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同弘(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圖片/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由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的嘉南大圳, 興工於一九二○ 年九月,二四年完成濁水溪方面水源工程,而包括彼時東亞最大的烏山頭水庫在內,曾文溪系統水源工程於一九三○年五月全部竣工。大圳的灌溉與排水渠道、給水區劃分、防水與防潮堤設施,徹底改造了嘉南平原西半部地景。
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五日,美軍機飛臨平原上空,攝下繁複的農地幾何拼貼;與「嘉南大圳灌溉地給水分區圖」套疊,這拼貼地景實是「三年輪作制」所致。嘉南大圳並不足以讓全部耕地改作水田,而是每一給水區劃分三小區,一區於夏季栽種水稻,餘下兩區各種植甘蔗或雜作,依序輪作,三年一循環。
《台灣日日新報》即曾報導,大圳通水之後,台灣農民苦於水租負擔,且對輪作法頗為不慣,甚有地主組織陳情要求廢止。而從殖民政策的角度看,「三年輪作制」確保製糖會社的原料供應,從而穩定對母國的糖輸出,為日本節省大量外匯。當時學者矢內原忠雄評論大圳工程的統制意義:這是受「水」之命,米作與蔗作的對抗將完全付諸流水。
除了日治時期稻米與甘蔗爭奪農地的「米糖相剋」現象,比對戰時航照與今日的衛星遙測影像,還可見另一種農漁競爭關係。台灣西南沿海地區,於七○年代興起養殖漁業,魚塭不僅興築於海埔新生地,還延伸到內陸原有農地,今下營大屯里、麻豆北勢里與學甲新達里間,即出現大規模農田轉作魚塭的現象。但這並非是地理景觀上的新創,毋寧說是一種復返。
此地原為倒風內海,其間大屯寮、九股寮聚落離十八世紀內海岸邊的港口如鐵線橋港與茅港尾港,還有約五公里的距離。因著河川的氾濫淤積與漢人的圍墾開發,兩百年間內海漸次陸化。在日治初期,學甲與下營間、急水溪舊道兩岸多為低溼土地,僅能作魚塭用。前輩地理學家陳正祥分析,排水渠道的普及與利用灌溉餘水「洗滷」,使低溼土地得以改良;再者,大圳通水後栽植農作之純收益,較傳統魚塭經營增加百分之四十四。嘉南大圳不但讓旱田大規模變成水田,區域內魚塭也大量改作耕地。
戰後歷經數年恢復階段,而後包括「三七五減租」與「耕者有其田」在內的土地改革,使嘉南平原的農業生產再創高峰。但隨著國際貿易情勢變遷與台灣經濟轉型,曾經的糖米榮景至六○年代末已陷入停滯。七○年代的學甲與下營間,魚塭地景以高經濟價值的魚、蝦、貝類養殖技術捲土重來,規模遠超過日治初期;飛覽衛星影像,所見宛如倒風內海的重現。
養殖漁業所需淡水多來自地下水,長期超抽地下水且缺乏有效補注,加上沉積盆地的重力下壓及近年海平面上升,導致海岸平原洪災風險越來越高。二○一一年至一四年的統計,學甲區土地累積地面下陷超過二十五公分,今周邊行政區皆已全區列入地下水管制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Not a valid template]
【曾文水庫】
八田與一設計、監造烏山嶺隧道,引曾文溪水蓄積於官田溪谷的烏山頭水庫,彼時取水量僅曾文溪流量四分之一;一九三九年,八田建議直接在曾文溪築壩串聯運轉,後因戰事而作罷。戰後因灌溉水量漸顯不足,一九五九年由省水利局規畫,擇定柳藤潭為壩址,六七年曾文水庫正式動工,工程歷時六年完竣,總蓄水量將近烏山頭水庫四倍。比對戰後美軍航照與近年衛星遙測影像,可還原嘉義大埔鄉河谷階地的本來面貌。九○年代,因南部地區工商發展迅速,人口日益稠密,公共用水需求大增,經濟部水利署再規畫越域引水工程,引荖濃溪水至曾文水庫蓄存,相關環境與工程爭議持續至今。
[Not a valid template][Not a valid template]
【嘉義市復興】
嘉義於一九○九年進行都市改正,拆除城牆劃設棋盤街廓,原城門改作圓環。戰時航照右端可見嘉義公園野球場,這亦是嘉義農林棒球隊曾奔馳之地,電影《KANO》末尾的戰爭陰影也同樣籠罩此城。四五年五月,美軍第五航空隊對嘉義進行兩次大規模空襲,超過九百棟房屋燒毀;嘉義驛前連綿數個街區的白色地帶,乃燒夷彈轟炸後的殘酷景像。戰後,嘉義經歷漫長重建。比對今日衛星影像,市區往鐵路西北方、新厝至竹圍子一帶擴張,此區於八○年代下半陸續完成重劃,而包括世賢一路在內的主要街廓,實是一九四三年已有的都市計畫。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五日的台南佳里一帶,在「三年輪作制」的實施下,因水稻、甘蔗與雜作的灌溉給水差異,平原上呈現出繁複的幾何拼貼地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