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主筆)
每一種建築樣式,都是一種對幸福的理解;建築為我們遮風擋雨,也讓我們看到,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居住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建造合宜的住宅,是建築的核心,然而,這個簡單的道理,卻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懂的。
「早年國民政府剛來台時,沒想過要落地生根,因此對於建築,基本上是沒有太多規畫的。」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吳光庭表示,「所以當年為數不多的建築師,手上的業務幾乎都以商業為主。」
但商業的本質在於降低成本、追求利潤,也就是將建築的坪效極大化。在業主的要求下,建築師往往淪為畫圖和結構計算的工具,只有極少數頂尖的建築師,才能在公共建築裡找到發揮的舞台。
而與民眾最相關的住宅,因一九四九年的政治移民與戰後嬰兒潮,人口爆增導致兩種結果,一是違章建築成了城市獨特的景觀;二是隨著經濟起飛,台灣的房市迎來第一波的榮景。但建案暴增,缺工、缺料情況嚴重下,不良建商偷工減料,甚至以海砂當建材,在原本就是地震島的台灣,埋下了悲劇的未爆彈。
交通、網路,九二一
「在九二一之前,台灣的建築法規,存在著許多過於寬鬆的問題。」本身也是建築師的淡水居民林仁德表示。但九二一大地震後,政府開始制定並嚴格執行新法規;建商基於法規、良心與市場,也陸續推出所謂的避震、制震、防震、耐震宅;至於一般民眾,除了可上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網站,查詢如「地質敏感區」與「土壤液化潛勢區」等資料,避免在高風險區置產(已成事實者則尋求改善、補強)外,更重要的是,世事的無常也讓人對於幸福的定義,有了更深的思索。
「以購屋來說,過去大家只看到它商品的身分,忘了它同時是我們的『家』;一個人不管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只要回到家裡,就能保有平靜;」阮慶岳說,「相反地,如果在家裡還是不能感到自在或放鬆的話,那人生就是悲哀的了。」
在這樣的理路下,所謂的居住品質,不是位處鬧區、交通輻軸點便能擁有,也不是靠著頂級的裝潢,就堆砌得出來,而是「在心靈上,它也必須是一個能安頓身心的地方。」打開聯合文創公司建築師劉國滄,做了相同的表示。
二○○○年後,政府為了讓資金進入鄉村,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允許農地可申請興建農舍,此舉雖因相關審查機制不夠健全,造成違規使用的狀況頻傳,但也開啟了都市人另一種居住選擇。加上雪山隧道在二○○六年啟用,高鐵在二○○七年通車,有形的交通網絡,重塑了當代人的生活面貌;4G乃至5G的無形網路,更讓遠距工作變得可能。
容積率與綠覆率
價值,正悄悄在改變,包括在產業界。以「垂直綠化」聞名的半畝塘環境整合公司負責人江文淵,回憶當初走上生態建築這條路的初心,他表示,資本主義講究的就是效率,所有不能預測、控制、計算的項目,在這個遊戲裡,都要被排除。
「所以第一個被排除的就是自然,因為陽光、空氣、水,沒有任何一樣是人能夠掌握的。」他說,第二個是人文,因為它無法速成。然而好的居住環境,這兩者卻缺一不可。「台灣目前的狀況是,80%的人口,集中住在13%的土地上,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靠政府從人口的疏散上著手。」江文淵說。
只是,人口的疏散與遷移,是另一個系統性的大問題,因涉及各地環境的差異、產業類別的不同、工作機會及類型的不均等現實條件,迄今仍只聞樓梯響;反倒是各縣市政府為了紓解市中心稠密的人口,整合未開發、低度使用或畸零不整的土地,投以道路、排水、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的「住宅重畫區」,在推動多年後,也到了可以檢視的階段。
住宅、社區、新市鎮
最早,台中市政府在規畫時,為了追求最大效益,住宅區的最高容積率達300%,商業區是350%;但隨著價值的轉移,民眾講求綠覆率,以求生活品質;也因此,當地政府從善如流,在「後期發展區」即改採「三低一高」的政策:低密度、低建蔽率、低容積率,以及高綠覆率,希望以大量的公共設施與公園綠地,將台中打造成一個宜居城市。
新北市的淡海新市鎮,則是另一個歷經多時的重畫區。如今終於成型的它,筆直而起伏的道路,足夠寬敞的棟距,讓民眾不管住在幾樓,都能享受到太陽的光照,與流動的新鮮空氣。
逆時針再沿著台北盆地一路往西,林口重畫區、五股重畫區、蘆洲重畫區與新莊副都心……全新的建築地景,在盆地的邊緣悄悄汰換了一番。幸福的微風,由住宅、社區到新市鎮,如漣漪般款款盤旋。
老城翻轉,從設計做起
只是環顧台灣的每一個城市,舊市區的舊建築,畢竟占多數,以外觀競技的新建物,往往夾處於高齡公寓與華廈之間,造成「新作品」兀自美麗,整體市容卻是極端的不協調。
針對這點,曾任交通大學建築所所長的張基義說,舊市區的市容想要有整體的改造,都市更新是唯一的方法。「但房地產是私人產物,千絲萬縷的利害關係,讓它非常不容易做到。所以,如果政府能先從公共建築著手,或許不失為一個方法。」張基義解釋,透過城市的設計,讓居民感受到美的氛圍,久了,大家自然對美好的居所有所嚮往,對居住品質有所要求。
一度,迫於經濟因素,關於安身立命的居所,台灣人只求擋風遮雨;但如今,除了堪住外,更期待從個人的住宅、社區的環境,到整座城市的規畫,都要有一定的品質;所以,即使幸福建築的追尋,仍是一首未央歌,但因它值得,再難,我們也必須堅持下去。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淡水居民Carroll親自參與裝潢的所有細節,對她而言,幸福的主導權不在建商或建築師身上,而在自己手中。
[Not a valid template]↑ 新大樓、舊公寓雜陳的市容,是都市規畫缺乏前瞻性的結果。
[Not a valid template]↑ 位於台中大坑山的樸山村,低度的開發只為友善生態環境。(圖片提供/半畝塘環境整合公司)
[Not a valid template]↑ 幸福只需一點巧思,小小鞦韆上蕩漾的,是孩子與母親的暖心笑容。
[Not a valid template]↑ 打掉圍牆後的新竹公園,與動物園連成一氣,開闊的視野,綠意盎然的空間,成為城市幸福感的另一個來源。
[Not a valid template]↑ 簡約舒爽的桃園新屋農舍,由草莓農屋主自建。在忙完一天的農事後,一家四口的溫馨互動,就是人生的終極追求。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