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圖修復記

撰文.圖片提供/華海燕

人在德國主持「東西文物修復中心」三十餘年。二○○四年,修復一幅十四世紀的絹本畫,尺寸為高一八九公分,寬一九八公分。仔細研究,發現此畫之「原祖」極可能是八世紀日本唐化運動時,從唐朝流傳到日本的〈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圖〉,它是一幅十六平方公尺,精美絕倫的絲織品,全圖由七百多條經線、三千多條緯線織成,如此鉅作只能在官方或大寺院的大作坊,由一個大團隊,費上十多年才能織成。不知何故,卻被遺忘數百年,直到十三世紀才在奈良當麻寺被發現,並以〈綴織當麻曼陀羅〉為名,被奉為日本國寶,敝人所修復的畫即是此織品在十四世紀的精美手繪絹畫,戰後才流落歐洲。

此圖究竟是源自中國還是日本人之創作,數世紀來爭論不休。

佛教在東漢時傳入中國,前秦建元二年(公元三六六年)時,僧人樂僔至敦煌附近的三危山開鑿第一個洞窟,繪製佛像。由於洞窟保佑商旅的靈驗,都城皇親貴族競相捐資開山鑿窟,聘請中外高手雕畫佛像,並隨絲綢之路的繁榮更為興盛。早期佛經晦澀難懂,畫家與佛學者便以色彩和簡明生動的線條畫出深奧佛理,成為「變相」,這些圖,即稱為「變相圖」。當時,亦有畫師前往臨摹並帶出而流傳民間。

北傳佛教「十方三世佛」有多處淨土,此處則專指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淨土」。淨土思想盛行於唐朝,武則天亦曾訂製四百幅〈極樂淨土變〉為珍貴贈品。

當時,高僧善導大師的弟子懷惲為長安實際寺之住持,其藝術工作室「淨土堂」被譽於「京城之最妙」。懷惲繼師父之志,遵循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對眾生內心的註解。在今尚存於日本之〈綴織當麻曼陀羅〉畫中,「十三觀」的第一觀「日觀」,可見天上的雲彩有白、黃、黑三色,象徵眾生的內心現況,就正符合善導大師的獨特註解。

傳說奈良時代光明皇后一女眷在西元七六三年到當麻寺出家,見二女尼將蓮絲織成一幅〈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圖〉。十三世紀後,這段傳奇被寫在其摹本中的銘文(題記)內。很遣憾,早在十二世紀,原作下半部已殘破不堪,無法辦識,無法將兩者比較求證。

近代,莫高窟多堵〈淨土變相〉壁畫被發現,相對之下,當時的日本不可能憑留唐僧人在長安看到畫作後的記憶,摹仿織出如此相似的作品,又根據材料學專家的報告,〈綴織當麻曼陀羅〉是由絲線織成,並非該銘文(題記)中,宣稱用蓮絲所織,加上不少學者的研究,才被逐漸承認它的確是大唐的曠世傑作。

修復前狀況
■白十字

遠看,此畫面正中彷彿有一個白色「十」字,非常刺眼。

原來,此古畫因遭水患被改裝進框, 框後中間用兩條寬木條將內框分為四個空間。當牆與畫框中間的空氣在這四小空間中旋轉流動,天冷、天熱皆會影響它的轉速。雖然很緩慢,但吹轉四十年,仍漸漸把粉狀顏料吹散,從底部剝離。例如:天空的藍色顏料早已多剝離絹底,金色的秀麗中國字也很難辨識。

至於畫背緊貼木條的部分,因為沒有直接碰到氣流,反而受保護,其白底色及上面的顏料反而被留下,因此明顯看到一個十字在畫正中。

遇潮發霉後,畫背的褙紙被一口氣揭光,四圍的錦邊也被剪去。脣亡齒寒,這張單薄的絹畫,無依無靠,四周也無錦邊來保護它。赤裸地掛在麻布上,流傳到歐洲後,一掛幾十年,沒粉身碎骨掉下,已是萬幸!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古畫上的灰白浮塵,可灑上橡皮粉輕輕飛過清除。慎重地先試用在本畫最外圍的「寶相花」上,果然色彩明亮。
[Not a valid template]↑ 東方畫通常畫背至少有一層「命紙」,保護薄薄的畫心。修補破洞時,盡量使用舊材料,做到「修古如古」,以免色澤差距過大。
[Not a valid template]↑ 各式羊牛毛的排筆和棕刷分類放在筆刷架,隨手可取。隨時留心,收集好的工具,是工作室的大資產。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