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269

 

珍惜友善環境的竹林資源

翻閱《經典》雜誌二六五期【人樹之間】〈台灣竹木誌〉,方才了解原來竹子的功能這麼廣泛,在林產科學的創新改進之下,竟比木材還要值錢。

我在南投繼承父親的竹業多年,看盡台灣竹產業的起落冷暖,這幾年因為竹產業西進中國,技術外流,價格競爭力不足,進口的層積竹材、原竹一年比一年多。

作為一個南投竹山當地的竹料供應商,雖然明知台灣的竹子品質較佳,但這幾年卻因為市場競爭的問題,被迫必須自中國大陸進口較便宜的竹材。在看到文中桃園復興鄉泰雅族阿山的故事,更覺得台灣政府應該好好把竹產業復興起來,這攸關的不僅是人民的生計,更是地球資源的永續利用。

非常感謝《經典》能夠關注到這一個冷門卻又至關重要的議題。
(南投.劉志翰)

粧點神形安人心

《經典》雜誌二六一期【出神入話】〈神形人心〉的報導裡,提及神像製作時的媒材有所謂的一紙二土三木四石五金,我曾在台南安海港聚宋宮見到紙糊的白府千歲,也在雲林聚寶宮見到紙糊的蕭太傅與九天玄女,在久遠的年代,不管是任何媒材、任何形式的神尊,都是見證了歷代人們對於信仰的依據。

在當今的台灣各個派別的粧佛師父各有擅長,除了木雕泥塑神尊本體外,神帽神衣的工藝也展現了匠師的功力與信徒的心意,以藝術評論的觀點,有些人會認為神尊本體有雕刻裝飾,再附加物件可能不需要,但是以信徒的美意來說,只要不傷及神尊本體,也無不可啊!

人在面對未知的狀況會有徬徨不安,藉由信仰來獲得力量,也藉由粧點神尊來回饋神明給予的庇佑,或許神明無所求,但是對於人們來說,感謝長久照顧我們的神明,要如何的回報呢?或許行善、或許粧點神尊助其威儀,也因為我們要叩謝神恩才能在粧佛之外,又發展了神帽與神衣繡補等工藝藝術,這或許也是神人之間的互助吧。
(台南.顏正鴻)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