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瞰台灣】濁流沃野 濁水溪下游治理與水資源困局

撰文/黃同弘(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圖片/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濁水溪發源於內山,莫知所自出。……,過集集,逕外觸口,分為虎尾、西螺、東螺、三條圳。三條圳西折崁頭厝,又與西螺合,至番仔挖,入於海。
 
稿於一八三二年的《彰化縣志》如是描述濁水溪下游紛歧流路,有文獻記載以來,濁水溪就在這扇狀平原上擺盪。本期《經典》刊載的「台灣前後山全圖」(第七十七頁)亦可窺見十九世紀下半的概略河道;日本領台後的一八九八年,本流再次北移舊濁水溪(東螺溪)。每回的河道遷移皆是一次巨大洪災,且災後河沙飛散、沙害持續。一九○三年《台灣日日新報》報導:「自西螺溪至大肚溪,沿海一帶地方恰如大沙漠,其間殆不見一樹木,稍有風起,便飛沙似密雲,忽而堆成小丘,忽而消滅無存,耕作物不過蕃薯落花生而已,其處散在部落,皆是蕭條寒村。」

比對各時期地形圖與戰時航照,可還原日治五十年間濁水溪沖積扇的治理。一九○○年,各行政區已開辦防沙造林,堡圖上諸多荒地於二○年代軍部測圖時已成旱田。更大的變化來自堤防興築,一三年初縱貫鐵路橋前後三段護岸完成,一七年九月總督府土木局直營下游堤防工事,二○年五月全部告竣。歷史上漫流無定的大河自此被收束於西螺溪出海,即為今日我們熟悉的下游濁水溪,而原有其他河道則成為斷頭河。

沖積扇上的灌溉發展更為久遠,歷史學者張素玢以《濁水溪三百年》一書,勾勒這從一七○九年施世榜開築施厝圳(今八堡圳)以來的歷程。先是八堡圳潤澤北彰化萬甲田野,而後永基、莿仔埤等圳川流南彰化。日治後的一九一○年初,莿仔埤圳改修完成,為官設埤圳之首。二四年,嘉南大圳濁幹線竣工,隔春灌溉雲林沃野,幹線上的濁水發電所則是濁水溪電力事業濫觴。一九三四年六月,延宕多時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終告完工,這條農業之河亦開始帶領台灣走向工業時代。

下游堤防的完成與河道的收束,還創造了廣闊的河川新生地,吸引資本進入,開闢大型農場與製糖所,糖業鐵路通達於平原;但資本的大規模競奪、開墾地的產權認定與採收區域制度等辦法,卻引發二林一帶蔗農的持續反抗,這一頁農運傳統從二○年代延續今日。另方面,一九○八年已有辜顯榮與源成農場召募岐阜、熊本、新潟等地農民渡台至二林開墾;三○年代,當局復在舊濁水溪溪底闢建多處移民集村,於戰時航照中可見當時方整聚落。

當代水危機

日月潭發電工事完成時,已有關於未來分水問題的報導,這類討論戰後會更加地迴盪。五○年代,濁水溪沖積扇上已兼用地下水補充灌溉水源不足,台灣糖業衰落後,溪北的葡萄、花卉,溪南的蔬菜產業相繼勃發,且因高速公路之便,溪湖與西螺先後竄升全台最大果菜市場。

但這農金鼎盛之世,卻也是天平傾斜之始。七○年代,西南沿海養殖漁業興起,地下水抽取更甚;北彰化農地冒出小型客廳工廠,福興、埤頭、芳苑等工業區接續劃設。百年前的河灘在八五年開發成田中工業區,再下個十年,雲林科技工業區取代昔日蔗田,離島工業區填海造陸;而新世紀至今,中科的后里、虎尾及二林園區,先後在台糖故地上動土開發。

