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系列】麻六甲海峽 牽動世界的東方水脈

撰文/黃子珊(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月的亞齊(Banda Aceh)市似乎特別燥熱。陽光肆無忌憚從門外照進來,沒有風扇的木板屋裡,空氣彷彿停止了流動。時間定格在二○○一年初。沒有人記得天氣是否同樣燥熱,但和許許多多的亞齊人一樣,山蘇安不會忘記,那年開齋節剛過去,亞齊就吹響了戰爭的號角。「解放亞齊運動」(簡稱GAM)分子與印尼中央政府的緊張關係,因宗教、主權、資源分配和爪哇(Jawa)移民的糾葛達至沸點,爆發武力衝突。

參加過這場獨立戰爭的山蘇安,指著地圖上位於亞齊省東海岸的一個小港口,說:「就是這裡,冷沙河口(Kuala Langsa)。」因麻六甲海峽的運輸之便,那裡成了GAM補給戰爭資源的要塞,更是亞齊難民逃亡的出口。山蘇安啜一口老家土地種出來的濃郁咖啡,緩緩開展那段熱血澎湃的舊時光:「我被任命為船長,一個星期大概要開一、兩次快艇到公海,把火藥從泰國賣家手上運到港口。」漁夫身分不盡然是掩飾,因為平常日子他真的會出海捕魚,好讓岸上的少年把漁獲送到山林裡給顛沛流離的同伴充饑。

為時四年的激烈戰亂期間,山蘇安也曾載送無數平民逃亡到棉蘭(Medan)、爪哇,或偷渡到對岸的馬來西亞外島檳城(Penang)。許多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滿載難民的小船在大海上載浮載沉。為了躲過當地水警,船隻開到檳城內海,難民就必須跳海游泳上岸。事實上,許多人一直沒有游到對岸。

來不及實現的獨立夢,讓亞齊人付出極其慘痛的代價。一次運送火藥途中,山蘇安在冷沙河口遇上印尼軍警,他被打至重傷再被丟到海裡,幸好被附近勿宋冷沙(Usong Langsa)島的漁民救起。復原後,山蘇安沒再開船,輾轉回到老家。沒想到一年後海嘯來襲:「我的家族有三百人,海嘯後,剩下二十個。」

如果不是海嘯,今天的亞齊或許還是個戰場。二○○四年底的南亞海嘯在亞齊土地上劃出一道深刻的傷口,也把許多印尼政府口中的「叛軍」和他們的獨立夢,一併埋葬於深海。七個月後,談判膠著近三十年的雙方,奇蹟似地在芬蘭達成和平協議。

一天後,我們來到了冷沙河口,探究這個倚在麻六甲海峽旁,改寫了山蘇安一生的小港口。聽說位於河口與海峽交界處的小島勿宋冷沙,住著二十幾位前GAM成員,我們又馬上雇船出發。從碼頭至海島途中,放眼兩旁盡是沼澤地,無數僅容小船通過的小支流,隱藏在盤根錯節的紅樹林之間,這簡直是天然屏障啊,我在心底暗忖。終於明白,為何這裡能成為游擊隊及海上犯罪活動的大本營。

重要水道與軍事要塞

在島上見到幾位前GAM成員,心中另一個疑團也解開了——他們並不否認,戰爭期間為了補給資源,曾到海上搶劫過路漁船和商船,甚至綁架船員,索取贖金。村長達西爾不諱言自己曾是幫兇:「那次他們綁了一個菲律賓船長,我看他跟著GAM東躲西藏很可憐,就讓他住我家,對方付贖金後我還幫他們把人送回去。」種種事跡,讓這座孤立於浩瀚大海上的小島更加神祕。

亞齊內戰期間,麻六甲海峽海盜出沒頻繁。根據國際海事局紀錄,二○○三年共有二十八宗,二○○四年則有三十八宗。沿岸四國執法能力不足以應付海峽安全——印尼和馬來西亞缺乏資金和巡邏船;泰國政局不穩定,無法分身;剩下新加坡難以獨撐大局。多年來中美諸國不斷以安全為由,意圖染指海峽主權。美國更指麻六甲海峽南部狹窄的瓶頸地帶,極易受恐怖分子控制,建議派遣美軍巡邏。新加坡態度曖昧,但因馬印兩國極力反對,才暫時作罷。

