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企畫專題:1945系列】烽火台灣 日治初期的武裝反抗運動

撰文/陳宏合(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夏的傍晚,台北市西門町中華路上車來人往,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條車行道路。人車井然有序地靠右邊行走,一切都是那樣地「自然」,幾乎沒有人會懷疑為何要靠右走;同樣也是在中華路,底下是連結台灣南北的縱貫鐵路,火車卻是靠左邊走;數十年來,一樣沒有人質疑過為何火車是靠左行駛。

當我們穿越時空回到「歷史現場」,即可發現︰原來日治時期,台灣所有車輛與行人卻都是靠左邊行走;而國府敗退台灣後,卻將車輛與行人移動的方向「改造」為靠右邊走。

台灣的命運一直深受西邊的中國、北邊的日本,以及來自汪洋大海之外西洋國際勢力的影響;自從一六二四年荷蘭統治台灣開始,歷經七個政權統治,每次改朝換代,身歷其中的台灣住民,在變動的大時代下,就被迫要去適應新統治者帶來或改造過的生活方式。

而其間對台灣住民來說,變動最劇烈、衝擊最大者,首推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日治及其前後時期。

台灣行車方向的轉變,具體而微呈現這段的歷史轉變歷程: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處處師法當時世界霸主──大英帝國,在人、車行進方向上,亦採取英國靠左制度,台灣是日本殖民地,遂與過去整個大英帝國成員,如英國、香港、印度、澳洲等地,都採取靠左的方向。

然而,二次大戰結束,國府在大陸國共戰爭失利敗退台灣後,為了「去日本化」(台灣人的被日本殖民經驗),遂採行當時世界首強──美國制度,將行人與行車方向均改為靠右;而火車的行進方向,則因為國府財政窘困,而被迫放棄改向。

如果說,火車繼續左行代表過去(日治時期)歷史的延續,那麼一般車輛右行就意味著歷史的斷裂!特別的是,不論日治時期與國府統治後的歷史是斷裂抑或延續,都被接手日本統治台灣的國府巧妙地接合上歷史的軌道,以致其後的被統治者,或者渾然不知,或難以理解歷史改變的軌道與真相,以及當時人們回應時代變局的酸甜苦辣過程。

但是,這並非國府「改造」日治台灣史的單一事件,而且也非所有日治時期歷史的接軌,都像行車方向那樣接合得順暢;相反地,這部日治台灣史可說是台灣史上爭議最大的時代。

歷史的斷裂與延續

台灣的歷史自從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後,正式進入日本統治的時代。

在此之前,日本在一八六八年推行「明治維新」。此一自古以來號稱位於世界最東方、又最靠近日出之地,因而自稱日本的民族,繼一千二百年前吸收隋唐文化推行「大化革新」後,這回向西方學習,推行西化革新運動。

不同的是:前者,日本是以傳統中國文明為師,在中國儒學、佛學與道家的影響下,仿照隋唐朝律令制度,建立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

後者,則以近代西方文明為師,在「軍事學習歐陸強權──普魯士,經濟學海上霸主──英國」的策略下,揮別尊崇中國路線,迅速跟隨西方的腳步,並也奉提供當時西方帝國主義理論基礎的「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為圭臬,在亞洲建立起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的近代化資本主義國家。

此時,這個因徹底西化而自信滿滿的國家,自認已跟隨西方的腳步踩在人類文明演化制高點,是亞洲最文明進步的國家,轉而將其自古以來尊崇不已的中國,鄙視為落後野蠻的國家。

台灣割讓後,日本對於這個取自中國、已垂涎三百多年的新領地,正思索該如何定位它、治理它。

日本的思考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很難以理解;畢竟,傳統中國占領他國領土後,即內化為本國國土,只要被占領國者願意高喊吾皇萬歲,即可成為天朝臣民。

但這對當時一切向西方帝國主義看齊的日本來說,能否擁有殖民地是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必要條件之一,日本國內即興起了台灣地位爭辯論。

此一辯論的重點在於,是否要比照一八七九年將琉球廢藩置縣,將台灣此一新領地及其人民「一視同仁」納入日本,還是要徹底學習西方帝國主義,將占領地「差別化」,當作次等的殖民地。

與此同時,在日本的南方,當台灣住民聽聞日本即將取代清朝成為台灣的統治者時,他們則惶惶不可終日,也在思索著該如何回應這個新變局。

正當雙方都還在探索時,日本軍方即迫不及待地派遣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率領文武大軍到台灣就任。

雖然,在一八九五年三月,大清帝國決定與日本議和時,即知日本有意謀奪台灣;但為保全大清國祚,清廷一直將此消息封鎖。台人後來私下透過外國貿易商得知此消息後,大為震驚。

儘管當時割讓台灣已成定局,但清廷官員中,仍有兩江總督張之洞等人極力反對。為了保全大清版圖,張之洞馬不停蹄勸誘英國、法國、俄國與德國,希望列強出兵干涉日本占領台灣,他甚至不惜以割讓新疆南北路或將台灣割讓給列強,作為換取各國出兵台灣的條件。

但這些各懷鬼胎的國家,大多不願意為了台灣開罪日本;倒是幾位法國軍官向張之洞獻出一計:若要法國出兵干涉,則台灣須先獨立,如此法國干預台灣方師出有名。

儘管法軍的承諾充滿不確定性,但這卻被逼到牆腳的張之洞與清朝在台官員,當作最後一搏的「救命稻草」。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日治時期,人車均靠左行進;國府統治台灣後,則改為靠右。圖為梅山國民學校學生宣傳新交通規則。(圖片提供/梅山鄉公所)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八九五年六月二日,日軍重砲猛攻基隆砲台,基隆旋告淪陷,日軍在此留影。(圖片提供/明治二十九年征台軍凱旋紀念帖,1896 簡義雄提供)
[Not a valid template]↑ 照片中頭部被罩、手腳被銬者,是一九一五年「西來庵事件」中被捕的抗日分子,總計一千九百五十七人,這是台灣民主國抗日失敗後,台灣人武力抗日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一次。(圖片提供/國民黨黨史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