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般技藝,不如鋤頭落地」、「千苦萬苦,為著腹肚」、「三人仝一心,烏土變成金」、「生意錢三十年,流汗錢萬萬年」。從這些流傳已久的台灣俗諺,我們不難遙想先民們在炎炎日頭下,為求生存而打拚的辛苦。
冒著生命危險渡過黑水溝的移墾者,在面對陌生的蒼莽大地時,挑戰才真正開始。台灣開發的故事,是唐山過台灣波瀾壯闊的續章。短短三百年的時間,這片荒陬之地變成豐饒樂土,更成為華人歷史上近代化腳步最快的地區之一。
來自重視土地的漢文明世界,立足在面向海洋的島嶼,先民如何面對環境的挑戰、將不同的文化加以融會,發展出今日台灣社會的樣貌?這是《經典》採訪小組今後在「唐山過台灣」系列報導中,希冀探討、耙梳的主題。
撰文/朱致賢(經典雜誌編輯)
渡過了波濤洶湧的黑水溝,移墾先民們終於踏上台灣的土地,還未及多喘息,便得立刻開始謀求生計。他們全部的家當可能只是一挑肩擔,還有包袱巾裏小心收藏的香灰包和祖宗牌位。
等待他們的是魅力誘人的大片未墾荒地,然而這裏也充滿瘴癘蠻煙,威脅著外來者的健康。此外,與未知敵友的原住民為鄰、和不同祖籍的移墾者競爭,都讓他們提心吊膽。
荷蘭的東亞重要商館
台灣本是原住民的樂土,他們過著以漁獵為主的生活,對土地的利用較低。漢人大約從明朝中、末葉開始移入,最初只是少數漁夫季節性的寄居,但隨著閩、粵地區人口增加,以及明末的動亂,來台人數日增。
當時原住民仍停留在部落社會,漢人聚落也未有嚴密的政治組織。不過很快地,荷蘭人在明天啟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來到台灣,開始了他們在台灣南部的殖民統治。
荷蘭是近代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先驅國家之一。眾所皆知,荷蘭是一個低地國,土壤鹽分很高,不利農耕。但是荷蘭剛好處於歐洲的地理中心,同時擁有良港,因此成為歐洲物產轉運中心,貿易發展迅速。
高度的商業活動,必然產生對金融、保險業務的需求,也有利於資本化的開展。在歐洲大航海時代,荷蘭人勇於開拓海外,屢次擊敗宗主國西班牙,以及海上霸主英國,獲得極大的商業利益。
荷蘭商界甚至組織了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nigde Qost 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總理在好望角以東至麥哲倫海峽以西的商業運作。荷蘭東印度公司最為特殊的地方是,它幾乎等於是國家的代理機構,擁有武裝艦隊與軍隊,並且能夠和其他國家談判、開戰或媾和。
總部設在巴達維亞(Batavia,今印尼雅加達)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就以亞洲為其舞台,展開宏大的商業布局。中國因為出產各式高級貨物,並且潛在龐大市場,所以成為荷蘭人最大的貿易目標。
但是中國抱持閉關鎖國的態度,不肯開放任何港口,因此台灣就成荷蘭人眼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商業戰略要地。
他們的眼光相當正確,台灣後來一度成為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獲利第二的商館。而如果沒有台灣商館,獲利最豐的日本商館,業績恐怕也將大幅萎縮。這樣的榮景,一直到明末中國動亂,貨物輸出減少後才跟著衰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