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賴怡伶.凃心怡
攝影/蕭耀華
比較起兩個多月前,基地尚未動工時的荒蕪景象,眼前這片位在高雄縣杉林鄉觀音山山腳下,面積廣達五十八公頃,原以種植香蕉樹為主的林地,在短短的兩個多月後,面貌已明顯大不相同。
大型機械工程車忙進忙出,上千名的營造人員兢兢業業、各司其職,整地、測量、打基地,組模、灌漿、建造樓地板,就在多達六百戶的住宅主結構,從無到有,矗立於偌大的工地後,工程人員也紛紛轉駐室內,開始進行更細部的修飾。
接下來,只要水電瓦斯等管線裝配無虞、內部裝潢細修完畢,再加上社區的栽植施作告一段落,這一片由愛與專業灌注、打造,且兼落實環保概念的建築,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就要一掃莫拉克颱風所造成的陰霾,在二○一○年的一月底,如期完工。
二○○九年八月八日發生的莫拉克颱風,相信是所有台灣人永難忘懷的夢魘。特別是對南部的災民來說,包括高雄縣的那瑪夏、甲仙、杉林、美濃、六龜、桃源,以及茂林等八個鄉鎮,世居的山林一夕間瓦解,賴以維生的農地難以復耕,學童們的校舍慘遭摧毀,倖存的民眾,即使得以被安置在收容所,但每天從陌生的環境中醒來,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倉皇的心,還是無助茫然。
為了安頓災民的身心,也為了山上的家園已蕩然無存,災後,儘速打造堅固永續的住屋,成了商討重建時多數人的體認。
其中,杉林鄉月眉農場的大愛家園,由政府提供土地,慈濟基金會負責規畫援建;從去年的十一月十五日正式開工後,為求讓受災鄉親及早入住,工程進度便一路迅速推展。
「這條重建之路,不僅要救人,還要搶救毀傷的大地。」開工之前,慈濟基金會證嚴法師,特別在勘查預定地時,如此指示;也因此,大愛園區從工法到用料,從室內裝潢到戶外景觀,從地上的建物到地下的水土,將環保概念與原住民傳統文化融於工程之中,都是施工過程裡的每一個環節,不可或缺的精神與原則。
對環境與人文關懷的貫徹,除了讓人對災民們未來將以此做為重新奮起的開端,充滿著希望外,在台灣的重建建築史上,大愛園區也因此而可能,將成為一個具有指標性的里程碑。
環保建材的施用
走進大愛園區的工地,如果驚訝於它的施工進度之快速確實,別急,走近一點,再走近一點,在極少數尚未被洗石子外牆包覆的LGS鋼骨上,或許還可以找到答案。
所謂的LGS,全名為「超輕鋼建築系統」(Light Gauge Steel),一般稱為「輕鋼構」。顧名思義,它除了重量較輕外,可抗十七級風、七級強震,乾式施工,對冷熱、濕度、噪音、水氣、黴菌的控制較好,都是這項建材近年在建築界日益受到重視的原因。
「這次我們的規畫,最初全部用採輕鋼構。」賴世聲是此次慈濟的五大營建團隊中,率先投入的理成營造公司顧問。經驗豐富的他表示,輕鋼構建築的牆壁、樓板,本身就是梁柱,加上其保溫層、防水層、矽酸鈣板等多層結構,能保持牆體中空,有效平衡室內外溫差,還能隔音、防火耐燒、不會揮發有毒有機氣體,是最能達到園區「綠建築」概念的建材。
賴世聲進一步解釋,在國外,不管是美國、加拿大或日本,輕鋼構的應用都已十分廣泛。除了許多學校、旅館、私人住宅與別墅等,紛紛以它為建料外,就是在災後的重建上,也有大陸四川汶川成功的前例。
到目前為止,因應受災鄉親入住的急迫性,團隊在稍後也採用了與輕鋼構效果相近的「鋼構梁柱」系統;但園區在尋求友善環境的努力上,令人驚喜之處,卻不只於此。
整地之初,維持少部分林地原本微有起伏的地形,不完全加以剷平而造成破壞,是其一;對於蜿蜒在園區之間的小野溪觀音溪,只就較小的彎道順修疏導,不改變大曲流以保有原始水態,是其二;但相較上述幾點,開工迄今,園區真正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不禁想豎起大拇指的,或許還在於景觀設計上的種種用心;而就這點來說,負責此次園區生態造景及施工的前台大園藝系教授陳瑞源,絕對是功不可沒。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風災過後的六龜鄉新開部落,淒清荒涼。鏡頭前的殘紅花朵,是倖存者回鄉祭拜罹難親人時所留下。
[Not a valid template]↑ 受災鄉親鋪設連鎖磚。具有透水性佳、抗壓、耐磨性高、不易損壞等優點的連鎖磚,能讓土地呼吸,是磚的連鎖,也是對大地愛的連鎖。
[Not a valid template]↑ 鋪上洗石子外觀的牆面後,房舍就幾近完工。(攝影/林炎煌)
[Not a valid template]↑ 入夜後的大愛園區,燈火通明。工程人員日夜趕工,只為了能在農曆年前,讓受災鄉親儘早入住,再度擁有自己的家。(攝影/蕭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