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蘇淮
一月分的台灣寒流來襲,我飛到了正值夏季的南半球──澳洲。第一站抵達西澳州首府伯斯(Perth),我在這裡租了一部汽車,一路向北,走走停停了一週,終於來到距離伯斯約一千八百公里,位於澳洲西北邊的小鎮黑德蘭港(Port Hedland)。
濱海的黑德蘭港有著天然的深水港口,是澳洲最大噸位吞吐量的散貨出口港。公路和鐵路連接了黑德蘭港口和皮爾巴拉(Pilbara)地區內陸的礦區,以輸出鐵礦為主,也包含了天然氣、鹽礦、錳礦和牲畜等產物。黑德蘭港的居民約有一萬六千名居民,其中有許多是從澳洲各地來此淘金賺錢的礦工。
停止、蹲低、變石頭!
這趟來到如此偏遠的黑德蘭港,為的是擔任當地海龜保育組織Care For Hedland Environmental Association(CFH)的海龜調查志工。在這裡上岸產卵的海龜非常特別,是只有在澳洲才有機會見到的「澳洲限定版海龜」──平背龜。
墓園 (Cemetery) 沙灘及美麗池 (Pretty Pool) 沙灘是兩座分別位於黑德蘭港北邊及東北邊的平背龜產卵沙灘,其中又以約一公里長的墓園沙灘為主。墓園沙灘是小鎮居民平常散步的去處,即便是在海龜產卵的季節,沙灘也開放給大眾。海龜志工的職責之一,便是告知民眾現在是海龜產卵的季節,如果遇到海龜上岸,應該記住三個步驟:「Stop、Drop、Be a rock!」因為海龜上岸後,視力會變得比水下較差,對眼前晃動的物體或光線特別敏感,所以當遇到上岸產卵的海龜,「停止、蹲低、變成石頭」是避免驚擾到海龜的最好辦法。
平背龜上岸後,會奮力爬到沙子和植物交界處,選定適合的地方後,用強而有力的前肢挖「大洞」或稱「身體坑」(body pit)。大洞會挖到讓自己下陷至一定程度,才用後肢挖產卵的小洞,平均每個卵窩的深度約四十至六十公分深。以上這些過程,平背龜都很有可能因為被驚擾而放棄產卵,必須等到牠進入專注於產卵的狀態之下,志工才開始做測量海龜體長或幫海龜打上標籤等研究工作。如果現場有民眾,資深志工會先確認母龜的狀態穩定後,才會帶人慢慢從海龜後方靠近觀察產卵。
平背龜每一個卵窩平均產下約五十顆卵,比起其他海龜要少上許多。產卵後,平背龜首先用後肢將卵窩埋起來,接著前肢用力朝身後撥沙繼續覆蓋卵窩,完成後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海裡。海龜眼睛下方的鹽腺會將身體的鹽分從眼角排出,上岸產卵的母龜眼睛周圍看起來像在流眼淚,也因此有一種浪漫的說法:產卵後的海龜媽媽,依依不捨地和自己的小孩道別流淚。
小海龜的誕生紀錄
經過了約四十多天,小海龜終於孵化爬出卵窩了,志工也開始要巡灘尋找小海龜爬出卵窩的足跡,並沿著足跡找到卵窩,記錄卵窩數量和位置等資訊,接著用樹枝寫上日期和編號等資訊插在卵窩旁做為標記。常常在做足跡調查時,都會發現其中一段沙灘上卵窩的足跡特別混亂,因為夜間受到一旁路燈的影響,爬出卵窩被光線吸引的小海龜,因而找不到海平面的反光而回不了大海。有時也會記錄到卵窩有蜥蜴的足跡,代表龜卵和小海龜是蜥蜴的食物來源之一。
白天巡灘時,每一步都要走得特別小心,因為會有剛冒出頭,正晒著太陽,等待身體夠暖和再爬出來的小海龜。剛出生的平背龜寶寶體長約六公分,這時是牠們面臨最多挑戰的時候,在爬進大海的過程中,很可能會被沙灘上的螃蟹夾走,一群海鳥正在天空盤旋準備俯衝下來叼走,潮間帶的章魚已經擬態成礁石等待,淺水區海面露出的鯊魚背鰭正虎視眈眈。眼前搖頭晃腦,奮力往前衝的可愛小海龜,下一秒可能都成了其他生物的食物。
在澳洲的另一端,東岸昆士蘭(Queensland)州的蒙里普斯(Mon Repos)沙灘,也是澳洲最重要的海龜產卵地之一,這片沙灘有許多平背龜的產卵紀錄,其中最令人驚奇的一頭海龜,是現今世界上被人們研究時間最長的祖母級平背龜:X23103。
這位平背龜阿嬤最早的紀錄要追朔到一九七四年,當年牠上岸產卵時,被研究人員在牠的前肢打上了標籤,標籤上的號碼是「X23103」。接下來的四十五個年頭,X23103每隔二至五年就會回到故鄉來產卵,截至二〇一九年止,牠總共回來了十七趟。
沒有理所當然的事
對於長住在黑德蘭港的居民包含CFH的志工,許多人對於海龜都有同樣這種感受:「海龜就那麼多啊!不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其實,「有海龜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是小鎮除了工業、發展經濟之外,真正能感動人、打動人心的珍貴資產。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平背龜小檔案】
平背龜(Natator depressus),比起其他種類海龜的背甲圓弧,平背龜的背甲相對扁平,因此被稱為平背龜,英文俗名為Flatback sea turtle。
全世界七種海龜當中,平背龜是棲地分布範圍最小的一種海龜,不像大多數海龜分布範圍遍及世界各地,平背龜只在澳洲、印尼及巴布亞新幾內亞一帶海域覓食、洄游;產卵地主要分布於澳洲的昆士蘭州、北領地和西澳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目前人們較容易觀察平背龜產卵的沙灘大多位於澳洲,因此平背龜可以說是「澳洲限定版海龜」。
平背龜的相關研究紀錄絕大多數來自於澳洲,根據CFH調查,在墓園沙灘上岸產卵的成熟母龜,背甲曲線長度平均約八十九公分,寬度平均則是約七十四公分。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或稱IUCN紅色名錄,簡稱紅皮書)將平背龜列為「數據缺乏」(Data Deficient),代表人們對平背龜族群量的了解還不夠多,澳洲則將平背龜列入需要被保育的易危物種。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Not a valid template]↑ 上岸準備產卵的平背龜媽媽,四肢並用,奮力爬向沙子和植物交界處,尋找適合產卵的地方。
[Not a valid template]↑ 日落時分,CFH的志工帶著民眾從遠處觀察產卵中的平背龜媽媽,解說產卵過程及生態。
[Not a valid template]↑ 平背龜寶寶爬出卵窩的時間正值退潮,進入大海前,不僅得努力穿越一大片露出水面的礁石區,還得躲避一旁虎視眈眈的掠食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