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話】 街頭巷尾土地公 信仰裡的土地脈動

撰文/鄭接黃(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生長與消逝,土地到土地公

較於「天」的神聖賜予,「地」反而給人親近而踏實的立足,人不斷成長,土地有源源不絕「生成」與「養育」的提供,相對的,有生也會有逝的消長,自花草,到農作,到家厝、宅第,到建物,甚至土地是承載一代又一代的人。

有別於希臘神話裡,掌握著生命與命運的大地之母「蓋亞」(Gaia),是為神聖的始祖,創造神祇、宇宙和人類,顯赫且神聖,漢人泛靈信仰裡的自然崇拜,則是取之於自然,而敬之以神祇的方式,來回饋、酬謝與感恩。因此,提供生活需求的自然之「物」──土地,在《孝經》裡有云:「社者,土地之王,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從廣博的土地到「社神」的設立,讓土地從廣大而單一神祇,逐漸轉變為多位而密布繁瑣,甚至是結合各地風俗,產生多元多樣、神能多重的土地之神。

其中「社神」經由「擬人」的神格化,大多想像是一位鶴髮白鬚的男性老者,以福態圓滿的坐姿,穩穩地鎮坐土地之上。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主持人謝宗榮認為:「神祇的形象是集體意識的延伸。」這位耄耋長者的土地公,實則反應漢人觀念裡,農耕主要是由男性勞動力者,至於「公」的年長呈現出來的時間感,是具有時間累積的智慧經驗,「這是『人』之於『土地』的作為與投射。」謝宗榮說明。

出版多本土地公研究書籍、采風民俗學會執行長呂江銘說:「深植在台灣的土地信仰,可推及移墾社會開發的痕跡。」在面對一塊陌生的土地,移墾者大多採取自己過往的經驗,「移請」原鄉神祇供奉、挪用原鄉的土地概念,來消彌對於陌生環境的不安,企圖創造出與原鄉的連結,建構出「熟悉」的地域。

然而,這套「熟悉」的土地信仰觀念,勢必與這塊土地原有觀念有衝突,從磨合之中產生獨特的信仰脈絡。謝宗榮特別提出,台灣的地基主信仰,就是源自於平埔族祭祀產生的一種地祇,以作為尊重早先開墾的平埔族先民打造的基礎,為後來的漢人開拓原始天地,以及聚落空間,因此守護土地、房舍、住宅,以及居住於此處的人,祭祀時間通常隨著節慶,備有飯菜佳餚,有饋念原居於此的「地緣性」先祖概念。

從田水街庄到現代都市

土地公文化館執行長劉子琦則建議以區域為單位來觀察。整體土地公廟宇的分布,所形成的文化景觀,會是最貼近土地的歷史脈絡,裡頭還隱隱包含一種劃分轄區的界線概念,形構出地緣性族群。

在過去,土地公神祇常見以石、樹、塚、像等多樣類型與造像,存在於山嶺、平地、農田、水圳、古井、溪河等所在,土地神祇與廟宇融入地景,並不突兀,就像天生萬物一般自然,也自然地守護山川地物、農田灌溉水源。也存在於聚落,也有「庄頭庄尾土地公」的俗諺,除了表示土地公辛勤忙走,顧頭看尾的形象外,還可用來說明土地公的奉祀,就像是一個土地單位一樣,可劃分頭尾,定位居住之處。更為特別的,存在於礦坑口等開墾處,如新北九份福山宮,廟內有多尊舊時礦坑口所奉祀之土地公,主委王添來回憶,彼時入礦坑前、出礦坑口,礦工們都要祭拜土地公以祈開墾平安。

滄海是桑田,桑田現今也多為都市鋼筋水泥叢林,常聽老一輩說起地理景觀,多有「這裡過去是一片田」的說法,這等改變,亦可由土地信仰裡觀察出來。台灣有多處土地公廟有合併的狀況,細究原因,可能是聚落範圍的改變,或者是道路拓寬,甚至是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到都市計畫等政策,使得土地區域進行重劃,也導致信仰的轉型與整合。

整體來看,土地的自然崇拜,從敬畏,到實用,到功利主義的祈求,若抽掉信仰的層面,之所以讓人崇拜,正是因為一塊土地沉負著現狀的總結,也有過往的回顧,將之投注在未來的希望當中,與人、與家、與族群、與國家,在信仰之外,增添了許多文化感觸。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台灣土地信仰裡的族群概念】

[Not a valid template]
土地有人,人有族群。既有族群,便有「異」與「己」,必然的衝突,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中呈現理解的樣貌。譬如西拉雅族具有祖靈概念的土地之神「阿立祖」,早先以「暗」的方式,採私下祭祀,不對外言明,唯恐遭遇摧毀,到如今西拉雅正名,以及漢化後的祭祀形式。又如閩客的衝突,在嘉義蘭潭里土地公廟,藉由閩南形象的土地公求娶一位客家形象的土地婆,生長在同一塊土地的族群,其實存在共同生活的情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信眾於新北中和烘爐地南山福德宮參拜後,以手摸土地公立像的鬍鬚、元寶、拐杖,祈願求得福氣、財運、權位,亨通順心。
[Not a valid template]↑ 屏東車城福安宮為全台最大的福德正神廟宇,每日皆湧入各地信眾前來進香。
[Not a valid template]↑ 有土斯有財,使得土地公轉為財神,如台南富山當鋪裡,在典當交易窗口可見神龕上安奉一尊福德正神。
[Not a valid template]↑ 土地公類型、造像與廟宇形式,具有多重且多樣化的呈現。配合當地環境條件,建造現代化升降機械作用的土地公廟,以預防水患災害,讓土地公的多重多樣多元再添詮釋。
[Not a valid template]↑ 路旁電線桿上張貼的提醒廣告,呈現「人在做、天地神祇都在看」的警世效果,選擇土地公一神,亦是延續「街頭街尾土地公」俗諺的守護概念。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