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台灣】古笨港遺址 看不見的河港城市

撰文/陳歆怡(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楊子磊(經典雜誌攝影)

火鼎盛的媽祖廟,空氣裡飄散的麻油香,廟前大街上販賣的大餅、蒜頭、花生,是大多數人對北港這座老城鎮的印象。

但你可知道,北港及新港南港村一帶的古地名叫做「笨港」,兩、三百年前,這裡曾是緊鄰海口的河港城市,是早期中國閩、粵移民進入台灣的要道,十八世紀前半,更躍升為嘉南平原的貨物集散地及吞吐港,而有「一府、二笨、三艋舺」的俗諺。

隨著海岸地形的演變,加上河川曲流的影響,笨港地區三百多年來,從瀕臨潟湖的河港城市,變為內陸,現在已距離海岸線十餘公里;歷史上的笨港,更數次遭遇河川氾濫、改道的侵襲,早期市鎮或被沖毀或埋沒在地底。因此,透過考古發掘封存在地底下的遺跡與遺物,成為研究古笨港的必要途徑。

古笨港的考古工作早在一九九二年就已揭幕,一開始是由於朝天宮旁的中央市場施工時,翻挖出埋在地底約三公尺深的大量考古遺物,而這只是古笨港遺址的冰山一角;過去十多年來,考古學家們又在北港及新港地區不同地點發掘出古笨港遺跡,一點一滴揭露了這座「看不見的城市」的輪廓。

或許有人會問,笨港作為清代台灣漢人移民的重要聚落,年代已經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這段「唐山過台灣」的故事,文獻上難道沒有記載?考古又能提供什麼不一樣的認識呢?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盧泰康指出,笨港雖然在台灣近代漢人移民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出乎意料的是,翻遍相關史料,不論荷西時期文獻、清代方志到日治時期史料,對於笨港的記載都非常少,且文獻也可能有所偏誤。「歷史考古學的目的,就是要結合考古與歷史學、地理學、地質學等的研究成果,提出整合性的分析。」

重訪古笨港,最大的驚奇在於,與台灣其它近代移民河港城市(如台南、鹿港、艋舺、淡水)相比,笨港同樣經歷海岸線外移、河道淤積的過程,以致失去河港機能而沒落,甚至遭到地震、火災及漳、泉械鬥等連串天災人禍的打擊,卻始終屹立不搖,且憑藉著與周遭廣大農村的緊密聯繫,最終蛻變為盛名遠播的宗教城市,本身就是一則傳奇!

命運之河左右的城市

隔著北港溪與北港鎮相望的水仙宮,行政區畫隸屬於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卻是古笨港的重要考古發掘地點。在長期鑽研古笨港歷史的文史工作者林永村帶領下,我們沿著水仙宮西側短短十幾公尺的小徑來到河堤邊,北港地區與河川的「緊張關係」一覽無遺:北港溪在流經北港地區時,形成明顯的S形流路,北港鎮則位在北港溪曲流河道包夾的「環流丘」(曲流在掘鑿作用中,曲流頸被切斷所形成的地形)上,而水仙宮所在的南港村則位在北港溪曲流的凹岸。由於北港溪的上游集水區廣闊,中下游的河道曲流地形明顯,歷史上河川氾濫與改道頻繁。「直到今天河道還持續變化,凸岸持續堆積,凹岸不斷被侵蝕,一九八六年的韋恩颱風釀成的水災,還把水仙宮淹了一公尺深。」林永村說。

根據林永村的調查,這條水仙宮旁的小徑,在清代中期以前,是一條可以直通北港朝天宮的大道,舊名「豎(kia,閩南語發音)街」,街道兩旁都是生意興隆的商家。四年前,南藝大考古隊在林永村指引下,於水仙宮西側空地進行試掘,果然在地下發掘到豐富的遺物與古代磚牆一隅。

轉進水仙宮,當年大水災的慘況就記載在重修廟宇的碑記上:「嘉慶年間,溪水漲滿,橫溢街衢,浸壞民居,不知凡幾……而二廟蕩然無存里中。」原來,如今隔著北港溪相望的南、北港,在兩百年前還是相連的土地;這樣想來,每年農曆三月北港朝天宮媽祖誕辰繞境,必定會在第一天「南巡」至南港水仙宮,也就合於情理!

盧泰康指出,從事歷史時期的考古,可從古老廟宇收藏的傳世文物如碑文、香爐的落款等尋找線索,此外,墳墓也是調查重點,可輔助探討聚落形成年代及移民發展歷程。

舉例而言,北港鎮西北側的崙公宮公墓區,經調查可知,在十八世紀中期前,僅見施、黃、蔡三姓的墓葬,此後居民來源才漸漸多樣,但仍以泉州人為主,符合漳、泉械鬥所造成的族群遷徙分布。

此外,一座建於一七一二年的施家墓葬,可讀到墓主生平事蹟:「為錢江始祖,典公之二十世孫,少有大志,隻身遠渡台灣,擇居於笨港之樹子腳村,務農兼賈,生息日繁至今。」恰恰印證笨港的經濟形態。

「笨港雖然自古常遭水患,但因為位居要津,水患過後,仍然吸引居民不畏災患,回到舊居,填高地面數尺,重建家園,這樣堅忍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林永村說。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點擊圖片放大


[Not a valid template]↑ 十八世紀的笨港曾是清代台灣西海岸的第二大河港,市街上人聲鼎沸,兩側店家販賣各種舶來品、南北雜貨,有人在路邊喝茶、抽菸、下棋,街上有叫賣吃食的小販,挑擔的苦力,也有牛車載著五穀雜糧準備運往碼頭。(繪圖/王琮澤)
[Not a valid template]↑ 崩溪缺地點發掘出一口埋在北港溪岸的古井,說明此處一百多年前仍是笨港的街市,後因溪水改道而埋沒。(圖片/科博館)
[Not a valid template]↑ 北港朝天宮的藝閣從廟埕前的大街出發,伴隨媽祖誕辰的喜氣繞行街市。昔日先民帶來女神信仰,三百年後仍虔誠供奉。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3則 留言

  1. 許士能 說:

    笨港在1620已是漁村..到了1684年代滿清佔領時期.兩岸都已有聚落(康熙諸羅縣志地圖及其他古地圖和乾隆台灣府志等多項文獻.都可證明笨北港的存在.唯歷年水患造成南岸日漸萎縮.1800以後笨南港更急速鄉村化.北港乾隆以來則不斷有新移民遷入.成為台灣史上的『小台灣』.成為重要的小河港…
    清朝並沒有水患後才分南北港的文獻.

  2. 許士能 說:

    『水患後才分南北港.』也與史實不符//北港人認為康熙年即已分南北.;否則泉州人在乾隆年各紛爭中.不會屢佔上鋒.

  3. 許士能 說:

    生命.文化都來自河流,笨港區域內外的疑似遺址讓南北兩岸居民充滿幻想與期待.以為挖一挖就可以解開謎團..殊不知所謂歷史考古比一般考古更需歷史文獻的佐證..//台灣文字史約400年..重要聚落的重要歷史不會沒有文獻可尋..這些『考古』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部分先民的生活..但對既有文獻搜尋爬梳不足..也會留下不少誤解。
    例如:『顏思齊十寨』源自李安邦先生對外九莊的誤解..與陳金田先生將道光年的土匪盤踞年代上移約180年..並非可靠的田調資料.建議,不需提虛構的『顏思齊十寨』..會更接近事實.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