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要解讀馬來西亞華人的「新村」,那不是一時半刻可以說得完的事。隨著馬來西亞回鍋首相馬哈迪冒著得付上巨額違約金的代價,否決掉前任首相納吉喜迎中國「一帶一路」政策,藉由中國資金與技術在馬來西亞境內大興土木的三項重大工程。歷史以降馬來西亞與北方大國的關係,一路靜觀,總是戲劇性十足:從明朝鄭和下西洋以馬六甲為基地,逐漸形成華人聚落,但華人大量移民馬來西亞則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始,清朝戰敗簽署《北京條約》,由於當時英國殖民者需要大量的勞工以開發馬來亞半島,華工或稱為苦力,遂大量被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二戰後,世界進入冷戰時代,英屬馬來亞正值馬共叛亂,移民條例收緊,中國抵馬的移民潮逐漸減少甚至停止。一九四七年為數近一百九十萬的華人在馬來半島人口比例上曾近百分之四十。翌年英殖民地政府宣布馬來半島進入緊急狀態,為了對抗馬共,造成無數鄉區華人被枉殺、逮捕、家園被焚毀。兩萬餘人被驅逐出境。一九四九年英國人實施《布里克斯計畫》,全面把居住在森林邊緣的鄉區居民遷移到政府設立的據點──新村,由軍警集中管制,以達到切斷馬共供應線的軍事目標,令五十萬鄉區華人失去自由行動權利直到一九六○年止。
每戶依人口數配以不同坪數的土地,給予二塊木板權充建材,這些鄉村華人重新胼手胝足打造家園,被迫住入以家庭為單位的變相公社,原本散居於鄉間,突然集結成村比鄰而居,這個大規模的強制集體遷移居住,在當時雖能成功削弱馬共的奧援,但對華人與馬來人間,是不是因此埋下難以言喻的情結?即使是五十年過後的今日,仍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馬來西亞人口來自新村,其中超過八成是華人。
說清楚「華人新村」,真得從明朝、談到清朝、談到中華民國、再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從馬來西亞政府五○年代的「反共」到前納吉政府的「迎共」到今年馬哈迪的「防共」。但談完這些背景還不如大家有機會也去新村逛逛,在他國品嘗熟悉的飲食,聽到略帶腔調的熟悉語言,同屬移民後裔的台灣也應更懂聆聽屬於少數族群的馬來西亞華人,如何在他鄉打拚與生根的未央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