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同弘(經典雜誌編輯)
奇形異狀的金屬油槽,錯落其間的蒸餾塔,詭異光暈的高聳煙囪,這個初見會讓入誤以為迷途於外星的科技地景,是台灣工業的源頭--高雄煉油總廠。二○○五年的今日,比鄰油廠的左楠路正在進行著高雄捷運的工程,相較下,油廠正前方的後昌路一片靜寂。在這條植滿白千層的寬闊大路上,樹上懸掛著的標語吸引著行路人的目光。
「我愛後勁,拒絕石化汙染。」「中油廢棄物,慢性病的毒害。」……
一九八七年,中油第五座輕油煉解廠於後勁動工,長期遭受石化汙染的居民組織了自力救濟委員會,展開台灣環保運動史上最長的圍廠行動。一九九○年,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向後勁居民保證,二十五年後遷移高雄煉油總廠。官方承諾之後十五載,後勁仍舊是一處龐大的汙染場址,地下水「苯」含量超過標準值兩百六十倍;但不景氣的今日,卻也有工會與企業人士主張二十五年遷廠令應該解除,讓石化業根留台灣。
「歹講啦,有繁榮也有汙染,有工倘做就好啦!」油廠社區的退休員工告訴我,中油員工多是終戰後才從外地召募的,對於地區上的汙染問題,也與在地人有著不同的觀點。
甲子之前的後勁煉油廠
工業與環保的兩難習題,從八○年代起,就在這座島嶼上引發熱烈的公共討論。但除了後勁煉油廠遷移與否,還有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層面:它何時駐足在這處土地上?這是早在中油公司成立前,就已經有著近二十年的發展,但卻處處空白的台灣工業化歷史。
日本統治台灣後,楠梓曾是高雄最大的農業區,而後勁則是區內規模最大的農場;但如果在四○年代初從半屏山麓上俯瞰高雄,看到的圖像將遠非如此。隨著日本帝國的南進策略,半屏山北側設立了軍方與財閥合資的「海軍第六燃料廠」,聳立著與今日相似的油槽與煙囪景像,煉製的燃料則供應給左營的軍港與岡山的航空基地;半屏山的另一側,淺野水泥會社大肆開掘山腳的石灰岩礦,以滿足台灣「要塞化」的工事需求;更遠處的旗後町與新濱町一帶聚集著鐵工所與造船會社,以及當年最指標性的電力煉鋁工業。這些日治末期重化工業的聚落紋理,與今天高雄的工業區劃出入極微,就連陸海空三軍的基地也依然坐落在高雄周邊的相同位置。
一甲子前後,在南台灣重疊了的工業地圖,說明了一定程度上,戰後台灣工業的發展延續了日治末期的基礎。日治末期的工業化因為與大東亞戰爭的糾結不清,導致這項延續的事實在往後的漫長歲月中被忽略;而一九四五年的轟炸與接收,戰火的摧殘與政權的遞換,在在令這時期的工業面貌模糊難辨。
將視野從一九四五年再往前推五十年,就連日本工業化的動力也與決定台灣命運的甲午戰爭密不可分。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許介麟指出,「日本殖產興業工業化的資金,就是來自於中國。」日本從一八九四年的戰爭勝出後,自清朝廷取得的巨額賠款足足是該年日本政府總預算的四倍。許介鱗舉例,著名的八幡製鐵所就是在日本培植軍需工業政策下,由這筆賠款中撥款成立的。
戰爭與工業化的緊密關聯,並非只出現在日本及其殖民地,「富國」與「強兵」的互為因果,在世界近代史上頻繁上演。「戰爭工業化是一個與民族國家興起相伴的關鍵過程,也正是它形構了民族國家體系的輪廓。」現代學者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的這個視點,不僅用以解釋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在他眼中,工業化所導致的軍事秩序,或者是因為軍事企圖而強力動員的工業化,至今依然宰制了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的劃分與對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二○年代的高雄全景,湊町一帶坐落著典雅的歐式機關建築與精緻日式宅院。隨著工業化的進程,高雄從一九三一年人口僅六萬多的南方港口,蛻變成四三年二十一萬人的工業重鎮,乃至今日擁有一百五十萬人口的大都會。(圖片提供/蘭伯特)
[Not a valid template]↑ 九一八事件後,金融政策與軍事局勢的巨變,讓金瓜石的礦產重要性大增,金銅選礦廠落成於一九三○年,剛好趕上這一波被稱為「大著金」的黃金年代。(圖片提供/李佩珊)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第六海軍燃料廠廠史, 日文原版,駐新竹日本海軍第一艦隊司令部
大內一三軍官,日前捐給 新竹市文化局(2010),可前去文獻室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