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述/胡毋意(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鄭映航(經典雜誌攝影)
一這裡倚山傍水,有平原有台地,山林資源豐沛, 農耕富饒, 家畜興旺,養成五千年前住居上千人的大聚落。在三千五百到兩千三百年前最為興盛的黃金時期,前後一千二百年共有一萬人口,創造一時間的輝煌,工藝之精美,時至今日還叫後人瞠目難及!
這就是台東卑南史前聚落, 上溯五千三百年,延續至一千九百年前。
卑南史前謎團一一現形
卑南遺址夾在卑南溪、太平溪中間,西倚卑南山,從制高點下望,距東南邊卑南溪出海口不過九公里。這塊面積十公頃的考古發掘,是台灣目前出土範圍最大的史前遺址,若將分散在沖積扇周遭的零星發現計算進去,廣義來說有一百公頃,這也是環太平洋最大的史前墓葬群,出土超過兩千具石板棺,逸失破損的不知凡幾!
一九八○年代,台鐵蓋台東新站,工程進行中發現大量石板棺,於是委託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後改名人類學系)宋文薰和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發掘,持續九年、前後共十三次。進行到最後五次發掘時,竟然一口氣出土了一千五百二十三具呈帶狀分布的石板棺,以及完整的地下家屋結構:房舍排列整齊,有各種住家前後配備的附屬物件,包括石梯、砌石牆、砌石圈等,連同精美的玉器玉飾,一共兩萬多件!
這讓人極度好奇,他們的資源從哪兒來?又如何形成這麼有序的部落組織?再往前推,考古專家認為,這群人並不來自大海而是由北方遷來,他們不在海邊捕魚,反而上山打獵,以農作為主要生業。但為何定居了一兩千年後,突然連人帶玉迅速消失?
二○○二年,台灣第一座史前文化博物館成立,將卑南遺址原地保留,規畫為整片公園,部分文化層公開展示。
二十年來雖沒有新的發掘,但館方善用新科技做地層分析、以3D掃描建置數位典藏庫,並透過透地雷達仔細偵測遺址最密集的「精華區」,更精確地標記聚落範圍與地下物的具體位置。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葉長庚說,至今,開挖出土的兩萬多件文物研究沒停過,恐怕研究員們窮畢生之力都做不完!
譬如,二○二一年研究助理康芸甯將土壤與陶片做植物矽酸體分析,居然發現平均單位有兩萬多個稻米矽酸體(一般平均五千個),代表產量極高且穩定,「是數據搞錯了嗎?」葉長庚一度以為。而且那時人們種的是秈稻,而非野生稻,這是一個重大發現!
科技考古可以給出答案嗎
野生稻和雜草沒兩樣,約九千年前被人類馴化而成栽培稻;三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幾乎同一時期,它從中國南方、朝鮮半島分別移入台灣與日本九州,「種稻對聚落來說很重要,代表有足夠經濟能力養活夠多的人口,才能建構一個大聚落,才能集眾人之力取得石板等巨大資源。」
這群史前人可說慧眼獨具,他們為何選擇落腳於此?退休多年的史前館元老、曾兼任史前公園主任的楊宗瑋帶我們繞過岩灣,走上海拔僅四百一十公尺的卑南山,這兒視野絕佳,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可以鳥瞰遺址四周的大環境,答案就在這裡。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都蘭山是東部海岸山脈南端的最高山,俯瞰八十四公里長的卑南溪以及被溪水侵蝕的利吉惡地,卑南遺址位於河階地,最密集的精華區面積十公頃。
[Not a valid template]↑ 前卑南史前公園主任楊宗瑋在遺址後方的一處斜坡上,隨手清出被泥土枯葉掩埋的陶片石片,有人工切割磨製的痕跡。在這處高於卑南聚落精華區的河階崖上,依舊有不少史前遺跡,可見當時聚落之大、人口之多。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灣首座現地保存的考古遺址公園中,清楚看見考古現場排列整齊格局方正的住屋,左側有石梯,屋內鋪石板,牆基有砌石。
[Not a valid template]↑ 卑南玉飾極為精巧,是一大特色!鈴形玉串飾的玉質通透,最多由一五二顆串成頭飾,每顆孔徑一公釐。(圖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ot a valid template]↑ 巨石被史前人用來做房屋結構、標誌或祭祀用,至今都蘭山上還有早期卑南族人勒石的普悠瑪祭台。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