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出航的準備工作後,欽差正使總兵太監─鄭和,率領著由二萬七千多人,上百隻船隻所組成的龐大船隊,正式從福建長樂的太平港出發了。七次下西洋的海上活動,鄭和在海外許多地方,留下了始料未及的深遠影響,教後世子孫懷以無限的追思與想像。
【現場目擊】 今年春天,本文作者曾前往馬其頓難民營參與賑災。初夏,他再度代表慈濟基金會與世界醫生聯盟合作,深入科索伏現場,共商如何援助災區,在科索伏的最前線,他與本刊攝影,見證了這場世紀末的戰後餘生。 |
【中國視窗】 現代化列車已經悄悄駛進西藏首府拉薩,從百貨公司、超市、迪斯可舞廳,到網路咖啡廳,漸漸成了藏民生活一部份。不過傳統的大昭氏、布達拉宮等古剎,依然熠熠生輝,是藏民的信仰中心,也是遊客必到之處。 |
【特別企畫】 鄭和!未曾像哥倫布那樣,為世界帶動風起雲湧的巨變,但他卻恆常在歷史如幔的煙霧中隱然而行,在蛻變的時代裏留下令人懷念的形影,在世界許多個角落的海岸邊烙下了不朽的痕跡。 |
【特別企畫】 十五世紀初期,中國居於世界航海的先導。循著古有的南海航線,鄭和七次下西洋,率領萬人大軍、上百艘巨舶,二十八年間造訪三十餘國,為中國寫下了光輝燦爛的歷史篇章,然而明初此一非常之舉,卻如重重謎團般,有待破解。 |
【特別企畫】 春天的南京,寒意陣陣,人們在南京城牆上散步、放風箏。這個自戰國時代以來,即為各朝重要都城的古京都,留有許多的中國歷史。 |
【特別企畫】 鄭和下一西洋與各國接觸後,掀起了海外使團、貢舶紛至沓來的高潮,稱得上是「諸番使臣充斥於廷」。 |
【我們當代】 很久以前,這片土地是伸海底的淤泥,冰河時期海水下降,這裏成了大象和犀牛的天堂樂園,接著登場的是三萬年前的史前左鎮人……不同的主角先後佔上這道劃分路和海、高山和平原、野蠻和文明的界線,白色泥岩像波浪般婆娑綿延。 |
【中國視窗】打開布達拉宮的寶藏 撰文/謝光輝 攝影/卞志武
【特別企畫】錦繡中華 撰文/闕碧芬 繪圖/王一珣
【特別企畫】南京雲錦 撰文/楊新華 王寶林 攝影/王志宏
【特別企畫】中國陶瓷 撰文/陳信雄 圖表設計/丁海權
【醫療認知】解讀戴奧辛 撰文/陳慧誠
【自然寫真】鴛鴦 撰文‧攝影/林顯堂
【歲時節令】八月臺灣 撰文/李富城
【醫療認知】癲癇 撰文/賴其萬
【經典書摘】大稻埕查某人地圖 撰文/陳惠雯 圖片提供/楊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