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家園】協力好伙伴 NGO在社區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是一個美好的早晨,今年八十四歲、雙腿行走不便的陳樹森爺爺,照例在醒來後,好整以暇地等待弘道老人基金會外籍「照顧助理」舍利的到來。

因為住在同一個社區,從弘道為舍利租的宿舍走到陳爺爺家,只要短短七、八分鐘。

每天舍利來了之後,會協助陳爺爺清潔、更衣、吃早餐,推輪椅帶他到社區的中庭裡運動;十點半,爺爺運動足了、太陽也曬夠了,舍利便會將他推回宿舍,利用客廳當作公共空間,與另一位台籍看護,兩人合力照顧一般不超過四位、也申請同樣服務的其他長輩,大夥一起打牌、聊天,玩益智遊戲。

「中午,中央廚房送來便當,我們會再讓爺爺、奶奶們回到各自的家。在他們午睡的這段期間,我們也可以好好休息,直到下午兩點半,再開始一樣的照顧。」來自印尼的舍利,以遠超過「足以溝通」的中文程度解釋。

以陳爺爺為例,在接受走動式服務前,家人原本為他雇用過一位二十四小時的外籍看護。「可是除了不習慣家裡住有陌生人外,每次外傭睡不著,就會爬起來東翻西找、泡咖啡、看電視,弄得我神經緊張。」比陳爺爺小十歲、生活尚能自理的陳奶奶說,「我們不是嫌她不好,只是半夜裡聽到走動的聲音,總是讓人很不安。」

為此,陳爺爺的子女透過網路,在得知弘道針對健康與失能老人,各有一系列多元的照護方式時,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就針對父親的需求,在申請表上的「走動式服務」一項打了勾。

「結果才一年,我們就很滿意。」造訪陳爺爺的當天,也住在台中的大女兒,剛好利用午休時間回家探望爸媽,「主要是舍利不住家裡卻住在社區,能就近照顧,又不會互相干擾。此外弘道的員工即使受聘後,也會繼續接受語言、護理、在地文化等在職教育,這不只讓我爸在她們的照顧下精神好多了,我和家人的心理壓力,也減輕不少。」陳大姐盛讚。

因為服務方式具彈性;雇用者的管理負擔全交由弘道處理;加上同社區內不同空間的近距離轉換,往往給予長輩意想不到的刺激,促使他們保持身心的活絡,這個在雇用全天候外傭或把長輩老遠送往安養院之外的選擇,不只獲得當事人的肯定,二○一四年,弘道更以其二十多年來,在全台六千多個社區協會中,廣設兩千多個據點,輔導以健康促進、終身學習、銀髮志工與活躍老化等方案,填補了許多社區在這方面的空缺,從而榮獲台灣社造聯盟,頒發以「社群團體類──跨域創新獎」。

「或許對社區營造來說,弘道不是傳統定義下的在地力量;但當他們選擇長期駐點,並以專業協助社區與老人時,他們便無疑是社區內的一分子,在地重要的力量。」台灣社造聯盟,在得獎理由中提及。

而如果以此為標準,近年來,除了弘道外,因應社會的發展,台灣其實已有更多的非營利機構,陸續走入社區;更可貴的是,因為擅長的領域不同,他們服務的對象,從零歲到一百歲以上;服務的項目,廣及托嬰、學童課輔、社區治安、住宅租賃,乃至於綠美化等。所以一如台灣社造聯盟所說,為了打造一個更美好的家園,結合非營利組織之長,補社區之短,或許,正是台灣在未來,另一個可行的方向。

專業的建立

關於非營利組織和社區,看似兩個不同的系統,在誕生的背景或發展的過程上,卻都有相似的軌跡。

民國七十年代末,正值台灣社會力大爆發。解嚴後,政治上的高壓一經解除,除了強調在地認同的社區總體營造,如火如荼地展開外,各式各樣的民間團體,也百花齊放,蓬勃發展。

其中,彭婉如、劉邦友與白曉燕三大命案先後爆發,驚駭於社會治安的惡化,致力於「將台灣打造成一個善待女人與小孩的安全島」的彭婉如基金會,從號召社區媽媽站出來,攜手守護學童們的安全,到為了讓學童下課後免於在外遊蕩,又將觸角延伸至課後輔導;而社區保姆系統與家事服務,原本為了減低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的辛苦,沒想到,竟意外地,也創造了一部分婦女的就業機會。

再以崔媽媽基金會為例,最初,它只是一個位於台大附近,提供學生租屋服務的社區型非營利機構,在歷經台灣房價飆漲,無殼蝸牛夜宿街頭,居住正義日益浮現等浪潮後,如今,它的組織仍落腳於社區,它所提出的議題,卻往往具有全國性。

「崔媽媽的存在,尤其能反映台灣社會變遷的軌跡。」研究者吳重信在其論文《崔媽媽基金會策略發展與運作模式之研究》中提及,因為非營利組織來自民間、街頭,本來就比政府,容易體察到社會的問題。拿擦亮崔媽媽這塊招牌的租屋平台與優良搬家公司推薦來說,早年台灣的租屋與搬家市場都十分混亂,不時發生糾紛,還有流氓恐嚇等事件;政府不是不知道,卻因當社會發展到某種複雜的程度時,它往往來不及應變;這時候,非營利組織以它公益、獨立的形象,出面成立公正透明的平台,不僅能取信於民眾,也能反過來敦促政府對相關議題更為重視。

更重要的是,不少非營利組織,一方面是成員本來就出身相關科系,如弘道與彭婉如的工作人員,多半是社工、護理、心理諮商等科系的畢業生;崔媽媽有不少同仁念的是城鄉所、社會系;另方面,透過一次次對問題的挖掘與解決,在同一領域耕耘日久後,一如弘道之於老人、崔媽媽之於住宅、彭婉如之於婦幼問題等,他們在特定的領域中所建立起的專業,往往十分可觀。

「就這點來說,一般社區中的村里單位或發展協會等,情況剛好相反。社區生活本來就五花八門,所以如果文史碰一點、環保碰一點,婦女、小孩、老人等議題都碰一點,關注的品質與力道,自然就會分散,難以具備影響力。」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祕書長楊志彬,以其長年投入社區營造的觀察說,「老人服務就是個好例子,一般社區要做老人送餐、共餐,或者唱唱卡拉OK等,都不成問題;但如果進一步要談到活躍老化,那弘道能端出來的菜,鐵定是會豐富且營養許多。」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中大鵬新城裡,台籍照顧祕書劉青蓮(中)藉頻繁互動,維繫長輩身心開朗。
[Not a valid template]↑ 彭婉如基金會興辦的鳳山自治幼兒園,供社區家長另一種學前教育選擇。
[Not a valid template]↑ NGO與社區關係密切。中華救助總會志工為台北市忠勤里的長者們義剪。
[Not a valid template]↑ NGO關懷面向日廣。台北雲和街小白屋,本是廢置空間,在社區民眾與非營利組織整繕後,已成人人可參與的手作坊。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