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Clear!」
豆袋往上拋擲,攀樹者從喉頭發出一聲清脆宏亮的喊聲,提醒站在大樹下的人員淨空,因為天外可能飛來一物,砸傷無辜的旁觀者。戴著安全頭盔、一身勁裝的採種員,將手中10oz重的豆袋拋擲上樹,目的在錨定樹梢支點,再慢慢結接繩索上攀。
採種團隊之一的吳佩芬,身上穿著約十公斤重的攀樹坐帶,勾掛水壺、鏈鋸等工具,此刻正站在一棵巨大的赤皮樹上,伸長手臂以高枝剪採下樹上的毬果。這棵二十六米高的殼斗科大樹,矗立在一千六百公尺的新竹赤峰山上,六月中旬,僅見少許幼果。
另一旁,空拍機像一隻大黃峰似地,在耳邊發出嗡嗡嗡的聲響,下一秒就「唰地」垂直往上攀飛。採種商林承彥操作著Phantom 4 Pro空拍機,以不同的視野高度,觀察樹冠上開花結果的物候狀況,協助採種者更精確地偵查判斷。
從一顆種子到一片森林
林業經營中,採種是源頭,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台灣自六○年代即開啟了採種計畫,主要目的是為全國造林地提供種源,除了野外採種,也在各地選定形質圓滿、枝幹通直的優良母樹,設置母樹林園區及採穗園。
採種、育苗、造林三者環環相扣,有了好的種子,鬱鬱蔥蔥的森林,方指日可待。
林承彥的父親林壽長是一個資深的造林採種商,今年六十八歲的他,將近四十年的時間都投入在這個行業。
年輕時一進深山就是兩個禮拜,有時候騎著摩托車,一騎就是八個小時,那時依恃著身強力壯騎騎走走,台灣各地的山區,從南部高雄六龜、藤枝、小林村,到中部高海拔的梨山,都有他的足跡,掰開手指一算,迄今經手的造林面積,已近兩千多公頃。
見識過山高路遠,林壽長深諳採種的辛苦與危險,他表示:「如果吊車到得了的地方,就不希望冒險攀樹採種。」對於新一代的拋繩攀樹技術,剛開始抱著質疑的眼光,父子之間也曾因工作觀念的不同而迭生衝突。
從打鋼釘到拋繩索
攀樹採種,是一項高危險性的工作,首先除了必須克服對高度的恐懼,上樹之後往往也可能發生許多突發狀況,包括與虎頭蜂不期而遇、身上爬滿令人奇癢無比的樹蟻,以及長時間在樹上工作,如何就地解決飲食及其他生理上的問題。
從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畢業後即進入採種團隊的張宗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嫻熟拋繩攀樹技巧,他表示:「其實高度的恐懼還在其次,爬樹最需要克服的是對繩子的信任感,因為你的重量、你的安危都繫在這一根細細的繩索上。」
今日的拋繩攀樹設備五花八門,除了豆袋、繩索、安全短繩、勾環鎖扣、上升及下降器、腳踏繩、手鋸……林林總總,從裝備上做了許多安全確保(還包括樹皮保護器)。
台灣從美國引進的拋繩攀樹技術,從休閒運動發展成一種工作技能,近年來被普遍應用在採種上。拋繩攀樹技術與傳統的徒手攀爬,無論在從業者年齡或技法上,彷彿是兩個世代的交替。
過去以高海拔針葉樹種為主要採種目標,例如肖楠、紅檜、扁柏、烏心石、台灣杉、香杉、雲杉的用材樹種,那些不符合造林目的、沒有經濟價值的,則被統稱為「雜木」。「除了梨山地區的濫墾地回收造林之外,一般來說,現在已經很少為了獲利性而在高海拔造林,目前多以國土保安,或為求生物多樣性的生態造林為主,採種的樹種分散,少量多樣。」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李允中說道。
近幾年來中低海拔的闊葉樹,例如殼斗科及樟科的樟櫟群叢,因為生態造林的公益效益,而漸漸受到青睞。捍衛原生種,也是近幾年來台灣主流的生態論述,今年三月林務局邀請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曾彥學篩選出一百零六種原生種,作為推廣指標,名單中的許多原生物種,亦需靠採種業者去重新找回。
種子與土地之間的媒妁
攀樹採種不是個新鮮行業,近幾年來因為引進國外的拋繩攀樹技術,看似酷炫的冒險活動,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投入,也為原本垂垂老矣的採種界,意外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跟隨父親腳步踏進採種業的林承彥,從當初的排斥、不想接班,到今日廢寢忘食地投入,為了調查肖楠的正確採種點位,一天睡不到四個小時。他意識到這一份採種工作,對於台灣環境的優化將產生相當的影響,也有感於今日台灣採種界的年齡落差大,從初出茅廬到已屆退休,中間有一條鴻溝,因此積極培養年輕接班,希望讓下一代看到台灣山林的未來。
年僅二十四歲的採種人吳佩芬告訴我,這個工作對她來說最大的意義是,能夠協助物種生命延續,每在嚴苛的環境與氣候的考驗下,每一次安全順利地「接生」種子,帶給她的成就與滿足感,是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
採種這個行業,很辛苦,也可以說很夢幻,因為談的是很遠的未來,交付的一枚種子,是十年、百年後的「希望」。
採種人,從高處攀下種實,努力為樹木培育下一代,因此被戲稱為「森林接生婆」,有膽量、有知識,才能勝任撮合種子與土地之間的媒妁。
從一粒種子到一片森林,或許採種人心中最能了然胡適的名言:「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採)」!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高二十六米的赤皮樹,以繩索攀高上樹,這種新型的採種方式,逐漸取代了徒手攀樹。(攝影/蕭耀華)
[Not a valid template]↑ 傳統打攀樹釘也是一門學問,打得太淺, 危及採種人安全, 打得太深,對樹木造成傷害,下槌之際,分寸必須悉心拿捏。(圖片提供/林務局)
[Not a valid template]↑ 張宗民攀上殼斗科的大樹長尾尖葉櫧,因為怕飛鼠啃食種實,因此先予以套袋,等待成熟後再採下。(攝影/林承彥)
[Not a valid template]↑ 嘉義1920國有林班地上的防風林,為後方嘉義布袋好美里的居民們擋住海邊風沙。從過去的經濟造林,到今日的生態造林以及國土保安的需求,「採種」扮演著最初始,也最重要的角色。(攝影/林承彥)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