「過去這裡本來是一片靠海的荒廢鹽田,除了魚塭和雜草外,就只有一堆又一堆的垃圾。」

民國七十年代,配合台南市安平工業區的開發,鹽田、魚塭陸續被填平;新生的海埔地上出現了許多的國民住宅。與此同時,成衣業的上下游傳統產業,如布料、鈕釦、拉鍊、蕾絲、飾品等中小企業,也紛紛進駐,金華里,開始一步步地邁向繁榮。

其中金華公園的現址,占地達一千六百多坪。但因當時地方政府財政困窘,打算以「獎勵投資條例」為由,將其釋出予財團作為興建幼稚園之用。消息一傳出,居民間立刻譁然。

「不是說幼稚園不好,而是當時社區裡已經有好幾家幼稚園,卻連一座像樣的公園都沒有,要是能選,我們當然是選公園啊!」退休前是營建公司負責人的萬嘉昇,對土地的利用瞭若指掌。他首先道出事情的始末,「特別是那時金華里的人口增加,綠地的覆蓋率卻沒有相對提升;加上公園舊地,有些是居民花錢買的,政府即使要徵收,也要合理利用,最好是建設大家都可以享受到的公共設施。」

但面對居民的陳情,行政系統卻遲遲不予回應。此舉除了激起萬嘉昇因憤怒而有了抗爭的念頭外,陳正良也自告奮勇地以自己的麵攤為基地,扮演起傳聲筒的角色。

「每次有鄰居來吃麵,我就跟他們說,市政府做了什麼好事。」個性草根的陳正良,留著一嘴鬍子,即使年紀大了,還是有幾分「大哥」的豪邁。他說,結果消息一放送,「大家都說要綁布條、上街去抗爭!只是這一來,市政府的人還是沒動靜,黨政的情治單位,卻悄悄派人來了。」

在風聲鶴唳的戒嚴年代,所謂的民主、言論自由,不過是執政者夸夸其詞的裝飾。陳正良等人,也因此而被「關心」過。

幸好,不只是陳正良,整個金華里都福大命大。被派來的便衣幹員,深入了解狀況後,發現居民的動機單純,不過是渴望一座公園,「他就想辦法把陳情書上交行政院長俞國華,事情就順利地解決了。」

迄今,這座掙來的公園,已成了當年還「年輕」的居民,老後泡茶、聊天的所在,新搬來的年輕居民,上班前、下班後運動的地方,以及小孩安全玩耍的空間。

「社區就要這樣,才有幸福感。」天天來公園學氣功的居民郭林幼這麼說,至於她的氣功老師,住在隔壁國宅里的蘇瓊如則語帶豔羨地說:「當金華里的居民,真是好福氣。」

然而只因金華里的起步甚早,在民國七十年代,所謂「社區營造」的概念,其實尚未正式自國外引進;推動社區發展的組織——「社區發展協會」,也到民國八十年代才產生。即使如此,萬嘉昇等人喚起的社區意識,在金華里的「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之前,依然後繼有人;更特別的是,它不是任何創新或無中生有的組織,卻是政府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鄰里系統!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民國七十六年,金華公園種下的第一棵樹,如今枝繁葉茂。當年帶頭抗爭的萬嘉昇(右)與林正良雖已年邁,但他們掙得的公園,卻讓後人得以乘涼。
[Not a valid template]↑ 金華社區發展協會旗下的婦女會,經常舉辦各類運動或成長課程,讓婦女在忙碌的家庭生活之外,有個人社交空間。
[Not a valid template]↑ 極具創意的「樹木銀行」,待裡頭的小樹長大後,既可移植至其他公園,又可銷售給其他村里。
[Not a valid template]↑ 善於利用空間的金華里,在公寓大廈頂樓,都可見居民自行堆肥,種植的油菜、辣椒與絲瓜等各類蔬菜。
[Not a valid template]↑ 位處燠熱的南台灣,環保志工們主動清掃家園,以避免病蚊媒引發登革熱。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2則 留言

  1. meiling 說:

    身在金華於有榮焉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