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樹之間】 伐木人 把森林當田耕

▲攝影/王力平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二十五米高的柳杉樹下,六十七歲的阿樹伯頭仰得高高的,接著又左顧右盼地仔細端詳,不過是要砍一棵樹,為何需要如此費思量?

原來,伐木不只「一刀下去」那麼簡單的事,考量到林場安全、原木取材效率,伐木人必須觀察樹位、坡向,詳判樹木重心,斟酌樹倒方位,甚至思考到當時的風向,然後才決定在哪裡下斧。

人稱「阿樹伯」的陳進樹,十五歲就進入林地,十九歲時在父親的陪同下,坐著卡車上到大禹嶺,退輔會的森林開發處(今稱森林保育處)。他還記得剛到保育處的時候,因為年紀小看起來生嫩,工班的大哥們常對著他喊道:「啊,你的奶瓶是帶來了沒有?」(嘲笑他乳臭未乾)。

凋零的行業

當大家都以為伐木業是台灣過去的歷史時,卻仍是有些人生活中的進行式。

「我們現在談的伐木,都是指人工林地喔!」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卓志隆在接受採訪之前即特別強調。台灣的生產性人工林僅占全國森林總面積的13%,自從政府及民間推動獎勵造林以來,如今許多人工林都已過了伐採年限,部分甚至逐漸退化,成了林政單位手上的燙手山芋。

卓志隆也是目前台灣唯一一位仍在現場傳授伐木實務的老師,他表示,「近年來,我們已不用『伐木』一詞,改以『收穫』林木,就像我們在農地裡面收成稻米一樣,現在是在林地裡收穫木材。」

台灣的人工林總面積約四十四萬公頃,其中生產性人工林面積為二十七萬公頃,依照〈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規定,全台一年伐採不得超過二十萬立方公尺。然而,今日一年的實際伐採量還不到五萬立方公尺(自給率的1%)。

伐木人的驕傲與苦楚

在山區工作總是穿著方格子襯衫,一雙黑色大雨鞋、粗布手套的阿樹伯,身材精瘦,個性開朗,數十年的伐木生涯跌宕起伏、有喜有悲。

談起最讓他開心的往事是,有一回利用架索技術,在狹仄的產業道路上,將二十米長的原木,毫髮無傷地運送下山,這個一般人口中「不可能的任務」,他僅花一次工程、無二次傷害,順利完成工作之後,老頭家不僅泡了老人茶請他喝,還包了一個紅包給他。

老婆不理解的是,為什麼這一個薄薄的信封袋,會比厚厚的一疊十來萬的工錢還讓他開心?他說,「因為我收到的是肯定,受行家肯定,被看得起,頭抬得高。」

從十五歲第一次接觸斧頭、鏈鋸,一眨眼,五十年過去了,阿樹伯曾經因為在花蓮接伐木工作,十年沒有回家,兒子覺得他是拋妻棄子的「壞人」,不讓父親進家門一步,父子關係一度緊張。

也是與山林打交道超過半個世紀的陳良鍼,與兒子的相處似乎就沒有這樣的嫌隙。兒子陳志強回憶起小時候家鄉山上種滿了杉木,杉林下的自然遊樂場給了他相當美好的童年回憶。杉木林被稱為「祖先的財產」,是為了留給下一代或下下一代,但也被人笑說「最憨的才會種杉木,把自己餓死。」

陳志強懂事後對伐木也曾轉為負面想法,懷疑自己是不是吸吮著山林的血水長大?所以不會主動對人提起老爸是木材商,但也不會認為父親是生態的破壞者。「他買賣的都是人工林,是某位祖先要留給下一代的積蓄,藉由老爸從山林『提領』出來轉換成資金。」現為花蓮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的陳志強覺得,父親的工作是經濟轉型中的一個縮影,代表了上一代人對山林最低限度的利用與共生的模式。伐木如同過去時代下的某些抉擇,以今天的標準來回顧,會覺得有不少過錯,但再究責也改不了事實,往前看才是方向。

一輩子耕一片林田山

曾經,台灣經歷過一段竭澤而漁的伐木歷史,一九九○年代國內環保意識覺醒,全台禁絕伐採原始林。然而,「砍樹等於破壞環境」的印象也深植人心,伐木工被當成森林劊子手,「不要動」、「不管它」,變成林業經營的主調。

惡劣的濫墾濫伐勢必該被制裁,但對森林敬而遠之的保育觀念,卻使得一般民眾大多不知木頭的來源與去處,對台灣木材的認識也僅止於紅檜、扁柏等珍貴木,並不清楚自然資源經營管理的實況。

或許今日大眾對森林的保護,不該僅局限在討論到底該不該伐木?而是應該把眼光放在:監督如何好好伐木。保育觀念正確、技術專精,環境所受到的衝擊也能降至最低。

「林業,不過是時間比較長的農業。」鋤頭換上斧頭,伐木,經營的是一畝以十年為一個生長單位的森林綠田。

伐木人,從囝仔工開始持斧入山,再回首時已是耄耋老翁,一輩子耕一片林田山,一生懸命,為台灣林業寫下了美好的職人篇章。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集材作業時架設中間柱,陳進樹以登木釘爬上樹,架設鋼索與滑車等設施,看似容易,做起來卻並不輕鬆。(攝影/王力平)
[Not a valid template]↑ 近年引進的重型機具塔式集材機,可以架空索作業,快速將伐倒的樹木,從林地吊掛出來,降低對林地環境及土壤的破壞,屬於友善林木收穫作業方式。(攝影/王力平)
[Not a valid template]↑ 七十五歲的老伐木工高雄明慣常在勘查過現場之後,判斷當地的地形山勢,將索道的設計繪進草圖,如今也成為見證台灣伐木集材技術的珍貴史料。(圖片提供/高雄明)
[Not a valid template]↑ 苗栗泰安鄉,陳良鍼(中)與他的伐木工班。過去的林業經營,曾以掠奪自然為手段,今日則以保育森林為主要目的,近半世紀的伐採歲月,陳良鍼閱盡箇中的起伏跌宕。
[Not a valid template]↑ 新竹五峰鄉,空拍機下清楚看到左邊皆伐後的人工林場,與右邊山頭的茶園、民宿。一般民眾對伐木的惡感,除了來自山林的歷史傷痕,亦由於資訊的片面與不足。伐木人持斧斤進入山林,是自然資源的正常經營或不當剝削,存乎一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