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經典雜誌編輯部
圖片提供/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
半世紀之前的台灣,走過戰後重建期,逐漸復甦元氣,從一九五○年代中至一九六○年代末,邁入穩定成長的農業時期;當時全台灣人口數,比現在足足少了一千萬人(二○一七年,人口約二千三百五十五萬人,一九六六年約為一千三百五十萬人),其中有超過半數的人從事農業。
實踐均富、以農業培養工業,是響亮的政治口號,落在草根人民的生活,是人人胼手胝足,終日勞作,物質生活簡樸,廟會趕集是唯一娛樂,人際網絡環繞著親屬、鄰里關係,生活範圍多限於一日徒步能往返的距離。
這樣悠緩、素樸的年代,卻令不少人懷念,只因物質生活愈匱乏,人與人間的情感交流卻愈緊密,人人一樣窮,也就無從計較,反而安貧樂道。
這批黑白老照片由《經典》特約作者Lamb e rt所收藏,沖洗於一九五○、六○年代,捕捉了當時的鄉村日常,由國際通訊社駐東方的記者所攝,包括現已不存在的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International)、私人新聞機構如懷特公司(Hamilton Wright),攝影技巧及構圖顯得專業,卻也不乏設計過的「宣導」畫面。部分照片曾刊於報章,並下了符合後冷戰時期政治旨趣的標題,像是:「台灣農村,生產猛進,與共產世界截然有別!」
家家都要雞毛撢子
即將邁入農曆新年,家家戶戶忙著大掃除,拉著攤車的小販蒙受其利,車上的掃除用具一天就賣光,連孩子也來摻一腳,學做買賣。農業時代,雞毛撢子、提籃、刷子的製成材料都取自農業副產品,也是家庭手工業。彼時街頭,隨處可見威權年代的政治標語。
[Not a valid template]↑ 1958,高雄
永遠的家後
傳統婦女得一肩挑起養兒育女、洗衣、灑掃、煮飯重擔,洗衣池畔也是社區情報站。
[Not a valid template]↑ 年代、地點不詳
三輪人力娃娃車
這處由基隆市漁會所經營的幼稚園,能容納約兩百名幼兒,設備在當時堪稱新穎進步,連上下學的娃娃車,都是以人力三輪車加裝特殊車廂的迷你「巴士」,巴士內有木椅,僅供小小孩排排坐。當年唯有公教機關才設有托兒所,作為員工福利。
[Not a valid template]↑ 1958,基隆正濱漁港附近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