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一如隨處可見的尋常街區,在這裡,單車、摩托車、汽車凌亂地停放;住家與商店的盆栽、店招錯落;但幸好在某一巷弄的交接處,一道塗鴉牆以其豐富的色彩,驟然拯救了整個街景:畫有兩個孩童在書架前歪著頭找書的圖案,有趣的主題,吸引了路人駐足,深埋在心底不知有多久的童稚心靈被喚醒;緊繃的臉露出莞爾一笑;沉重的腳步,也輕盈了起來。
不只如此,牆壁上原有的生鏽鐵窗,在巧妙改造下,成了一立體書櫃;附近居民不時前來更換書籍和雜誌;小朋友躲進小巷弄,一屁股坐上附設的板凳上看書;也有人帶杯咖啡來此啜飲,以短短幾分鐘,轉換心情;牆上的畫,椅子上的人,空氣中瀰漫的咖啡與書香,原來所謂的公共空間,竟可以是如此地流動、隨性與自在。
這裡是台北市的潮州街。兩年前,就像台灣多數的街區一樣,在私人住宅外,少數的公共空間,只有里民活動中心,或者是外表、功能千篇一律的公園。類似的空間雖屬公共,卻因進出時間多所限制,設計過於水泥、公式化,公共空間不盡公共,成了習不察焉的現象。
相對於此,社區裡的另一種空間,同樣令人苦惱。一般而言,所謂的閒置空間,多指大型機關的廢棄倉庫、廠房、辦公室,也有人把它與古蹟或歷史建築等混為一談。但社區裡的閒置空間,有的同屬公務機關所遺留,有的則是土地經徵收、切割、利用後,所餘下的不符建築法規之最小建築面積的畸零地。
「畸零地很麻煩,它們通常只有幾坪大,甚至不滿一坪,卻因為沒人照顧,不是雜草叢生,就是遭人亂丟垃圾,弄得蒼蠅蚊子肆虐。」潮州街所在的錦安里里長龔志慧說,「所以我就想,是不是整理一下,對環境比較好。」
恰巧,二○一三年,在吵吵嚷嚷的都更風波中,台北市政府的都市更新處為了讓老舊街區「再生」,另推出〈地區型都市再生策略規劃設計〉;計畫中,除了綠美化外,透過民眾參與,能將閒置空間轉化為人人可利用的公共空間,是另一個重點。
一個有心,一個有經費,在提案經審核通過後,一段獨特的社區營造歷程,就此展開。只是一如前述,社區內的幾處閒置角落,都是日治時期的郵局、電信局、鐵路局、林務局等公部門分別留下。其次,因整個街區都是舊日瑠公圳流經的範圍,在掩蓋之前,圳溝過去係由沿岸各農戶所各別出資興建,同一塊土地,就算只有幾坪大小,所有權經過數代分割,也都支離破碎,複雜到難以找到原地主。
對此,政府早年不是置之不理,就是交付所屬機關自行負責。而多數機關「負責」的方式往往僅以鐵皮草草圍就;風吹雨打,年久失修後,鏽蝕的鐵皮不只有礙觀瞻,空間被圍了起來看不見,也容易成為治安死角。
幸好,有了市府的計畫,這次龔志慧師出有名。以里內另一個改造後充滿野趣的「小野地」為例,就是她在找到瑠公農田水利會當窗口後,幾番洽商,才取得土地僅三坪大小的使用同意書。再拿轉角香草園來說,原是林務局舊有地的它,因閒置過久,附近居民竟占地為王,拿來置放自己的報廢機車。
「類似情形,如果訴諸以法,我們絕對站得住腳;但大家以後還要當鄰居,所以除了分別請林務局和市政府派人打點外,私下我也不斷遊說,描述土地上種滿了香草的美好景象,久了,大概是被洗腦了,他竟就乖乖地,把土地歸還了。」龔志慧笑說。
美,就是分享
但過程中最讓龔志慧得意的,應該還是那片塗鴉牆;只因一般的公共空間,產權多屬公部門,唯獨塗鴉牆的所有權,卻百分之百為居民所有。原來,因里內的公寓泰半老舊,她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片完整的邊間,將牆壁予以美化;這當中,雖然一度有居民點頭,卻礙於忙碌,無法成事。而就在雙雙都覺得可惜的時候,該居民的鄰居,高齡九十多歲的顏鸞鋒老先生知道此事後,竟主動跳了出來說:「那我家的牆壁,讓你們畫好了。」
一直以來,老先生都覺得住家附近的牆壁灰撲撲,太醜,所以儘管行動不便,出入都有賴外傭推輪椅,他還是全程投入,不時表達自己的意見。
「這正是我們要的,公共空間的形成,就該有居民的參與。」在錦安里與市府之間,扮演執行角色的經典工程顧問公司景觀設計師王俞棻表示,特別是牆壁原屬私有財產,如果執行後的成果居民不喜歡,事情,也不算圓滿。
因其如此,考量社區內有圖書館,又有幾家獨立書店,加以顏伯伯再三叮嚀:「畫風不要太前衛喔!」一片以閱讀為主題的可愛塗鴉牆,就在眾人充分的討論下誕生了。
迄今,顏伯伯年紀又更大了,但只要看到自家的牆壁前,有人流連、有人翻書,有人拿起相機、手機頻頻拍照,他非但不覺得吵,還欣喜原來自己的一面牆,竟可以換來這麼多人的好心情。
至於小野地、香草角落,與另一處名為「雨水花園」的改造地,前者有就住在旁邊的住戶阿姨,在附近鄰居聚在一起看露天電影時,經常大方地拔起放在後門的洗衣機用插座,無償借大家使用;後兩者則有居民散步、小憩的同時,順道也拔拔野草,協助花園維持四季的翠綠。
有別於舊有的認知與使用方式,公共空間的公共性與分享性,在社區裡一個又一個的小角落,得到了實踐。然而,儘管近年台灣各地,逐漸有社區居民,自己動手創造美好環境的趨勢,但在走上這一步以前,台灣對於公共空間的認知,卻是繞了一段曲折的路,經歷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探索。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小野地所在日治時為昭和町,保留舊地名,悠閒且具歷史縱深。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南民權路的風神廟,廟埕曾為居民們休憩社交的所在。唯隨時代改變,其逐漸冷清,同樣功能被其他空間取代。
[Not a valid template]↑ 前身為高雄港第二號接駁碼頭倉庫的駁二特區,以創新理念打造藝術平台。
[Not a valid template]↑ 刻意保持原屋況的台北市麗水街咖啡館,歷史透過空間,保留了餘韻。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南土溝在社區營造中,讓整座村子都是美術館。(攝影/劉子正)
[Not a valid template]↑ 文創產業助瀾下,剝皮寮一改頹敗,吸引了一波波遊人;龍山寺一帶雖不復往日群商榮光,卻以新舊雜陳之美。(攝影/黃世澤)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