作為連接歐、非和亞洲的國際重要水道及軍事要塞,麻六甲海峽注定是個是非之地。自古以來,多少勢力易手,多少兵戎相見,多少暗中謀算,皆源自想控制這條東南亞咽喉的野心。即便換了年代和背景,同樣的戲碼仍在上映。

十六世紀,取道麻六甲海峽的葡萄牙人,第一次停靠馬六甲港口時,就知道控制海峽貿易等於得到財富和壓制其他勢力的籌碼。馬六甲港口作為瓷器、香料、絲綢和茶葉的集散地,是當時重要的國際海港。西方列強很快循著海水而來,葡萄牙、荷蘭曾先後殖民馬六甲,英國更一度把馬六甲、檳城和新加坡統稱為海峽殖民地。

而這條古老的水道,千百年來,總是沉默而盡責地餵養兩岸數以萬計的子民。扼守麻六甲海峽入口,占盡地理優勢的新加坡,正是以港口的轉口貿易起家,目前貨櫃吞吐量傲視全球,亦是全球主要石油期貨交易所;馬來西亞境內百分之八十的港口面向麻六甲海峽;印尼第三大港口——棉蘭勿佬(Belawan)灣,同樣依賴它運轉農業原產品——橡膠、油棕、咖啡等出口到世界各地,為印尼注入可觀的外匯;而亞齊省東海岸外的石油,則貢獻了印尼全國總收入的三成。

不僅是沿岸國,麻六甲海峽幾乎與全球大部分國家的經濟命脈脫離不了關係。每一年,超過八萬艘大型船隻在此來回往返,使它成為全世界第二繁忙的海上運輸線。這些船隻運載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貿易貨品以及百分之八十的原油。中國和日本更有百分之八十的進口原油必須仰賴這條水道。麻六甲海峽不再是單純的輸送管道,而是關係國家興盛強衰、生死存亡的生命臍帶。美國、中國、印度等國都希望把勢力延伸至這片狹長的海洋。麻六甲海峽海面平如明鏡,實則暗潮洶湧,各國暗中角力。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麻六甲海峽】

麻六甲海峽介於印尼的蘇門答臘與馬來西亞半島之間,海峽西北端接泰國,匯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入新加坡連接南中國海。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帶,底質平坦,多為泥沙質,水流平緩。麻六甲海峽因沿岸的馬來西亞歷史古城馬六甲而得名。

公元一四○五至一四三三年之間,明朝鄭和七次率領了由兩萬七千人所組成的船隊下西洋,巨型艦隊多次行經麻六甲海峽,也為當地帶來了相當的宗教與文化上的影響。特別在馬六甲市至今仍可窺見當年留下的鄭和餘緒,以及殖民時期印度、荷蘭、葡萄牙與英國諸國留下的烙印。

一九七一年馬來西亞、印尼與新加坡三國發表聯合聲明,捍衛沿岸主權。一年有超過八萬艘大型船隻往返的麻六甲海峽,運載全世界超過四分之一的貿易貨品、二分之一的原油,為全球第二繁忙的海上運輸線。中國和日本有百分之八十的進口原油必須仰賴此水道。沿岸的主要港口為印尼的巴拉灣、馬來西亞的檳城、巴生與馬六甲、以及新加坡。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印尼棉蘭日裡河口,出海歸來漁民正在碼頭旁清洗漁網。日裡河流經棉蘭市之後匯入麻六甲海峽,倚岸而居的漁民每日收入僅三美金,生活清貧。
[Not a valid template]↑ 剛從加里曼丹(Kalimantan)運抵棉蘭勿佬灣港口的木材,將送到三夾板工廠加工。
[Not a valid template]↑ 印尼棉蘭的勿宋冷沙島,位於麻六甲海峽之上,因藏身於三面茂密的沼澤林地,地形隱密,成了海上犯罪大本營。島上手持玩具槍的小孩天真無憂,與身後的清真寺形成弔詭對比。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艘從檳城啟航的渡輪,剛抵達印尼勿佬灣碼頭。經年航行於麻六甲海峽的渡輪,是印、馬兩地海上客運工具。
[Not a valid template]↑ 麻六甲海峽兩岸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仍在不斷磨合中。亞齊擁有十三萬人口的冷沙鎮有超過三十間清真寺。
[Not a valid template]↑ 印尼日裡河畔自得其樂的嬉水孩童。麻六甲海峽流經泰、馬、新、印四國,幾百年來上演著千奇百怪、喧擾不休的戲碼,然在歲月的見證下,終將如眼前的日裡河水,靜寂悠長地流入海峽。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