一九四二年,日人已有集集共同取水工程的構想,而終至六輕進駐雲林離島工業區前,這項巨大工程被付諸實行。名義上以民生用水為優先的攔河堰於二○○一年完工啟用,但早在一九九七年即開始供應六輕。從衛星遙測影像中檢視,堰體一側是碧藍平湖,但另側則是無盡的乾涸。

百年前飛沙似密雲,咫尺莫辨之景,近年再度重演,每逢東北季風時節,濁水溪南岸即飽受風沙之苦。雲林更是今日全台地層下陷速度最快之地,彰雲沿海的土壤鹽化問題亦再再惡化濁水子民的日常。既要豐饒農業又要灌注工業,一條河無法滿足我們所有的渴求。張素玢寫下:「撫育大地的濁水溪,三百年來不斷扮演『資源』的角色,源頭活水已近衰竭,徒具『殘山剩水』。」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Not a valid template]

【濁水溪出山口】
亦即台灣最大沖積扇扇頂。戰時航照中,濁水溪出山口間可見橋梁,縱貫鐵路規畫時,路線並未穿過較繁榮的北斗與西螺,而是往東偏移,跨越濁水溪下游河道最狹窄處;即便如此,濁水鐵橋仍被稱為縱貫鐵路最難工事,直至一九○七年六月才竣成。濁水鐵橋周邊,圖面左方為八卦山台地南端,台地面為南投名間,蝕溝以降為彰化二水;圖面右方為雲林林內觸口山,右上方小台地為南投竹山坪頂埔,清水溪穿越林內與竹山間、匯入濁水溪。形勢之故,諸多水圳皆在此區域內取水。北岸鐵路橋上游,八堡圳於香圓腳一帶取水,下游大庄前為莿仔埤圳取水口(左頁下圖);南岸清水溪與濁水溪匯流口上,戰後始建斗六大圳水門,鐵路橋以下,嘉南大圳濁幹線共設三處進水口。二○○一年集集攔河堰完成後,上述水圳進水口皆納入集集共同引水工程統一調度水源,而工業用水輸水管路則從林內直通麥寮六輕。

[Not a valid template][Not a valid template]

【消失的海豐島】
濁水溪挾大量泥沙而下,堆積於海口,甚至形成障島沙洲。文獻中,雲林麥寮外海曾有海豐島,為漁民出海作業時的重要棲息地;一七二三年後,虎尾溪以北劃入新設之彰化縣,「海豐漁火」曾是舊日彰化八景之一。

海豐島於現代地形圖上的第一次現身,是一九二六年陸地測量部所測,位置約在新舊虎尾溪之間,彼時已被改稱佐佐木島;口述材料中,日治時期島上曾有植草固沙作業。而隨著濁水溪下游河道收束,新舊虎尾溪沙源減少,比對戰後聯勤修測之地形圖,大部分沙洲已改繪成淺灘。五九年,地理學者陳正祥考察台西海埔新生地,見遠處沙洲上有一新建之氣象台,直言錯誤建設。三年後,海豐島完全被海水侵蝕,建築也隨之倒塌。再過十九年,報載海豐島再度浮現,但比對航照圖資,該島實為更南方的新生沙洲。

以戰時美軍傾斜航拍推算航機位置、高度與傾斜角度,並以近年衛星遙測作三維調整,即可比對雲林沿海的相同視域今昔。其中大區塊齊整地景為日治時期製糖會社農場,今仍多為台糖經營;海岸線附近可見七○年代後新闢的養殖魚塭,而昔日海豐島的北方,則是九○年代填海造陸而成的雲林離島工業區。

從海豐島的消失,到世紀末的造陸工程,濁水溪口海岸線不斷變化,昔日漁火為六輕廠區的燈光所取代。濁水溪地景巨變,人與土地的故事仍不斷發展中,二○○八年國光石化計畫落腳北岸大城鄉,其後數年公民蜂起、齊力阻擋;而在時代的喧囂之中,一九九一年誕生的新海豐島,持續地往南漂移。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