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話】求籽種生 代代相傳的生育信仰

撰文/鄭接黃(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及生育之神,台灣民間信仰多崇祀註生娘娘,典出《封神演義》中受封註掌人間生育事的雲霄、瓊霄、碧霄三仙。形象上,雲霄手執「混元金斗」,乃產盆,或指淨桶,另外,有右手持筆、左手握註生卷簿。有奉祀三尊並列,亦有三者合一之女神形象,通稱為「註生娘娘」。

而台灣民間信仰認為,每個人自出生即有「元辰宮」,內有本命花樹,而子嗣則視本命花叢裡花朵的有無來判別,大都紅花指女兒、白花指男兒,或有相反說法,形成各家差異。常見有撰寫求子疏文、求花、栽花換斗儀式,內容大抵不脫以紅白花為信物,透過科儀,象徵賜子女入元辰宮。而新北三芝玉仙宮、新北蘆洲湧蓮寺則有以「鏟子」音近「產子」作為祈物,特意的金色質面透過音近的念法加重了祝福,金鏟子、「緊產子」,向註生娘娘求取後,放置夫妻床下,就像翻土栽苗,會有花開時。

求與換的「種生」心得

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家族以男性作為強勢符號,所謂開枝散葉反映在農業社會中就是一種勞力人口的需求,不免俗的,台灣民間信仰亦在回應這樣的需求,「求花」之外尚有「換花」、「移花換斗」的儀式。傳統對子嗣的呼籲,有子、有女,父母的人生是個大大的「好」,因此建議第二胎再求換。新竹竹蓮寺特別強調,頭胎切勿換花,應以隨緣心態處之。

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

生育信仰從孕、產、養、疾,這四大部分建構完整系統,除註生娘娘外,生育神祇大概都是有「母親」的角色作為背景。生產對於婦女來說,往往就是生死一線,特別在過去不發達的醫學環境,就像拿命在賭,賭過才是命,痛到了底才聽得到嬰仔哭啼。令人懼且怕,卻是成為一位母親的必經「崁站」。陳靖姑信仰逐漸盛行於明清,受封為順天聖母,在台灣有與林奶夫人、李奶夫人合祀,稱為「三奶夫人」,志在救產、保胎、扶幼,成為生育信仰中,為「雞酒香」與「四塊板」徘徊不定的準母親,提供一股強而有力的心念力量。

事實上,根據台灣總督府《台灣統計書》的紀錄,大概要到一九二一年後,日本統治時期的各項現代化設施、公共衛生觀念的建立,才逐漸改善台灣嬰兒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現象,因此,長年下來,在「生」既是一道難關,「養」更屬不易的台灣環境,生育信仰才蓬勃發展。

在生過後,進入養育的範疇,在主神體系下所配置的「屬神」(部屬之神),如花公花婆、婆姐、鳥母、教母、姐母、七娘媽等,即是進入到嬰孩的照料過程。而最貼近生活的,應該算是守護在嬰兒身邊的床母了。有說法是,若嬰兒沒來由地在床上咯咯笑著,別擔心,那可是床母正在逗弄。因此,多數家庭,都會在七夕之日備妥麻油雞、油飯、茶、花生等祭拜床母,以感謝照顧嬰孩的辛勞。

提起七夕的祭儀,不得不講到「七娘媽」。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星分開之後,六位姊妹疼惜那些沒有母親的孩子,加上本來的女主角,組成台灣民間信仰裡照看嬰孩幼童的另一支團隊。有單純旁祀七娘媽一尊,也有奉祀七位,如台南開基開隆宮主祀七娘媽。

台南正宗轉大人:做十六歲

「十六歲,能領取和大人一樣多的工錢。」文化局導覽解說員顏正鴻開宗明義。

起源自台南南河港郭氏小宗,清朝時郭姓男子們多在港口負責貨物裝卸的苦力,結合「脫絭」的民俗,以作為「勞方童工爭取薪資的手段」,而開始發展出「七娘媽生,做十六歲」的完整祭儀。於虛歲十六歲之七夕,在叩謝七娘媽自小的庇佑後,由父母舉起七娘媽亭,孩子從底下鑽過,象徵「出」了七娘媽亭,走出了保護,是大人了,自此能領取更高的薪資,肩負起家庭的責任。

而為宣告眾人,特別是工頭,孩童已經「成年」,主家還必須辦桌慶祝,分送紅龜、雙連龜,近期還有海綿蛋糕等,外家的外婆還會為此,致贈剛成年的孫子新衣、金飾、禮品等慶賀。

然而,文化意義也會隨時代而有所轉變,從爭取薪資的手段,後因祭儀準備繁瑣,花費甚鉅,開始有人將「做十六歲」移至廟裡,甚至是集體式舉行。更甚者,如台南開基開隆宮近年推動穿狀元衣、戴狀元帽參與祭儀,狀元騎馬遶境為成年更添一筆慶賀祝福。又如台南安平開台天后宮結合地方廟宇,串起地方文史,讓剛成年的學子們更貼近台灣民間信仰,體驗台灣文化。總幹事林國明說:「文化必須有新的生命力,就像一代代的十六歲,在時代裡都有他們該負的責任。」

台語俗諺:「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孩童父母,父母孩童,這年年代代,「做十六歲」的文化所記錄下來的,其實也就是改變歷史,也延續歷史。這就是生育的人間風景了。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在過去,嬰孩存活不易,因此成長禮俗首重「生」,自生產到生存,每個時序階段,拉出了成長時間軸,記錄下嬰孩成長的生理變化,同時是逐步進入一個家庭,甚至是家族系統裡。

「剪臍」,等於是有一個獨立的個體。過三天而未夭亡,「三朝」為嬰孩洗澡,祭拜稟告神明及祖先,再藉「報酒」去告訴親友家中新生兒一切平安。成長歷程的第一次「剃髮」至為重要,多用製成胎毛筆以紀念。「滿月」辦宴慶賀。月內期間嬰孩「取名」大抵決定。「喊鴟鴞」則充滿寓意,比擬老鷹抓小雞,人向鴟鴞喊話,邊喊還手拿竹棍敲打地上:「鴟鴞飛上山,囝仔快做官;鴟鴞飛高高,囝仔中狀元。」再來的「收涎」、「孤齒」、「孤路」都是嬰孩生理階段。至「度晬」開始有了成人期待,舉辦抓週,想像大漢之後嬰孩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眾神也未缺席,以輔助的角色進入成長過程:「床母」是保姆;「拜契」是有另一份關愛如父母的力量照料著嬰孩;神明作主的「收驚」為安定嬰孩心神;「做十六歲」則像人生的小總結,感謝眾神庇佑、眾人疼愛,也是提醒真正大漢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十二婆姐,就像一位位經驗老道的保姆,協助主神註生娘娘,隱含有台灣民間信仰對於嬰孩生養過程的理解。
[Not a valid template]↑ 大腹便便的婦女向臨水夫人祈願順產,孩子平安降生。
[Not a valid template]↑ 度晬(週歲)則舉辦抓週,對嬰孩開始有了成人期待。
[Not a valid template]↑ 父母舉起七娘媽亭,蔣昕妤從底下鑽過,象徵成年。(圖片提供/蔣文正)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灣民間信仰場域呈現出世代交流的意涵,父母帶著孩子到廟裡拜拜、在廟埕活動,一代代傳承,豐富了信仰面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